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126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涉及圈养动物自然交配技术领域。该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在常规繁育时段,将有繁育史且具有自然交配经验的发情雌性大熊猫置于配种间,同时在配种间的两边各设置一个单独的兽舍,并将两只成年雄性个体分别放置在其中,诱发雄性大熊猫发情;S2、对配种间内部的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液样本的采集。通过利用雌性大熊猫生殖激素水平和行为变化合理安排种公兽试情放对时间,在雌性大熊猫雌二醇高峰到孕酮下降间隙,雌性大熊猫有待配姿势出现时进行合笼,提高自然交配成功率,能够有效减少雌雄个体发情不同步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提高了种公兽的利用率。兽的利用率。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圈养动物自然交配
,具体为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熊猫人工繁殖、育幼等技术的突破,在大熊猫繁殖季节,采用尿液中生殖激素监测判断雌性大熊猫发情进展已成为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的普遍方法,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圈养大熊猫在发情季节的社群行为比较单一,配偶偏好、繁殖行为和自然交配均受到明显影响,同时由于大熊猫是季节性单次发情动物,成年雌性大熊猫一年发情一次,发情期很短,采用人工繁殖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3]依据当前对野生秦岭大熊猫长期的繁殖行为观察研究发现,在发情雌性大熊猫求偶交配场可见1~6只不等的雄性大熊猫聚集在周围,在野生发情雌性大熊猫周围聚集的不仅有成年雄性个体,还有亚成体,已有研究证实,在竞争对方气味刺激下可以增强雄性大熊猫的性行为,让大熊猫进行本交在自然状态下受孕,其成功率相对于人工繁殖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且不会对雌性熊猫造成伤害,目前会进行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数量极少,同时大熊猫天生的后肢力量较为软弱,雄性大熊猫又大多是被动发情,如何培育出可自然交配的秦岭大熊猫种公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0004]基于上述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用以解决当前大熊猫种公兽缺乏自然交配经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解决了由于受到环境的限制,圈养的大熊猫在发情季节的社群行为比较单一,配偶偏好、繁殖行为和自然交配均受到明显影响,大熊猫种公兽缺乏自然交配经验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09]S1、在常规繁育时段,将有繁育史且具有自然交配经验的发情雌性大熊猫置于配种间,同时在配种间的两边各设置一个单独的兽舍,并将两只成年雄性个体分别放置在其中,诱发雄性大熊猫发情;
[0010]S2、对配种间内部的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液样本的采集,并对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与孕酮的变化数据进行监测;
[0011]S3、雄性大熊猫和雌性大熊猫分隔一段时间后,按照雌雄大熊猫分隔期间的接触行为将雌雄大熊猫的放置房间进行交换,加强气味信息的交流,并保持对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及孕酮数据进行持续检测;
[0012]S4、观察雄性大熊猫与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合笼,开展雄性大熊猫本交能力培育,完成自然交配。
[001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1步骤中,雄性大熊猫在进入逃逸隔离间之前需要进行15~20天的后肢力量训练。
[0014]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3步骤中,确定雌性大熊猫的接触偏好后,将另一只大熊猫从兽舍中移出。
[001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3步骤中,雄性大熊猫和雌性大熊猫进行房间交换前,间隔时间控制在1~2天。
[0016]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4步骤中,当雌性熊猫的外阴颜色由玫瑰红变为樱花红时,开始放对试情。
[0017]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4步骤中,在合笼阶段雄性大熊猫与雌性大熊猫完成自然交配5~10分钟后将雌雄大熊猫隔开,若交配不成功,则延续30~50分钟时间给予交配机会。
[0018]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4步骤中,对于雄性大熊猫发情表现的判断包括活动量、饮水量、尿频次和阴茎外伸状态,对于雌性大熊猫发情表现的判断包括食欲状态、活动量、尿量和翘尾状态。
[0019]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4步骤中,当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水平达到峰值后,在18小时内出现发情高峰行为时进行合笼。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具备以下
[0022]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利用雌性大熊猫生殖激素水平和行为变化合理安排种公兽试情放对时间,在雌性大熊猫雌二醇高峰到孕酮下降间隙,雌性大熊猫有待配姿势出现时进行合笼,提高大熊猫自然交配的成功率,能够有效减少雌雄个体发情不同步造成的伤害,进一步提高了种公兽的利用率。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发情行为典型、有繁育史的雌性大熊猫,安排两只成年雄性个体同时出现在雌性大熊猫馆舍的两边,满足大熊猫配偶偏好行为,还原大熊猫的野生繁殖特征,促进圈养大熊猫的个体交流、使雌性大熊猫表现更多的性行为,加快发情进度,进而促进雌性大熊猫排卵和提高雄性大熊猫的精液品质,提高繁殖率。
[0025]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雄性大熊猫进行综合力量训练,提高雄性大熊猫的综合体能尤其是后肢力量,可以让雄性大熊猫在交配时后肢力量得到有效运用,同时通过选择可自然交配的雌性大熊猫对不会交配的雄性大熊猫进行诱导训练,有助于培养雄性大熊猫的交配意识,增加繁殖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30]S1、在常规繁育时段,将有繁育史且具有自然交配经验的发情雌性大熊猫置于配种间,同时在配种间的两边各设置一个单独的兽舍,并将两只成年雄性个体分别放置在其中,诱发雄性大熊猫发情,在此步骤中,雄性大熊猫在进入逃逸隔离间之前需要进行20天的后肢力量训练;
[0031]S2、对配种间内部的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液样本的采集,并对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与孕酮的变化数据进行监测;
[0032]S3、雄性大熊猫和雌性大熊猫分隔2天后,按照雌雄大熊猫分隔期间的接触行为将雌雄大熊猫的放置房间进行交换,并将另一只大熊猫从兽舍中移出,加强雌性大熊猫与其偏好的雄性大熊猫之间气味信息的交流,并保持对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及孕酮数据进行持续检测;
[0033]S4、观察雄性大熊猫与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当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水平达到峰值后,在18小时内观察雌性大熊猫的发情高峰行为,对于雄性大熊猫进行活动量、饮水量、尿频次和阴茎外伸状态的观察,对于雌性大熊猫进行食欲状态、活动量、尿量和翘尾状态的观察,当雌性熊猫的外阴颜色由玫瑰红变为樱花红时,开始放对合笼试情,开展雄性大熊猫本交能力培育,完成自然交配,在此步骤中,在合笼阶段雄性大熊猫与雌性大熊猫完成自然交配10分钟后将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在常规繁育时段,将有繁育史且具有自然交配经验的发情雌性大熊猫置于配种间,同时在配种间的两边各设置一个单独的兽舍,并将两只成年雄性个体分别放置在其中,诱发雄性大熊猫发情;S2、对配种间内部的雌性大熊猫进行尿液样本的采集,并对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与孕酮的变化数据进行监测;S3、雄性大熊猫和雌性大熊猫分隔一段时间后,按照雌雄大熊猫分隔期间的接触行为将雌雄大熊猫的放置房间进行交换,加强气味信息的交流,并保持对雌性大熊猫的雌二醇及孕酮数据进行持续监测;S4、观察雄性大熊猫与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合笼,开展雄性大熊猫本交能力培育,完成自然交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雄性大熊猫在进入逃逸隔离间之前需要进行15~20天的后肢力量训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熊猫种公兽培训最佳放对时间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确定雌性大熊猫的接触偏好后,将另一只大熊猫从兽舍中移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鹏赵卫平雷颖虎张丹辉沈洁娜杨创学王晓宇张涛李蓉薛王立孟创军吴刚詹建哲陈勤涛杜战锋
申请(专利权)人: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