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21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运料装置,所述运料装置一侧且在机架顶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远离运料装置的一侧且在基座顶部安装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远离加热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冷塑装置,所述运料装置远离冷塑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收料装置,该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采用传送与加热一体的设置,节约了加工的时间,采用加热装置与拉伸装置配合对有色金属进行处理,同时由冷塑装置进行塑形,收料装置进行收集,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需要有色金属的形状要求也不同,从而通过更换塑形模板来达到不同塑形的结果。形的结果。形的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


[0001]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0002]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0003]有色金属加工是指将有色金属或合金制成棒、线、板、带、条、管、箔等形状的材料的过程,有色金属的加工有轧制、挤压及拉伸等多种方法。
[0004]塑形加工技术是指包括锻造、冲压、挤压、轧制及其他以材料发生永久变形为特点的材料加工技术。塑形加工过程是在一定外力(载荷)和边界条件诸如加.载方式、加载速度、约束条件、几何形状、接触摩擦条件、温度场等作用下对材料进行“力处理”和“热处理”的过程,从而使材料发生所希望的几何形状的变化(成形)与组织性能的变化,传统的塑形加工都是利用锤头、模具等刚性物体对坯料施加外部载荷,有些金属在常温或低温下不易轧制成形,而采用高温轧制则存在坯料前处理工艺复杂、成品率低,或金属间易发生反应而形成脆性化合物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具备操作方便,效率高,加工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常见的有色金属加工低温下不易塑形,高温下又存在加工难度大的问题。<br/>[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操作方便,效率高,加工效果好等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安装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有运料装置,所述运料装置一侧且在机架顶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远离运料装置的一侧且在基座顶部安装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远离加热装置的一侧安装且在基座顶部安装有冷塑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和冷塑装置的侧面安装有操控面板,所述冷塑装置远离拉伸装置的一侧且在基座的顶部安装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顶部安装有另一个运料装置,所述运料装置远离冷塑装置的一侧安装有收料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机架为可升降结构,所述机架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运料装置包括运料支架,所述运料支架设置有2个,所述运料支架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运料支架底部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所述运料支架一侧安装有运料电源,所述运料支架背离运料电源的一侧安装有运料限位块,所述运料限位块设置不少于4个,所述运料限位块均平行并列设置,所述运料支架之间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共设置
2个且相互平行并列设置,所述传动轴外活动套接有传送带。
[0011]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支架,所述加热支架底部安装在机架顶部,所述加热支架一侧安装有加热电源,所述加热支架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固定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所述加热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加热底板,所述加热支架和加热底板与加热顶板均为耐高温隔热且不易燃材质制成,所述加热底板与加热顶板中部且在加热支架背离加热电源的一侧安装有加热网,所述加热网为蜂巢状,且与加热电源有导线相连,所述加热支架远离加热电源的一侧且在加热顶部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为百叶窗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拉伸装置包括拉伸支架,所述拉伸支架设置有2个,所述拉伸支架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拉伸支架底部安装在基座的顶部,所述拉伸支架顶部安装有拉伸顶板,所述拉伸顶板顶部安装有拉伸电源,所述拉伸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拉伸加固环,所述拉伸加固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拉伸辊,所述拉伸辊设置至少为4个,且所述拉伸辊两端均有一个拉伸加固环。
[0013]优选的,所述冷塑装置包括冷塑支架,所述冷塑支架设置有2个,所述冷塑支架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冷塑支架底部安装在基座的顶部,所述冷塑支架顶部安装有冷塑顶板,所述冷塑支架的一侧中部安装有冷塑限位块,所述冷塑限位块设置至少有2个,所述冷塑限位块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冷塑顶板顶部安装有冷塑电源,所述冷塑顶板的底部且在冷塑支架之间安装有加压辊,所述加压辊下方且在冷塑支架之间安装有塑形辊,所述冷塑限位块之间且在冷塑支架之间安装有塑形模板,所述塑形辊和加压辊均设置不少于两个,且相互并列。
[0014]优选的,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支架,所述收料支架设置有2个,所述收料支架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收料支架顶部安装有收料顶板,所述收料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收料限位块,所述收料限位块设置至少有4个,所述收料限位块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收料顶板顶部安装有收料电源,所述收料顶板的底部且在收料支架之间安装有收料辊,所述收料辊的两侧均活动套接有收料加固环,所述收料加固环固定安装在收料支架的一侧。
[0015]优选的,所述操控面板为一块数显板,所述操控面板与运料装置、加热装置、拉伸装置、冷塑装置、冷却板、收料装置均有信号连接。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采用传送与加热一体的设置,节约了加工的时间,采用加热装置与拉伸装置配合对有色金属进行处理,同时由冷塑装置进行塑形,收料装置进行收集,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需要有色金属的形状要求也不同,从而通过更换塑形模板来达到不同塑形的结果,运料装置上的运料限位块与拉伸装置上的拉伸加固环都能保证有色金属加工的稳定运行,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加工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运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拉伸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冷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收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基座;2、机架;3、运料装置;301、运料支架;302、运料电源;303、运料限位块;304、传动轴;305、传送带;4、加热装置;401、加热支架;402、加热电源;403、加热底板;404、加热顶板;405、加热网;406、散热网;5、拉伸装置;501、拉伸支架;502、拉伸顶板;503、拉伸电源;504、拉伸加固环;505、拉伸辊;6、冷塑装置;601、冷塑支架;602、冷塑顶板;603、冷塑电源;604、加压辊;605、塑形辊;606、塑形模板;607、冷塑限位块;7、操控面板;8、冷却板;9、收料装置;901、收料支架;902、收料顶板;903、收料电源;904、收料加固环;905、收料辊;906、收料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顶部安装有运料装置(3),所述运料装置(3)一侧且在机架(2)顶部安装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远离运料装置(3)的一侧且在基座(1)顶部安装有拉伸装置(5),所述拉伸装置(5)远离加热装置(4)的一侧安装且在基座(1)顶部安装有冷塑装置(6),所述拉伸装置(5)和冷塑装置(6)的侧面安装有操控面板(7),所述冷塑装置(6)远离拉伸装置(5)的一侧且在基座(1)的顶部安装有冷却板(8),所述冷却板(8)顶部安装有另一个运料装置(3),所述运料装置(3)远离冷塑装置(6)的一侧安装有收料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为可升降结构,所述机架(2)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装置(3)包括运料支架(301),所述运料支架(301)设置有2个,所述运料支架(301)相互并列平行设置,所述运料支架(301)底部安装在机架(2)的顶部,所述运料支架(301)一侧安装有运料电源(302),所述运料支架(301)背离运料电源(302)的一侧安装有运料限位块(303),所述运料限位块(303)设置不少于4个,所述运料限位块(303)均平行并列设置,所述运料支架(301)之间安装有传动轴(304),所述传动轴(304)共设置2个且相互平行并列设置,所述传动轴(304)外活动套接有传送带(3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有色金属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加热支架(401),所述加热支架(401)底部安装在机架(2)顶部,所述加热支架(401)一侧安装有加热电源(402),所述加热支架(401)的底部安装有加热底板(403),所述加热底板(403)固定安装在机架(2)的顶部,所述加热支架(401)的顶部安装有加热底板(403),所述加热支架(401)和加热底板(403)与加热顶板(404)均为耐高温隔热且不易燃材质制成,所述加热底板(403)与加热顶板(404)中部且在加热支架(401)背离加热电源(402)的一侧安装有加热网(405),所述加热网(405)为蜂巢状,且与加热电源(402)有导线相连,所述加热支架(401)远离加热电源(402)的一侧且在加热顶部的底部安装有散热网(406),所述散热网(406)为百叶窗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然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东昊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