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浇带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指一种后浇带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筏板是指基础工程中的一块混凝土板,筏板下是地基,筏板上面有柱,墙等。通常在筏板和筏板上方的楼板之间会连接有挡墙。挡墙的外侧通常为土体,筏板和楼板上通常会设有后浇带,在挡墙受到较大的侧向压力时,会传递到筏板和楼板的后浇带处,由于后浇带的存在降低了筏板和楼板的刚度,不足以支撑由挡墙传递而来的力,在受外力过大时易造成筏板和楼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较大形变,进而造成挡墙的水平位移,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0003]因此,如何使后浇带既能够自由沉降,又能够避免因后浇带处形变过大而造成挡墙的水平位移,是本申请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后浇带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后浇带在受外力过大时容易发生在水平方向上的较大形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浇带加固结构,后浇带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加固结构,后浇带设于混凝土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加固结构包括: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顶撑于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板的端面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靠于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板的端面上的加固板,所述加固板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固设于位于所述后浇带一侧的加固板上,另一端抵靠于位于所述后浇带另一侧的加固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在竖向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排;所述加固板为至少两对,每对所述加固板分别位于对应的一排所述支撑件的两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浇带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设于在竖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且呈横向设置的止水件,所述止水件的一端埋固于所述混凝土板内且另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带内。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浇带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后浇带一侧的混凝土板内埋固有呈横向设置的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的端部穿过位于所述后浇带一侧的加固板并伸入所述后浇带内,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支撑件错开设置;位于所述后浇带另一侧的混凝土板内埋固有呈横向设置的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端部抵靠于位于所述后浇带另一侧的混凝土板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工字钢且包括一对呈横向设置的翼板以及垂直连接于一对所述翼板之间的腹板。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昌根,魏娟盆,许向阳,柏海,王雷刚,范挺,任熙锋,靳皓栋,李舒畅,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