一种普洱茶叶发酵装置及发酵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75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叶发酵装置及发酵工艺。获取茶叶堆的第一状态,根据茶叶堆的第一状态,向茶叶堆内一次性添加茶叶总量48%的水,在茶叶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获取茶叶堆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茶叶堆内的温度,对茶叶堆的第一数据属于哪种目标类型进行判断,若茶叶堆内温度处于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内,对茶叶堆进行搅拌,确保茶叶堆能够均匀发酵,在对茶叶堆进行搅拌时,获取茶叶的第二状态,根据茶叶堆搅拌后散落的位置,通过通风程序对茶叶堆进行通风,降低茶叶堆的温度,避免茶叶堆温度过高对茶叶造成损伤,从而提高制成茶叶的质量。从而提高制成茶叶的质量。从而提高制成茶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洱茶叶发酵装置及发酵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茶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叶发酵装置及发酵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后续的晒青、加工制得的茶品,有生茶与熟茶之分。生茶是用晒青毛茶精制整理或蒸压成型后储存陈化的产品。熟茶是完全依靠储存的环境条件和茶叶内源酶活性,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制成。
[0003]现阶段国内普洱茶的发酵几乎全部采用堆垛发酵工艺,在这个工艺步骤中,茶叶的加湿、堆垛全部由工人在地面完成。工人穿着雨鞋、拿着铁铲不断地翻动着茶叶,在翻动茶叶的过程中人工按照一定固定比例向茶叶内注入定量的水,加水后工人又用铁铲在地面将茶叶堆成具有一定体积的长方体茶叶堆。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工人将茶叶堆整个摊开然后再堆成茶叶堆,又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整个发酵过程结束。
[0004]由于普洱茶茶叶一次发酵的份量巨大,常规的地面堆垛的方法,首先卫生不达标,地面堆垛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影响茶叶质量。其次茶叶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无法透气排水,容易导致部分茶叶腐烂,影响茶叶质量,还有,堆垛在地面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洱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茶叶堆的第一状态;茶叶堆中茶叶的第一状态为茶叶的总量;S200:根据茶叶堆的第一状态,向茶叶堆添加茶叶总量48%的水;S300:获取茶叶堆的第一数据;茶叶堆的第一数据为茶叶堆内的温度;S400:若茶叶堆的第一数据属于第一目标类型,则执行搅拌程序对茶叶堆进行搅拌;第一目标类型为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的范围;S500:获取茶叶堆的第二状态;茶叶堆的第二状态为在对茶叶进行搅拌时,茶叶散落的位置;S600:根据茶叶堆的第二状态,执行通风程序对茶叶堆进行通风。2.一种普洱茶叶发酵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普洱茶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发酵筒,发酵筒设置有多个,多个发酵筒同轴设置,相邻两个发酵筒抵接;每个发酵筒均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上;每个发酵筒均具有发酵腔,每个发酵筒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每个发酵筒上均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能够封堵第一开口;发酵筒的两端面均设置有多个内外贯穿的第一透气孔;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鼓风机和挡风板,鼓风机固定设置于固定架上,鼓风机设置于发酵筒的轴线上,挡风板转动设置于鼓风机的排风口处,挡风板转动时能够改变鼓风机吹出风的方向;导气管,每个发酵筒内均设置有多个导气管,每个导气管均与发酵筒的轴线平行设置,每个导气管均贯穿发酵筒的两端,每个发酵筒靠近鼓风机的一端均转动设置有封堵板,封堵板能够对导气管进行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洱茶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发酵筒均具有套筒、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套筒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一开口设置于套筒上;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通过导气管固定连接,多个第一透气孔不均匀地设置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第一盖板固定连接于套筒靠近鼓风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魔滇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