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44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主要由减速装置、驱动电机、输出装置总成组成;所述减速装置置于驱动电机的中空空腔内,驱动电机的转轴与太阳轮中心孔花键配合;输出装置与减速装置的太阳轮输出端同轴安装,输出装置端部设有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单电机同轴集成两段式V字形斜齿轮的单排行星减速装置、驱动电机与减速装置冷却润滑一体化设计,与传统H型机械传动侧传动箱同接口匹配设计,形成集驱动、减速、支撑为一体的高效的、高功率密度的、小体积、轻量化的、高度集成的轮边电驱动动力总成。电驱动动力总成。电驱动动力总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边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适用于独立悬架。

技术介绍

[0002]轮边电机通常指每个驱动轮由单独的电动机驱动,但是电动机不是集成在车轮内,而是通过传动电机输出轴(对于适用于大功率轮式特种车辆的独立悬架的断开式桥就是通过轮边传动轴连接)连接到车轮。轮边电机是电机装在车轮边上单独驱动该车轮,两侧分别是一台电机+减速器,取消了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综合电耗较好,轮边电机驱动系统便于实现电子差速与转矩协调控制,可回收制动能量,具有能量利用率高的优势。驱动力更集中,也更精细化,因此在大功率轮式特种车辆行业也备受重视。现有的适用于大功率轮式特种车辆的独立悬架的断开式轮边电机的减速系统结构较为复杂,轴向和纵向空间尺寸占用较大,重量重,不利于总体及上装的布置。同时结构的复杂性会降低传动效率。会带来可靠性、维修性以及成本问题。而电机通常采用水冷电机,需要冷却水路通入电机内冷却绕组,而减速系统油液的散热如果也增加冷却势必会给总体热交换系统增加复杂性、空间和重量需求,除非是减速系统就是自然冷却,那么要不就是油液润滑通过空间或油量增加能到到要求,要不对机件的使用寿命有影响。
[0003]集成度不高,不符合未来高功率密度电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高度集成化、高效性、小型轻量化等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减速装置3、驱动电机2、输出装置总成4组成;减速装置3主要由框架6、太阳轮7、行星轮8、行星轮轴10组成;行星轮轴10通过滚针轴承11与行星轮内孔15转动连接;行星轮轴10与框架6的孔配合连接;行星轮8设置在框架中心,其中太阳轮7和行星轮8均采用两段式V字形斜齿轮结构;太阳轮7和行星轮8啮合;所述减速装置3置于驱动电机2的中空空腔内,驱动电机2的转轴30与太阳轮7中心孔花键配合;输出装置4与减速装置的太阳轮输出端同轴安装,输出装置4端部设有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
[0006]所述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5包括与车体侧甲板接口和与车体底甲板接口。
[0007]行星齿轮承推垫9分置于行星轮8的两侧,安装于框架6与行星轮8之间。
[0008]行星轮8由左段右旋斜齿轮13和右段左旋斜齿轮12两部分固定组成;太阳轮7由左段右旋斜齿轮20和右段左旋斜齿轮21两部分固定组成。
[0009]左段右旋斜齿轮13端面凸出的外圆16与右段左旋斜齿轮12端面的内孔18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2~0.05,通过高温或液氮压装配合连接,之后通过在部位14电子束焊将右旋斜齿轮13和左旋斜齿轮12组合成V字形结构。
[0010]通过电子束焊将右旋斜齿轮20和左旋斜齿轮21组合成V字形结构。
[0011]驱动电机2包括电机左端盖24、电机绕组25、电机壳体26、电机右端盖27、电机转子28、电机转轴30;电机左端盖24、电机右端盖27分别固定在电机壳体26两端,电机转子28与电机转轴30固定连接,电机转轴30支撑在电机左端盖24和电机右端盖27上,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左端盖24设有与两段式V字形斜行星齿轮啮合的两段式齿圈。
[0012]转轴30的右段33,或左端盖24与电机转子28形成的空腔34均可布置驱动电机的旋转变压器。
[0013]电机左端盖的两段式齿圈分为左段齿圈38和右段齿圈39,左段齿圈38和右段齿圈39的外圆43与电机左端盖24的内孔采用间隙花键配合的形式,右段齿圈39与电机左端盖24的轴间44端面定位,左段齿圈38和右段齿圈39之间设有隔环40,端部设有卡环41。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单电机同轴集成两段式V字形斜齿轮的单排行星减速装置、驱动电机与减速装置冷却润滑一体化设计,与传统H型机械传动侧传动箱同接口匹配设计,形成集驱动、减速、支撑为一体的高效的、高功率密度的、小体积、轻量化的、高度集成的轮边电驱动动力总成。
[0015]同时该专利技术可以升级替换机械H型传动的侧传动箱,轻松实现与现有的技术模块的对接,为快速形成机电混合动力系统提供一种可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减速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行星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4、图5分别为左段右旋斜齿轮13和右段左旋斜齿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6太阳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本专利技术的半剖立体图;
[0022]图8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1,主要由减速装置3、驱动电机2、输出装置总成4、与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5组成;所述减速装置3为行星排结构,置于驱动电机2的中空空腔内,与驱动轮同轴布置输出;所述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5包括与车体侧甲板接口和与车体底甲板接口。所述驱动电机2为油冷电机。
[0025]减速装置3为两段式V字形斜齿轮的单排行星减速装置,采用太阳轮7与齿圈38、39浮动,具有高速、重载、尺寸小、噪音低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内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中空空腔部位。减速装置3主要由框架6、太阳7轮、行星轮8、行星齿轮承推垫9、行星轮轴10、滚针轴承11组成。行星轮轴10通过滚针轴承11与内孔15配合连接。行星轮轴10与框架6的孔配合连接。行星齿轮承推垫9分置于行星轮8两侧的,安装于框架6与行星轮8之间,起减磨作用。
[0026]其中太阳轮7和行星轮8均采用两段式V字形斜齿轮结构。
[0027]行星轮8由左段右旋斜齿轮13和右段左旋斜齿轮12两部分组成,其中两斜齿轮除旋向相反外,其余技术参数的匹配完全相同。
[0028]左段右旋斜齿轮13和右段左旋斜齿轮12分别设有孔17和孔19,该孔为安装定位孔,位于齿宽中心与齿轮中心连线形成的中心面上,孔尺寸不小φ3H6,位置度不得大于0.015,安装时先通过工装定位对准孔17和孔19,再安装止口16和18。
[0029]左段右旋斜齿轮13端面凸出的外圆16与右段左旋斜齿轮12端面的内孔18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2~0.05,通过高温或液氮压装配合连接,之后通过在部位14电子束焊将右旋斜齿轮13和左旋斜齿轮12组合成V字形结构。内孔15采用一刀加工成形工艺。
[0030]太阳轮7由左段右旋斜齿轮20和右段左旋斜齿轮21两部分组成,其中两斜齿轮除旋向相反外,其余技术参数的匹配完全相同。
[0031]左段右旋斜齿轮20和右段左旋斜齿轮21分别设有孔以及安装止口与行星轮8的要求相同。通过在部位22电子束焊将右旋斜齿轮20和左旋斜齿轮21组合成V字形结构。内花键23采用一刀加工成形工艺。
[0032]太阳轮7和行星轮8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减速装置3、驱动电机2、输出装置总成4组成;减速装置3主要由框架6、太阳轮7、行星轮8、行星轮轴10组成;行星轮轴10通过滚针轴承11与行星轮内孔15转动连接;行星轮轴10与框架6的孔配合连接;行星轮8设置在框架中心,其中太阳轮7和行星轮8均采用两段式V字形斜齿轮结构;太阳轮7和行星轮8啮合;所述减速装置3置于驱动电机2的中空空腔内,驱动电机2的转轴30与太阳轮7中心孔花键配合;输出装置4与减速装置的太阳轮输出端同轴安装,输出装置4端部设有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为油冷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同匹配接口5包括与车体侧甲板接口和与车体底甲板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承推垫9分置于行星轮8的两侧,安装于框架6与行星轮8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行星轮8由左段右旋斜齿轮13和右段左旋斜齿轮12两部分固定组成;太阳轮7由左段右旋斜齿轮20和右段左旋斜齿轮21两部分固定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断开式轮边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左段右旋斜齿轮13端面凸出的外圆16与右段左旋斜齿轮12端面的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慧刘锐李雪原张印刘宛莹韩建波马凯诚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