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实验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结肠癌是一种全世界范围值得关注的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浸润性生长是人类结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及转移的研究,建立一种易于观察、生物学行为更为接近于临床表现的结肠癌转移动物模型,对于了解结肠癌生长、演进、转移的过程及正确评价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常用于建立结肠癌模型的方法包括自发及原位诱发结肠癌模型和移植性结肠癌模型,根据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皮下移植、肝脏移植和原位移植。临床观察表明,肿瘤的转移常常有器官特异性,而不是随机分布,某些瘤细胞对某些特定器官有特殊的转移倾向,由此提出了“种子与土壤学说”。皮下移植瘤虽能保持原肿瘤的组织结构和生长特性,但脱离了其起源组织器官的微环境,包被纤维膜(假包膜),多呈局限性生长,其生物学特性特别是转移特性难以表达。原位移植是将人类肿瘤接种到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对应的宿主器官组织内,使其获得与人体肿瘤相似的微环境,更适合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的发生。原位移植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是肿瘤防治及抗转移研究的理想模型。
[0004]然而,由于大鼠个头大、各部位暴露更为明显且操作较为简便,现有技术大多针对大鼠建造原位肿瘤模型。小鼠相对于大鼠而言,作为发现基因功能、探索细胞过程、研究人类疾病机制、加速药物研发和药效评估制备动物肿瘤模型,具有以下优势:
① >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20
‑
25g),世代周期短,
②
生物进化上与人类接近(60
‑
75百万年),
③
胎盘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与人类相近,
④
组织器官结构和细胞功能与人类相似,
⑤
有高级神经活动,
⑥
小鼠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完成,
⑦
人类99%的基因存在于小鼠,基因同源性高达78.5%,
⑧
基因组93%的区域基因排列顺序与人类相同,
⑨
基因组改造的技术手段成熟等等。由于以上优势,亟需开发针对小鼠的结直肠癌原位种植模型的制备方法。现有关于经盲肠系膜三角建立的小鼠结肠癌原位种植模型、经盲肠浆膜下细胞注射、脾脏注射、直肠黏膜注射、皮下成瘤等方法构建的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但经盲肠系膜三角建立的小鼠结肠癌原位种植模型和小鼠盲肠浆膜下细胞注射需要手术切开腹部曝露盲肠,寻找肠系膜,开腹手术感染风险大,每只小鼠都需要缝合,时间久,操作十分繁琐。皮下成瘤操作周期长,肿瘤最初不是在动物体内生成,与自然发生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需要手术切开腹部曝露盲肠,开腹手术感染风险大,操作繁琐,操作时间久,一次不能处理太多小鼠。脾脏注射需要手术切开腹部,开腹手术感染风险大,操作十分繁琐,且容易出血,而且此方法只是模拟了肠癌转移,不是肿瘤的发生,其转移方法与正常临床发生不同,其意义仍然有待商榷,并不能完全代表临床的转移。直肠黏膜注射法由于小鼠个头小,肛门肠壁薄细,在肉眼观察下注射,针极易刺穿肠壁,根本无法清晰的观察到进针的深浅与注射的细胞,致使结肠壁原位注射手术难度较大,或者因为肉眼无法准确判断进针深浅刺穿肠壁,导致肿瘤接种失败,或者由于漏液造成肠外
腹腔多处种植。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体式显微镜操作,针对小鼠注射,清晰地观察到进针的深浅与注射的细胞,可以很好地对操作进行精准把控,无需手术开腹,对小鼠的伤害小,不易感染,小鼠醒后即可正常活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麻醉后的小鼠固定于体式显微镜下,在灯光照射下拉出小鼠结直肠,向结直肠黏膜下注射结直肠癌细胞,注射结束后按压止血,将结直肠放回腹腔中待小鼠苏醒,构建得到所述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
[0008]进一步地,采用腹腔注射水合氯醛的方式对小鼠进行麻醉。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小鼠为6
‑
8周、体重为20
‑
25g的C57小鼠。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结直肠癌细胞以细胞悬液形式进行注射。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细胞悬液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结直肠癌细胞接种于含胎牛血清的RPMI
‑
1640培养基中培养,经胰酶消化后制备成细胞悬液。
[0012]进一步地,注射的结直肠癌细胞浓度为(2.5
±
0.5)
×
107个细胞/mL。
[0013]进一步地,在结直肠黏膜下0.2
‑
0.5mm注射结直肠癌细胞。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为用于研究结直肠癌转移的动物模型。
[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构建方法得到的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在筛选结直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0017]进一步地,所述结直肠癌药物为预防或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药物。
[0018]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肛门脱出法在体式显微镜下构建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模型构建,本专利技术无需开腹,感染风险大大降低,减少了对实验动物的伤害,操作方法快速、便捷,可短时间内注射大批小鼠。从实验结果来看,在成瘤率高且肿瘤均一的前提下,实现了真正的原位种植,在靶器官内注射肿瘤细胞后完全没有转移现象,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原位癌模型尤其在作为结直肠癌转移模型时,得到的结果更准确可靠,参考价值更高,具有现有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详细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在体式显微镜下构建C57小鼠结直肠癌原位模型的装置示意图;
[0023]图2为在体式显微镜下构建C57小鼠结直肠癌原位模型的操作俯视图;
[0024]图3为用本专利技术造模后C57小鼠负瘤15天的肿瘤剥离图;
[0025]图4为用本专利技术造模后C57小鼠负瘤21天的肿瘤剥离图;
[0026]图5为实施例2中6个组对应的生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8]实施例1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麻醉后的小鼠固定于体式显微镜下,在灯光照射下拉出小鼠结直肠,向结直肠黏膜下注射结直肠癌细胞,注射结束后按压止血,将结直肠放回腹腔中待小鼠苏醒,构建得到所述小鼠结直肠原位癌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鼠为6
‑
8周、体重为20
‑
25g的C57小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细胞悬液形式注射所述结直肠癌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悬液通过将结直肠癌细胞接种于含胎牛血清的RPMI
‑
1640培养基中培养,经胰酶消化后得到。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舒,王楚怡,王知恒,徐旭,刘婧琳,张子龙,优鲁土孜阿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