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辅助搬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该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包括定位底板,定位底板的顶面竖直连接有导向轴,导向轴的顶端连接有吊环;导向轴上可轴向滑动地套设有配重板;配重板上连接有拉手;导向轴的四周环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压板,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与配重板铰接,第二连接杆与导向轴铰接;同一个压板上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且位于导向轴的同一轴向截面内。该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能够实现对圆筒状产品的稳定夹持,并保护产品外观面不被划伤。护产品外观面不被划伤。护产品外观面不被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搬运
,尤其涉及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零配件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圆筒状产品加工后的转运作业。如图1所示的圆筒状产品,在进行搬运时,所采用的搬运工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两个夹爪组件夹持固定圆筒状产品的翻边,一种是采用两个弧形卡爪卡持在圆筒状产品的筒体外周侧。但是,这两种方式在装夹时,夹爪/卡爪均需与圆筒状产品的外观面接触,容易造成外观面被夹伤或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能够实现对圆筒状产品的稳定夹持,并保护产品外观面不被划伤。
[0004]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包括定位底板,所述定位底板的顶面竖直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顶端连接有吊环;所述导向轴上可轴向滑动地套设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上连接有拉手;所述导向轴的四周环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配重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导向轴铰接;同一个所述压板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导向轴的同一轴向截面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底板呈圆片状,并与所述导向轴同轴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底板的顶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环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所述导向轴之间还铰接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朝向所述导向轴的一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铰接于所述凹槽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远离所述导向轴的一侧设置有硅胶保护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与所述导向轴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圆筒状产品的内半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压板设置有三个,且沿所述导向轴的环向等间隔设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利用吊具勾住吊环将夹具降落在圆筒状产品内腔内,松开拉手,配重板因自身重力沿导向轴向下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转动,使得各压板被撑开压持在圆筒状产品的内腔壁,从而实现对圆筒状产品的稳定夹持;由于该夹具并不与产品外观面接触,因此可保护产品外观面不被夹伤、划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的圆筒状产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
定位底板;2
‑
导向轴;3
‑
配重板;31
‑
拉手;4
‑
压板;41
‑
硅胶保护层;51
‑
第一连接杆;52
‑
第二连接杆;53
‑
第三连接杆;6
‑
加强环块;7
‑
吊环;100
‑
圆筒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8]如图2所示,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包括定位底板1,定位底板1的顶面竖直连接有导向轴2,导向轴2的顶端连接有吊环7;导向轴2上可轴向滑动地套设有配重板3;配重板3上连接有拉手31;导向轴2的四周环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压板4,压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1及第二连接杆52,第一连接杆51与配重板3铰接,第二连接杆52与导向轴2铰接;同一个压板4上的第一连接杆51及第二连接杆52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且位于导向轴2的同一轴向截面内。
[0019]具体的,定位底板1呈圆片状,并与导向轴2同轴设置。其中,定位底板1的外径小于圆筒状产品100的内径。进一步地,导向轴2的下端与定位底板1的顶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环块6,以保证导向轴2与定位底板1之间的稳定连接。
[0020]其中,压板4与导向轴2中心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等于圆筒状产品的内半径。当需要夹持内腔深度较深的圆筒状产品100时,可在压板4与导向轴2之间铰接至少一个第三连接杆53,第三连接杆53平行设置于第一连接杆51及第二连接杆52之间。其中,第三连接杆5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布置。通过增设第三连接杆53,可进一步提升结构的夹持稳定性。
[0021]进一步地,压板4的朝向导向轴2的一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凹槽,第一连接杆51、第三连接杆53及第二连接杆52均铰接于凹槽内。
[0022]为了防止夹持的过程中划伤圆筒状产品100的内腔壁,同时增强夹具与圆筒状产品100内腔壁之间的摩擦力,可在压板4的远离导向轴2的一侧设置硅胶保护层41。
[002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该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中,压板4设置有三个,且沿导向轴2的环向等间隔设置。
[0024]本技术的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使用时,利用吊具勾住吊环7将夹具降落在圆筒状产品100的内腔内,松开拉手,配重板3因自身重力沿导向轴2向下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51及第二连接杆52转动,使得各压板4被撑开而压持在圆筒状产品100的内腔壁,从而将圆筒状产品100夹持固定;完成搬运后,向上拉拉手31,配重板3沿导向轴2向上滑动,带动第一连接杆51及第二连接杆52反向转动,使得各压板4朝向导向轴2方向收起,从而解除对圆筒状产品100的夹持。该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可实现对圆筒状产品100的稳定夹持;同时,由于该夹具并不与产品外观面接触,因此可保护产品外观面不被夹伤、划伤。
[002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底板(1),所述定位底板(1)的顶面竖直连接有导向轴(2),所述导向轴(2)的顶端连接有吊环(7);所述导向轴(2)上可轴向滑动地套设有配重板(3);所述配重板(3)上连接有拉手(31);所述导向轴(2)的四周环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1)及第二连接杆(52),所述第一连接杆(51)与所述配重板(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与所述导向轴(2)铰接;同一个所述压板(4)上的所述第一连接杆(51)及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中心轴线互相平行且位于所述导向轴(2)的同一轴向截面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板(1)呈圆片状,并与所述导向轴(2)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筒状产品搬运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2)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底板(1)的顶面之间连接有加强环块(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峰,刘成峰,张军,陈敏,丁勇刚,杨剑,王一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源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