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主动悬架系统
[0001]本公开内容涉及主动悬架系统。特别地但不排他地涉及客运车辆的主动悬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具有悬架的车辆的车轮或其他地面接合结构如履带能够相对于车辆的车身移动。这种车辆的车身有各种运动自由度。重要的自由度是“升降”或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俯仰和侧倾(roll)。例如,具有悬架的车辆的车身在例如转弯的情况下会经历侧倾运动。
[0003]主动悬架系统是已知的,其可以被控制以抵消或防止车身的侧倾。然而,某些主动系统的实现可能是复杂和昂贵的。
[0004]考虑到物理和技术上的限制,可能难以将诸如悬架系统的系统包装在车辆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与现有技术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缺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和实施方式提供了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致动器系统、车辆、方法和计算机软件。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系统的致动器系统,该致动器系统包括:第一致动器,其包括活塞、第一上流体室和第二下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车辆悬架系统(12)的致动器系统(10),包括:第一致动器(14),其包括活塞(16)、第一上流体室(18)和第二下流体室(20),所述第一流体室(18)和所述第二流体室(20)被所述活塞(16)隔开;第二致动器(26),其包括活塞(28)、第一上流体室(29)和第二下流体室(31),所述第一流体室(29)和所述第二流体室(31)被所述活塞(28)隔开;第一液压通道(22),其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4)的第一上流体室(18)与所述第二致动器(26)的第一流体室(29)和第二流体室(31)中的一个流体连接;第二液压通道(24),其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4)的第二下流体室(20)与所述第二致动器(26)的第一流体室(29)和第二流体室(31)中的另一个流体连接;以及至少一个泵(30),其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液压通道(22)与所述第二液压通道(24)之间泵送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系统(10),其中,所述系统(10)包括单个双向泵(30),所述单个双向泵(30)被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液压通道(22)与所述第二液压通道(24)之间泵送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致动器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致动器(14)联接至第一车轮(32)并且所述第二致动器(26)联接至第二车轮(34),其中,所述第一车轮(32)和所述第二车轮(34)共享共用车轴(36)。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致动器系统(10),其中,所述第一液压通道将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一上流体室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二下流体室流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液压通道将所述第一致动器的第二下流体室和所述第二致动器的第一上流体室流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系统(10),包括交叉连接(38),所述交叉连接(38)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4)的第一流体室(18)和所述第二致动器(26)的第二流体室(31)流体连接;并且将所述第一致动器(14)的第二流体室(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