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指一种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
技术介绍
1、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在混凝土楼板上预留洞口的情况,此类洞口是在楼板浇筑混凝土之前,在楼板底模之上设置预留洞模具,通过预留洞模具对楼板浇筑时的混凝土产生阻碍,待楼板混凝土固结后拆除预留洞模具,在原预留洞模具所在位置形成该预留洞口。
2、现有预留洞模具为常规筒状模具,虽然能够形成预留洞口,但是其形成的预留洞口封堵极易产生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预留洞模具形成的预留洞口封堵极易产生漏水隐患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在楼板底模之上固定模具本体的固定组件;
3、其中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模筒、连接环板、第二模筒和防渗环;
4、所述第一模筒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模筒内径;
5、所述第二模筒同轴设置于第一模筒上方;
6、所述连接环板连接所述第一模筒顶端和所述第二模筒底端;
7、所述防渗环连接于所述第二模筒底部。
8、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将预留洞模具分为第一模筒和第二模筒两部分,配合连接环板进行连接形成阶梯式筒状结构,一方面增加了现浇混凝土楼板固结后形成预留洞口的洞内面积以方便后续封堵,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环板底部连接的防渗环可以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固结后相应位置形成防渗槽,增加该预留洞口后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筒内径自下而上递增;
10、所述第二模筒内径自下而上递增。
11、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将第一模筒和第二模筒均设置为内径自下而上递增,有利用第一模筒、连接环板和第二模筒构成的整体模具在使用后的拆模,并且后续能够形成的上大下小的预留洞口以方便清理和封堵。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渗环于所述连接环板底部同轴连接有若干;
13、相邻所述防渗环之间不接触。
14、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设置若干防渗环对应的能够在混凝土固结后形成托杆防渗槽,有利于增加形成预留洞口封堵后的防渗效果;相邻防渗环之间不接触能够确保防渗环的数量与后续形成防渗槽的数量相同,发挥高防渗效果的作用。
1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模筒内壁均布设置的楔形卡块和螺钉;
16、所述楔形卡块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模筒的内壁抵靠;
17、所述螺钉自上而下穿设在所述楔形卡块的内部。
18、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模筒内壁自上而下向内倾斜,楔形卡块在通过螺钉与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固定时,能够通过螺钉的下旋向外支撑第一模筒,从而完成整个模具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上的固定,并能够保证模具底部与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贴合。
19、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卡块为橡胶块。
20、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使得楔形卡块具有一定弹性,能够在螺钉的作用下与第一模筒内壁紧紧挤压以将整个模具固定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上,增加使用楔形卡块配合螺钉进行整个模具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上固定的稳定性。
2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第一模筒、连接环板和第二模筒三者构成一体阶梯式筒状模具,一方面增加了现浇混凝土楼板固结后形成预留洞口的洞内面积以方便后续封堵,另一方面通过连接环板底部连接的防渗环可以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固结后相应位置形成防渗槽,增加该预留洞口后续封堵后的防渗效果,应对预留洞口封堵后的漏水隐患。
23、2、模具中的第一模筒和第二模筒均为自下而上内径递增的筒状结构,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固结后,能够降低其在固结后混凝土上拆除的难度。
24、3、固定模具用楔形卡块外壁与模具内壁倾斜面配合,能够在螺钉下旋下完成模具在现浇混凝体楼板底模上的固定,同时将模具底端面紧压在现浇混凝土楼板底模顶面,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模具内部的问题出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在楼板底模之上固定模具本体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筒内径自下而上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环于所述连接环板底部同轴连接有若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模筒内壁均布设置的楔形卡块和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卡块为橡胶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用于在楼板底模之上固定模具本体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筒内径自下而上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预留洞防渗漏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喜喜,刘卫星,陆虎,申奇,徐凯,郭凯,赵瑞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