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满足地下车站、区间铺轨的需要,通常要在车站结构板上预留轨道吊装井的洞口,这个用于轨排施工的洞口通常称为轨排井。轨排井的功能是将轨排成品由组装区吊放至铺轨车,并运输至铺轨工作面。其位置和大小应满足轨排安全、高效吊装的要求。铺轨单位要求轨排孔开设于地铁线路正上方,待铺轨作业完成后再将轨排井采用后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封堵。
[0003]而传统的轨排井采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封堵结构在施工时,由于铺轨完成后需先在负二层(轨行区)搭设脚手架,进行负一层轨排孔浇筑,待负一层的中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再向上搭设负一层脚手架,进行顶板轨排井浇筑,待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再由上而下拆除脚手架,从而使得整个封堵施工过程中,不利于接触网、电缆桥架等施工条件,且也不利于及时进行全线热滑(热滑包含轨排井下停车线),并且还会影响工程建设速度,尤其是在等待浇筑混凝土完全凝固时,此期间需要停工等待,从而浪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中板(1),所述隧道中板(1)设置在隧道(2)内部中侧,且隧道(2)内部底端面中侧设置有中隔墙(3),并且隧道(2)内部底端面位于中隔墙(3)左右两侧均搭设有脚手架(4);所述隧道中板(1)上的轨道吊装井口内部呈均匀状放置有预制中板(5),且预制中板(5)左右两侧上部均插接有一根加强钢筋(7);所述中隔墙(3)左右两侧上端均设有密封机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3)包括中隔墙下段(301)、中隔墙后浇段(302)和连接钢筋(303),所述中隔墙下段(301)设置在隧道(2)内部底端面中侧,且中隔墙下段(301)内部预埋有连接钢筋(303);所述中隔墙下段(301)上端浇筑有中隔墙后浇段(302)。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303)上端贯穿中隔墙下段(301)顶端面,且连接钢筋(303)上端位于中隔墙后浇段(302)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中板(5)上部预埋有四个预埋吊环(501),且每个预埋吊环(501)一侧均焊接有连接套(502);所述连接套(502)与加强钢筋(7)插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排井预制板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涛,朱益龙,岳长庚,贾明杰,吴鹏飞,王海亭,缪伟,王旭东,王辉,李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