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包括容器罐,所述容器罐内部转动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竖直转动于容器罐内部中心处,所述转动杆表面安装有多个搅拌杆,且多个搅拌杆呈环形均匀分布于转动杆弧形面,所述容器罐顶部设有转动搅拌杆的动力机构,所述容器罐顶部还设有升降转动杆的升降机构,所述容器罐顶部还转动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罐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容器盖铰接于固定块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凸轮槽的设置,可在使用时,转动杆转动的同时,使转动杆上下运动,避免了溶液在容器罐内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免了溶液在容器罐内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免了溶液在容器罐内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丙烯酸乳液为乳白色或近透明黏稠液体,是由纯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而成的乳液,它是一种小粒径、多用途、性能卓著的乳液,适用于多种涂料配方,丙烯酸乳液作为胶黏剂使用,与其他粘合剂相比,在耐候及耐老化方面特别优异,且粘接强度高,耐水性好,弹性大,断裂伸长率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压敏胶、织物印染胶、静电植绒胶、纸品胶等。
[0003]制备丙烯酸聚合物需要在反应釜内进行混合,首先将所需要的制备原料倒入反应釜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在满足行业特别需求,在制备过程中,原料包括有液体溶剂,也包括有粉体,但是在粉体投入溶剂中时一般会浮在表面,往往无法搅拌很充分,也会存在有些粉末沉在底不,搅拌装置无法接触,大大降低了反应釜的搅拌效果,导致丙烯酸聚合物的充分反应,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包括容器罐,所述容器罐内部转动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竖直转动于容器罐内部中心处,所述转动杆表面安装有多个搅拌杆,且多个搅拌杆呈环形均匀分布于转动杆弧形面,所述容器罐顶部设有转动搅拌杆的动力机构,所述容器罐顶部还设有升降转动杆的升降机构,所述容器罐顶部还转动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罐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容器盖铰接于固定块顶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于容器罐顶部,且电机表面安装有三个支撑柱且三个支撑柱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电机弧面处,三个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分别安装于同一容器罐顶部,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转动杆顶端。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凸轮槽,所述凸轮槽套接于转动杆表面,且凸轮槽设置于第一齿轮下方,所述转动杆表面安装有滑块,且滑块水平穿插于转动杆内部,所述滑块滑动于凸轮槽顶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容器盖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容器盖顶部安装有拉手。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容器罐一侧放置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一端安装有第一管道,且抽吸泵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安装于容器罐侧面顶部,且第二管道安装于容器罐侧面底部,所述第二管道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容器罐底部
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通过凸轮槽的设置,可在使用时,转动杆转动的同时,使转动杆上下运动,避免了溶液在容器罐内搅拌不充分的情况发生,当在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转动,此时可对溶液进行搅拌工作,转动杆转动时可带动滑块转动在凸轮槽表面转动,此时在凸轮槽的限制下,转动杆可实现上下运动,此时转动杆可带动搅拌杆在容器罐内部转动同时上下运动,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效果。
[0013]2.通过抽吸泵的设置,可使底部未搅拌充分的溶液重新搅拌,当在使用时打开第二阀门,通过驱动抽吸泵可使容器罐底部的溶液通过第二管道和第一管道进入容器罐顶部,此时被抽出的溶剂可重新被搅拌,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的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容器罐;2、容器盖;3、拉手;4、密封盖;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电机;8、支撑柱;9、第一管道;10、抽吸泵;11、第二管道;12、固定块;13、凸轮槽;14、转动杆;15、搅拌杆;16、出料管;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滑块;20、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
4,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包括容器罐1,所述容器罐1内部转动有转动杆14,且转动杆14竖直转动于容器罐1内部中心处,所述转动杆14表面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5,且多个搅拌杆15呈环形均匀分布于转动杆14弧形面,所述容器罐1顶部设有转动搅拌杆15的动力机构,所述容器罐1顶部还设有升降转动杆14的升降机构,所述容器罐1顶部还转动有容器盖2,所述容器罐1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块12,且容器盖2铰接于固定块12顶部,使转动杆14上下运动,保证了溶液搅拌更加充分。
[0021]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安装于容器罐1顶部,且电机7表面安装有三个支撑柱8且三个支撑柱8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电机7弧面处,三个所述支撑柱8另一端分别安装于同一容器罐1顶部,所述电机7输出轴安装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安装于转动杆14顶端,可对转动杆14产生转动,保证了该设备的使用稳定。
[0022]参照图2和图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凸轮槽13,所述凸轮
槽13套接于转动杆14表面,且凸轮槽13设置于第一齿轮5下方,所述转动杆14表面安装有滑块19,且滑块19水平穿插于转动杆14内部,所述滑块19滑动于凸轮槽13顶部,可对转动杆14实现上下运动,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效果。
[0023]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盖2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0,且进料口20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所述容器盖2顶部安装有拉手3,更加方便溶剂的放入。
[0024]参照图1和图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罐1一侧放置有抽吸泵10,所述抽吸泵10一端安装有第一管道9,且抽吸泵10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9安装于容器罐1侧面顶部,且第二管道11安装于容器罐1侧面底部,所述第二管道11表面安装有第二阀门18,所述容器罐1底部安装有出料管16,且出料管16表面安装有第一阀门17,可对底部搅拌不佳的溶剂重新再次搅拌,提高了对设备的利用率。
[0025]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凸轮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包括容器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罐(1)内部转动有转动杆(14),且转动杆(14)竖直转动于容器罐(1)内部中心处,所述转动杆(14)表面安装有多个搅拌杆(15),且多个搅拌杆(15)呈环形均匀分布于转动杆(14)弧形面,所述容器罐(1)顶部设有转动搅拌杆(15)的动力机构,所述容器罐(1)顶部还设有升降转动杆(14)的升降机构,所述容器罐(1)顶部还转动有容器盖(2),所述容器罐(1)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块(12),且容器盖(2)铰接于固定块(1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安装于容器罐(1)顶部,且电机(7)表面安装有三个支撑柱(8)且三个支撑柱(8)呈环形均匀分布于电机(7)弧面处,三个所述支撑柱(8)另一端分别安装于同一容器罐(1)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耐水型丙烯酸聚合物乳液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输出轴安装有第二齿轮(6),所述第二齿轮(6)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安装于转动杆(14)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向东,白天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固聚合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