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及设计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结构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各类跨越等级航道桥梁约1.7万余座,其中,高等级航道桥梁2500余座。航运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船舶数量、吨位及航速均有很大提高,相应提高的还有船桥碰撞事故。船舶撞击桥梁不仅会造成桥墩或船体结构损坏、环境污染、货物泄露和人员伤亡等后果,而且还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保障桥梁结构安全,减少船撞事故给船舶造成的损伤,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多种防船撞装置。
[0003]相关技术中,航道内小吨位船舶占比大,发生碰撞事故概率高,小吨位船只船撞事故占比超过80%,传统防船撞装置通过弹塑性变形削能削力。市场上常见的防船撞设施多为弹塑性耗能型式,如专利CN214061511U公开的钢
‑
UHPC组合式防撞浮箱,采用三层钢箱,形成包围桥墩的环形结构,且第一钢箱和第二钢箱之间填充UHPC。
[0004]但是,钢
‑
UHPC组合式防撞浮箱刚度大,但吸能能力差,容易损坏撞击的船体结构;而其余刚度小的防撞措施,基本上逢撞必毁,每次发生船撞事故后防撞装置均需整体更换,成本高昂,后期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及设计方法,吸能能力强,又能避免防船撞装置逢撞必毁。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自浮的钢浮箱(1),活动套设于桥墩(100);若干能够充放气的气囊(2),分成两组,分别附着设置于钢浮箱(1)的两个迎撞面;每个气囊(2)的顶部具有处于常闭状态的安全阀(25);所述安全阀(25)在气囊承载力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开启;两块外护板(3),分别设置于两组气囊(2)的迎撞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浮箱(1)的两个迎撞面设置成尖角结构,所述外护板(3)相应设置成尖角折板,每组气囊(2)排布于对应的尖角结构和尖角折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浮箱(1)包含钢箱本体(11)、填充于钢箱本体(11)内的轻质吸能材料(12)、以及纵横交错设置于钢箱本体(11)内的横隔板(13)和竖隔板(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为竖直圆筒状,且气囊(2)的顶部还具有充气嘴(24);所述钢浮箱(1)侧壁外表面具有朝上的钢箱挂钩(15),所述气囊(2)外表面套设设置悬挂腰带(26),所述外护板(3)的内表面具有朝下的钢板挂钩(32),所述钢板挂钩(32)挂设于悬挂腰带(26),且悬挂腰带(26)挂设于钢箱挂钩(15)。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分级防船撞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根据桥墩(100)所在航道的通航资料,统计通航船舶的质量和通航速度,按照设定规则确定船舶的小典型吨位和大典型吨位,并分别确定小典型吨位船、大典型吨位船的对应航速;S2:设计单个气囊(2),根据气囊(2)的初始内压和初始直径,获取单个气囊(2)的承载力与挤压厚度的关系曲线;S3:根据小典型吨位船的撞击能量完全由单组气囊(2)吸收,确定气囊(2)个数;S4:设计钢浮箱(1),获取钢浮箱(1)的刚度,确定钢浮箱的最大允许变形量。S5:根据大典型吨位船的撞击能量完全由气囊(2)和钢浮箱(1)吸收,确定钢浮箱(1)需要吸收的能量,并结合钢浮箱(1)的刚度和钢浮箱(1)需要吸收的能量计算钢浮箱(1)的实际变形量,判断实际变形量是否大于最大允许变形量,若是,返回S4;若否,结束。6.如权利要求5所述分级防船撞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按照设定规则将船舶吨位划分为小吨位、大吨位,并分别确定小吨位船、大吨位船的吨位和航速,包含:确认桥墩(100)所在航道级别以及对应最大通航船舶吨位;大吨位船的典型吨位取值最大通航船舶吨位;若最大通航船舶吨位大于等于3000吨,小吨位船的典型吨位取值为2000吨;若最大通航船舶吨位小于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国强,马长飞,曹冠军,钟继卫,王波,汪正兴,柴小鹏,肖龙,贾晓龙,董飞,吴肖波,李亚敏,戴青年,冯欢,董京礼,王鼎鑫,黄启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