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545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包括外筒体和除油单元,除油单元包括内筒体和过滤层,外筒体通过法兰连接有封盖,内筒体置于封盖的正下方,过滤层设于内筒体内部,外筒体的内壁固接有支撑圈,内筒体搭接在支撑圈上,内筒体的底端连接有密封单元,封盖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外筒体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封盖及外筒体的连接处增设法兰,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在内筒体使用一段时间后,使得填有过滤层、用于除油的内筒体便于从外筒体取出,并且可以及时更换过滤层和检修内筒体,从而可以使该除油装置保持长期稳定的除油效果。除油效果。除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化废水主要来源于煤的干馏、煤气冷却和净化过程中,其含有高浓度的酚、氰化物、硫氰化物和氨氮,同时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油类等物质,此部分油类物质如果不去除,会导致蒸氨塔塔盘、塔底堵塞,降低蒸氨效率等问题。在现有技术的焦化废水除油过程中,一般先采用重力除油的方法,除去大部分粒径较大的焦油,对于脱除粒径较小的分散油和乳化油,采用除油效果较优的陶瓷膜过滤器进行除油,但经过长期使用后,陶瓷膜过滤器的内部陶瓷管逐渐失效,导致陶瓷膜出口的氨水含油量偏高,影响后续工艺系统的运行。为了保证除油率则需要及时对除油设备内部及时检修,更换设备内部的过滤结构。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延长除油设备使用寿命的装置,并且同时还能够保证焦化废水中的含油量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以解决长期使用的废水除油设备若不及时对设备内部清理和检修,容易导致设备除油率降低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包括外筒体和除油单元,所述除油单元包括内筒体和过滤层,所述外筒体法兰连接有封盖,所述内筒体置于封盖的正下方,所述过滤层设于内筒体内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固接有支撑圈,所述内筒体搭接在支撑圈上,所述内筒体的底端连接有用于防止焦化废水从内筒体外溢至外筒体的密封单元,所述封盖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外筒体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排污管。
[0006]本技术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对封盖及外筒体的连接处增设法兰,并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焦化废水从第一进水管中通入并进入内筒体,除油后的水从出水管排出,经过过滤层过滤截留的油污和悬浮颗粒从排污管排出;在内筒体使用一段时间后,使得填有过滤层、用于除油的内筒体便于从外筒体取出,并且可以及时更换过滤层和检修内筒体,从而可以使该除油装置保持长期稳定的除油效果。
[0007]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加固圈,所述第一加固圈固接在内筒体的底端,所述第一加固圈搭接在支撑圈上,所述第一加固圈和支撑圈之间设有密封圈;支撑圈和第一加固圈之间设置密封圈,可以有效地避免焦化废水从内筒体底部外溢至外筒体,导致外筒体内部造成污染。
[0008]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每层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有格栅,每层所述过滤层的上方设有筛网,每个所述格栅和筛网均固接在内筒体的内壁上,每层所述过滤层均置于相邻的格栅与筛网之间;通过筛网压住过滤层,防止焦炭填料流入出水管道,设置格栅可以对过滤层起到支撑作用。
[0009]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过滤层采用不同粒级的焦炭作为吸附料,所述过滤层设置为三层,三层所述过滤层的焦炭粒级分别为30

60mm、24

40mm和10

25mm;不同粒级的焦炭具有可观的吸附能力,将不同粒级的焦炭用于废水的吸附料,不仅该材料易得,更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吸附污染物后的焦炭填料易于处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
[0010]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出水管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设有阀门;设置的第二进水管用于对内筒体的焦炭过滤层、格栅和筛网进行反向冲洗,保持焦炭过滤层短期内的除油效果。
[0011]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内筒体的内壁上固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固圈;运用若干个第二加固圈对内筒体的筒身进行加强,防止装满焦炭过滤层后内筒体的筒身向外膨胀,不便于内筒体从外筒体中取出。
[0012]方案七,此为方案六的优选,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圆周阵列有角钢,所述角钢与支撑圈相抵,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与角钢相抵;内筒体放置在外筒体内部时,内筒体的外壁恰好抵住圆周阵列的角钢,角钢对内筒体起到限位作用不致内筒体发生晃动,从而使得内筒体放置时更加稳固。
[0013]方案八,此为方案七的优选,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固接有工字钢和加固杆,所述工字钢靠近内筒体的顶端,加固杆靠近内筒体的底端,每个工字钢的底部均焊接有立杆,每个立杆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固圈上;通过工字钢、立杆和加固杆分别对内筒体的顶部、筒身及筒底的刚度进行加强。
[0014]方案九,此为方案八的优选,所述工字钢固接有吊耳;通过吊耳可以利用起吊装置将内筒体提起,并移出外筒体,操作人员可以对内筒体进行清理、更换过滤层以及检修等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的纵剖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中除油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外筒体;2、封盖;3、第一进水管;4、出水管;5、排污管;6、内筒体;7、立杆;8、第二加固圈;9、加固杆;10、第一加固圈;11、工字钢;12、吊耳;13、筛网;14、格栅;15、支撑圈;16、角钢;17、第二进水管;18、阀门。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包括外筒体1和除油单元,外筒体1的顶部法兰连接有封盖2,封盖2连通有出水管4,出水管4连通有第二进水管17,出水管4和第二进水管17上均设有阀门18;除油单元包括内筒体6和过滤层,内筒体6置于外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封盖2的正下方,外筒体1的内壁圆周阵列有角钢16,外筒体1的内壁焊接有支撑圈15,角钢16的两侧分别与支撑圈15和内筒体6的外壁相抵。
[0021]内筒体6靠近封盖2的一端圆周阵列有四个工字钢11,四个工字钢11均连接在一起,四个工字钢11的自由端均与内筒体6的内壁固接,工字钢11上焊接有吊耳12,每个工字
钢11的底部均焊接有立杆7,内筒体6靠近支撑圈15的一端焊接有加固杆9,每个立杆7的自由端与加固杆9固定连接,内筒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加固圈8,每个个第二加固圈8均位于工字钢11和加固杆9之间,每个立杆7均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固圈8上;过滤层设置为三层,三层过滤层采用不同粒级的焦炭作为吸附料,根据进水端的水流流向,焦炭粒级依次由大到小设置,所设置的三层过滤层的焦炭粒级分别为30

60mm、24

40mm和10

25mm;每层过滤层的下表面设有格栅14,每层过滤层的上表面设有筛网13,每个格栅14和筛网13均固定连接在内筒体6的内壁上,每层过滤层置于相邻设置的格栅14和筛网13之间。
[0022]内筒体6的底端连接有密封单元,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加固圈10,第一加固圈10固定连接在内筒体6上,第一加固圈10搭接在支撑圈15上,第一加固圈10和支撑圈15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圈,外筒体1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第一进水管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和除油单元,所述除油单元包括内筒体(6)和过滤层,所述外筒体(1)法兰连接有封盖(2),所述内筒体(6)置于封盖(2)的正下方,所述过滤层设于内筒体(6)内部,所述外筒体(1)的内壁固接有支撑圈(15),所述内筒体(6)搭接在支撑圈(15)上,所述内筒体(6)的底端连接有用于防止焦化废水从内筒体(6)外溢至外筒体(1)的密封单元,所述封盖(2)连通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上设有阀门(18),所述外筒体(1)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和排污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加固圈(10),所述第一加固圈(10)固接在内筒体(6)的底端,所述第一加固圈(10)搭接在支撑圈(15)上,所述第一加固圈(10)和支撑圈(15)之间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过滤层的下方设有格栅(14),每层所述过滤层的上方设有筛网(13),每个所述格栅(14)和筛网(13)均固接在内筒体(6)的内壁上,每层所述过滤层均置于相邻的格栅(14)与筛网(13)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除油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多庆李雅娟赵冠民李欢高林青孟国柱田秀文张国涛曾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晖兆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