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自承重、自保温、能够方便地拼拆的建筑外 墙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钢结构建筑不断增多,人们对钢结构建筑的保温、隔声、抗震等性能的要求日 益提高,现行钢结构的保温外墙多依托建筑原有的梁柱结构设置,其重量至少部分施加在梁 柱结构上,所使用的外墙板多采用复合夹心板,如聚苯复合板,即两侧为35mm厚的钢筋混凝 土 (或陶粒混凝土)板、中间加有50 100mm厚的聚苯板;再如石膏空心板,在长度方向每 隔一定距离布置肋板等。此类外墙板在实验室实验和施工应用中发现,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 保温及隔声效果,但也普遍存在以下 一些问题(1) 只有部分产品可以回收,无法回收部分成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2) 外墙板的安装难以形成标准化,现场施工较多,施工周期较长,人工成本高;(3) 由下尺寸偏差或易破损等原因,外墙板连接构造常与理论模型不符,存在安全隐患(4) 外墙板防水防渗措施难到位,同时隔音防噪效果差;(5) 外墙板自重大,有些甚至R」'达到140kg/m2,运输不便,且大幅增加梁柱负荷;(6) 抗震性能差,有较大震动时,易产生裂缝;(7)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承重自保温装配式建筑外墙体系,包括内部带有空腔的外墙板,空腔内填充设置保温材料,外墙板两侧竖向端面上分别设置凸棱和凹槽,所述凸棱和凹槽可以实现相互配合插接,其特征在于利用凸棱和凹槽将外墙板沿原建筑梁柱外侧插接组装成外墙体,并通过“L”型连接件、单向连接件、嵌套模块及工字型双向连接件拼接装配成整体外墙,整体外墙的最底端及最顶端嵌设在槽钢或角钢构成的边框中,并通过边框分别与基础和屋顶相连,其中: (1)“L”型连接件与外墙板配合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凸棱和凹槽,应用时置于墙体转角处,分别与两侧的外墙板插接; (2)单向连接件与外墙板的配合端设置凹槽,应用时置于窗帮及门帮处;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