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461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8
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单元、车姿调节单元以及蓄能器单元,所述车姿调节单元设有两组,用于调整前桥和后桥的位姿,包括换向阀Ⅰ、换向阀Ⅱ、双向液压马达Ⅰ、双向液压马达Ⅱ、节流阀Ⅰ、节流阀Ⅱ、双液控单向阀Ⅰ、双液控单向阀Ⅱ、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右前/后桥悬架油缸,通过刚性连接的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在回路中作为流量分配装置,把等量的油液输入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和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与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分别并联的节流阀Ⅰ和节流阀Ⅱ用于修正同步误差以实现悬架油缸同步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油气悬架液压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单元,可实现灵活调整车辆在各个工况下的位姿,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油气悬架
,具体为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重型车辆是运载重型设备所必须的,其行驶路况复杂且载重较大,多采用油气悬架来改善行驶平稳性和操纵稳定性。油气悬架以惰性气体(氮气)作为弹性介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由蓄能器和具有减振器功能的油气弹簧组成。相对一般悬架具有锁死悬架的功能,实现调节车身高度的功能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还具有减振作用,使得装载了油气悬架的车辆可以适应更加多样的地形条件和更加恶劣的行车环境,因此其广泛应用于重型车辆中。
[0003]现在重型车辆悬架系统还存在如下弊端:首先,存在悬架油缸出现升降不同步问题,同时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油液中的杂质可能使回油过滤器发生堵塞;其次,采用单一油泵供油,无应急液压泵,由于重型车辆行车环境复杂,若油泵发生故障不能工作,就不能进行车姿调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重型车辆行驶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单元、车姿调节单元以及蓄能器单元,所述车姿调节单元设有两组,分别用于调整前桥和后桥的位姿,其包括换向阀Ⅰ、换向阀Ⅱ、双向液压马达Ⅰ、双向液压马达Ⅱ、节流阀Ⅰ、节流阀Ⅱ、双液控单向阀Ⅰ、双液控单向阀Ⅱ、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以及若干个截止阀,通过刚性连接的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在回路中作为流量分配装置,把等量的油液输入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和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与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分别并联的节流阀Ⅰ和节流阀Ⅱ用于修正同步误差以实现悬架油缸的同步升降,在双向液压马达Ⅰ与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之间的油路上设有双液控单向阀Ⅱ、单向节流阀Ⅲ和单向节流阀Ⅳ,其中单向节流阀Ⅲ和单向节流阀Ⅳ分别设置在与右前/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通的油路上;在双向液压马达Ⅱ与左前/后桥悬架油缸之间的油路上设有双液控单向阀Ⅰ、单向节流阀Ⅰ和单向节流阀Ⅱ,其中单向节流阀Ⅰ和单向节流阀Ⅱ分别设置在与左前/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通的油路上。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车姿调节单元中,与换向阀Ⅰ的主回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还设有背压单向阀、过滤器Ⅱ以及压差发讯器,所述背压单向阀、过滤器Ⅱ以及压差发讯器三者并联设置,所述压差发讯器用于检测过滤器Ⅱ的堵塞情况并发出报警信号。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车姿调节单元中,对应后桥悬架油缸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控制换向阀Ⅰ工作状态的行程开关,在后桥悬架油缸的活塞杆碰触到行程开关时,换向阀Ⅰ处
于中位的工作状态。
[0008]作为优选方案,前桥悬架油缸和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相互连通,无杆腔之间相互连通;前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后桥悬架油缸的无杆腔相互连通,前桥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能量供给单元包括油箱、过滤器Ⅰ、液压泵Ⅰ、液压泵Ⅱ、换向阀组以及分流阀,油液经过滤后分别输入至液压泵Ⅰ和液压泵Ⅱ,液压泵Ⅰ和液压泵Ⅱ的输出端经换向阀组后进入分流阀并输出。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液压泵Ⅰ和液压泵Ⅱ其中一个为手动液压泵,在液压泵Ⅰ和液压泵Ⅱ的输出端还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单向阀,以防止任一个液压泵工作时其输出的油液对另外一个液压泵的冲击。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能量供给单元,还设有用于监测油箱液位的油液报警器,当油箱液位低于警戒位置时,油液报警器输出信号至该液压系统的控制模块,使得液压泵停止动作。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蓄能器单元设有两组,每一组的蓄能器单元接入对应的车姿调节单元的油路中,所述蓄能器单元包括通过油路连接的换向阀Ⅲ、压力传感器、换向阀Ⅳ、蓄能器Ⅰ、换向阀

以及蓄能器Ⅱ,其中,蓄能器Ⅰ设置在换向阀Ⅳ的接口上,蓄能器Ⅱ设置在换向阀

的接口上,所述蓄能器Ⅱ的初始充气压力大于蓄能器Ⅰ的初始充气压力。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蓄能器Ⅱ的进口端还设有用于检测油压的压力检测模块,当检测值达到设定值时,该压力检测模块输出信号并通过控制模块使得换向阀

失电关闭。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蓄能器单元内的油路中还设有并联设置的悬架油缸压缩阻尼可调阀组和悬架油缸复原阻尼可调阀组,其中悬架油缸压缩阻尼可调阀组由单向阀Ⅲ和比例调速阀Ⅱ组成,悬架油缸复原阻尼可调阀组由单向阀Ⅳ和比例调速阀Ⅰ组成。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优化油气悬架液压系统中的各个组成单元,可实现灵活调整车辆在各个工况下的位姿,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主要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车姿调节单元中,采用通过刚性连接的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在回路中作为流量分配装置,把等量的油液输入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和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与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分别并联的节流阀Ⅰ和节流阀Ⅱ用于修正同步误差以实现悬架油缸的同步升降,并配合双液控单向阀Ⅰ以及双液控单向阀Ⅱ的作用,实现车身高度的同步升降,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
[0016]其二、在该液压系统的回油路中采用背压单向阀、过滤器和压差发讯器并联的阀组,背压单向阀可以缓冲油液回流冲击的作用,使系统更加平稳的运行;压差发讯器可以检测过滤器是否发生堵塞,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或更换过滤器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0017]其三、本专利技术的蓄能器单元采用低压蓄能器和高压蓄能器并联接入系统来吸收路面的冲击,当车辆空载行驶在路面不平的路面上时,低压蓄能器接入系统;当车辆载荷较大行驶在路面不平的路面上时,高压蓄能器接入系统。当未进行车姿调整时,液压泵可以向高压蓄能器进行供油,高压蓄能器储存能量;当进行车姿调整时,高压蓄能器也可向悬架油缸进行供油,以便快速实现车姿的调整。
[0018]其四、本专利技术的蓄能器单元中,还设有并联设置的悬架油缸压缩阻尼可调阀组和
悬架油缸复原阻尼可调阀组,其中悬架油缸压缩阻尼可调阀组由单向阀Ⅲ和比例调速阀Ⅱ组成,悬架油缸复原阻尼可调阀组由单向阀Ⅳ和比例调速阀Ⅰ组成;采用上述阀组可调节悬架油缸压缩和复原行程的阻尼大小,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分析,以便达到最优的减震效果。
[0019]其五、本专利技术的能量供给单元中,采用双液压泵,其中一个为手动液压泵,其中一个液压泵或手动液压泵可以单独向悬架液压系统进行供油,当液压泵出现故障时,手动液压泵可以正常向悬架液压系统进行供油来进行车姿的调整;当面对复杂的路面工况时,液压泵和手动液压泵可以实行双泵供油来进行车姿的调整,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0020]其六、本专利技术前桥和后桥悬架油缸有杆腔之间相互连通,无杆腔相互连通,实现平衡载荷功能;前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后桥悬架的油缸无杆腔连通,前桥悬架的无杆腔和后桥悬架的有杆腔连通,提高车辆行驶平稳性,实现抗倾斜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包括能量供给单元、车姿调节单元以及蓄能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姿调节单元设有两组,分别用于调整前桥和后桥的位姿,其包括换向阀Ⅰ、换向阀Ⅱ、双向液压马达Ⅰ、双向液压马达Ⅱ、节流阀Ⅰ、节流阀Ⅱ、双液控单向阀Ⅰ、双液控单向阀Ⅱ、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以及若干个截止阀,通过刚性连接的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在回路中作为流量分配装置,把等量的油液输入左前/后桥悬架油缸和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与双向液压马达Ⅰ和双向液压马达Ⅱ分别并联的节流阀Ⅰ和节流阀Ⅱ用于修正同步误差以实现悬架油缸的同步升降,在双向液压马达Ⅰ与右前/后桥悬架油缸之间的油路上设有双液控单向阀Ⅱ、单向节流阀Ⅲ和单向节流阀Ⅳ,其中单向节流阀Ⅲ和单向节流阀Ⅳ分别设置在与右前/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通的油路上;在双向液压马达Ⅱ与左前/后桥悬架油缸之间的油路上设有双液控单向阀Ⅰ、单向节流阀Ⅰ和单向节流阀Ⅱ,其中单向节流阀Ⅰ和单向节流阀Ⅱ分别设置在与左前/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相连通的油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姿调节单元中,与换向阀Ⅰ的主回油口连接的油路上还设有背压单向阀、过滤器Ⅱ以及压差发讯器,所述背压单向阀、过滤器Ⅱ以及压差发讯器三者并联设置,所述压差发讯器用于检测过滤器Ⅱ的堵塞情况并发出报警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姿调节单元中,对应后桥悬架油缸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控制换向阀Ⅰ工作状态的行程开关,在后桥悬架油缸的活塞杆碰触到行程开关时,换向阀Ⅰ处于中位的工作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悬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前桥悬架油缸和后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之间相互连通,无杆腔之间相互连通;前桥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后桥悬架油缸的无杆腔相互连通,前桥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后桥悬架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贤卿靳航周鑫南迪王华帅李阁强涂鲜萍孙柏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