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聚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因为其力学性能优异、形变能力良好、生物相容性和耐溶剂性强、适用范围多样而被誉为“第五大塑料”。聚氨酯材料广泛应用于煤炭工业、交通建筑、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和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然而,针对当前聚氨酯领域的研究内容,仍有可修复性能差,泡孔尺寸不均,耐老化性能有待提升以及材料性能单一且难以通过简单方式进行调节等瓶颈存在。
[0003]为了延长聚氨酯的使用寿命,提升聚氨酯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喷涂镀层,表面薄膜包覆来改性聚氨酯。喷涂镀层能显著提升聚氨酯的抗磨损性能但降低其硬度调节能力。表面包覆在保护聚氨酯基底的同时能增加其应用范围,但由于包覆的薄膜性能单一,降低了聚氨酯的泛用性。
[0004]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2
‑
羟乙基二硫化物(HEDS)中的动态二硫键,动态Diels
‑
Alder键和以硼酸做交联剂生产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由硬链段和软链段组成,多酚类化合物与聚氨酯弹性体的硬链段和软链段之间形成分子间氢键;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式如下:其中,R
’
、R”分别为
‑
H、
‑
OH、C3
‑
C5的烷基、苯环、邻苯二酚或邻苯三酚;为分子间氢键;x的取值为4~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中多酚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2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由A组分和B组分固化成型得到,制备所述A组分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各原料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如下:二异氰酸酯类物质44%~46%,聚多元醇54%~56%;制备所述B组分的原料总质量为100%计,各原料成分及其质量分数如下:聚多元醇70%~74%,聚醚330N多元醇18%~22%,二醇类扩链剂4%~8%。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元醇为聚丁二醇、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二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以上;所述二醇类扩链剂为1,4
‑
丁二醇、1,3
‑
丙二醇、乙二醇和1,5
‑
戊二醇中的一种以上;所述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760~2080,聚醚330N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600~480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弹性体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方法步骤包括:(1)保护气体保护下,将A组分的原料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多元醇混合,升温至80~85℃,搅拌反应4~5h,冷却得到粘性聚氨酯预聚体;(2)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将所述粘性聚氨酯预聚体预热至40~50℃,将B组分中的聚多元醇、聚醚330N多元醇和二醇类扩链剂预热至50~70℃;(3)将步骤(2)中预热后的原料在2000r/min速度下搅拌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醒,邹美帅,白子辰,李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