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94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该焊接工装包含:支撑座,其包含底座和与其沿横向连接的支撑柱,底座开设有第二通孔,支撑柱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呈α角度,支撑柱的一端用于支撑待焊接泵壳;连接架,其包含底架和杆体,杆体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呈α角度,杆体远离底架的一端设置有锁紧结构,杆体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并通过锁紧结构将泵壳、支撑座和连接架锁紧;可拆分固定块,其包含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两通孔的侧壁均由至少两个块体形成。其优点是:该焊接工装保证了泵壳与薄壁支架的装配精度、控制了焊接变形、提高了焊接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小尺寸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某些零件的制造过程中,遇到了超小尺寸的泵壳与薄壁支架的连接问题。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具有整体结构尺寸小、形状不规则、且壁厚较薄等特点,其中整个零件总长仅为19.8mm,薄壁支架壁厚不到0.3mm,泵壳呈半椭球半球形且泵壳通孔位置非零件中轴线(一般与中心轴线呈15
°
角度),给工件装配和焊接带来了极大难度。因此,如何对泵壳与薄壁支架进行装配固定是焊接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及其使用方法,该焊接工装将支撑座、连接架和可拆分固定块等相结合,满足了泵壳与薄壁支架在长度方向的装配尺寸要求,实现了泵壳与薄壁支架接触面的良好贴合,该焊接工装保证了泵壳与薄壁支架的装配精度、控制了焊接变形、提高了焊接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泵壳的中心轴线之间呈α角度,所述焊接工装包含:支撑座,其包含底座和与其沿横向连接的支撑柱,所述底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柱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呈α角度,所述支撑柱的外径与薄壁支架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支撑柱远离底座的一端支撑待焊接泵壳;连接架,其包含底架和与其沿横向连接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之间呈α角度,所述底架的最大长度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所述杆体远离底架的一端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杆体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并通过锁紧结构将泵壳、支撑座和连接架锁紧;可拆分固定块,其由至少两个块体连接形成,所述可拆分固定块包含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的侧壁均由至少两个块体形成,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径与杆体的部分区域的外径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含相互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底架连接,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径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径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径;和/或,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通孔间隙配合,两者之间的间隙小于或等于0.05mm;和/或,所述支撑柱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薄壁支架的内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壳与薄壁支架的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含所述杆体远离底架的一端开设的螺纹孔和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鑫张茂龙王计辉李思昊汪丽丽白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