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0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地下室底板鸭脚板阳角处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而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交界处增加一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从而确保沥青卷材均能够与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交错、贴合,避免防水卷材的上端预留区段因长时间使用后因为破损而影响防水效果;同时侧墙JS防水涂料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下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使用非固化橡胶沥青封口,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卷材以及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减小了渗漏风险。减小了渗漏风险。减小了渗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搭接结构
,尤其涉及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市场中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采用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愈加普遍,但侧墙防水卷材类型可选用同材质,例如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也可选用不同材质,例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类型不同,其搭接质量与工艺做法也有所差异,这将会影响地下室防渗漏效果。采用本专利中的搭接结构可解决底板为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为沥青防水卷材搭接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技术提供了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底板为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为沥青防水卷材搭接方面的问题。
[0004]根据技术的实施例,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其包括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外墙的下端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沿所述地下室底板下方的基础垫层及地下室基础侧壁砖胎模预铺,砼浇筑完成后,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交界处增加一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地下室底板鸭脚板阳角处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上部向下延伸至鸭脚板阳角处;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上端上翻并覆盖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之间,侧墙JS防水涂料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下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使用非固化橡胶沥青封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厚度为4mm。
[0006]进一步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为1.5mm。
[0007]进一步地,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为4mm。
[0008]进一步地,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上部的300mm处向下延伸至鸭脚板阳角处。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中的地下室底板鸭脚板阳角处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而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交界处增加一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从而确保沥青卷材均能够与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交错、贴合,避免防水卷材的上端预留区段因长时间使用后因为破损而影响防水效果;同时侧墙JS防水涂料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
水卷材下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使用非固化橡胶沥青封口,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卷材以及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减小了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2]上述附图中:1、地下室底板;2、基础垫层;3、砖胎模;4、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5、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7、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8、防水卷材保护层;9、非固化橡胶沥青封口;10、地下室外墙;11、JS防水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一并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其包括地下室底板1、地下室外墙10,地下室外墙10的下端与地下室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4沿所述地下室底板1下方的基础垫层2及地下室基础侧壁砖胎模3预铺,砼浇筑完成后,地下室底板1和地下室外墙10交界处增加一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7,地下室底板1鸭脚板阳角处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4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8,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自地下室外墙10施工缝上部向下延伸至鸭脚板阳角处;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4的上端上翻并覆盖在地下室底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之间,侧墙JS防水涂料11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下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与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使用非固化橡胶沥青封口9。
[0016]优选地,所述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7厚度为4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厚度为1.5mm;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厚度为4mm;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自地下室外墙10施工缝上部的300mm处向下延伸至鸭脚板阳角处。
[0017]上述尺寸能够满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地下室施工的尺寸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案可以对尺寸进行自行选择和修改。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地下室底板1鸭脚板阳角处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4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8,而地下室底板1和地下室外墙10交界处增加一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7从而确保沥青卷材均能够与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交错、贴合,避免防
水卷材的上端预留区段因长时间使用后因为破损而影响防水效果;同时侧墙JS防水涂料11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下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与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使用非固化橡胶沥青封口9,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防水涂料、沥青防水卷材以及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减小了渗漏风险。
[00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底板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侧墙沥青防水卷材搭接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外墙的下端与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沿所述地下室底板下方的基础垫层及地下室基础侧壁砖胎模预铺,砼浇筑完成后,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墙交界处增加一层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附加层,地下室底板鸭脚板阳角处由内向外依次覆盖有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上部向下延伸至鸭脚板阳角处;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上端上翻并覆盖在地下室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之间,侧墙JS防水涂料位于自粘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垟王凯尹华林杨城李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