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
[0001]本技术涉及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
技术介绍
[0002]IC载板是随着半导体封装技术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目前,在IC载板长时间应用后,受芯片影响,很容易由于高温的问题而导致IC载板出现边部翘曲的情况,但是现有的IC载板上又并未设置有相关的自动校平结构,长时间的翘曲而不去及时的进行校平恢复,IC载板很容易出现损坏、报废的情况,从而缩短IC载板的使用寿命,影响IC载板的正常使用。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能够自动对IC载板的边部进行压制,将翘曲恢复,从而实现自动校平的效果,以提高IC载板的使用寿命,便于IC载板的后续使用。
[0005]本技术提供的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底壁上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IC载板,还包括:
[0006]复位弹簧,所述IC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内底壁上安装有底板(2),所述底板(2)顶部安装有IC载板(3),还包括:复位弹簧(4),所述IC载板(3)底部四角处均连接有复位弹簧(4),且所述复位弹簧(4)的另一端与安装架(1)的内底壁相连接;信号球(6),所述IC载板(3)的两侧并朝向于两端的位置上均安装有信号球(6);红外传感器(5),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与信号球(6)位置相对应的红外传感器(5),且所述红外传感器(5)与信号球(6)信号连接;驱动组件(8),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均安装有驱动组件(8),且所述驱动组件(8)与红外传感器(5)信号连接;压制组件(9),所述驱动组件(8)连接有压制组件(9),且所述压制组件(9)与安装架(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内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架(7),且所述固定架(7)位于同侧两个红外传感器(5)之间,所述驱动组件(8)与固定架(7)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8)包括微型电机(81),且所述微型电机(81)与红外传感器(5)信号连接,所述微型电机(81)安装于固定架(7)的一侧中部位置上,且所述微型电机(81)的输出端贯穿于固定架(7)的一侧并连接有驱动轴(82),且所述驱动轴(82)与安装架(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82)的外环面上安装有第一微型皮带轮(8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自动校平的IC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和安装架(1)之间还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松,文伟峰,郭达文,查红平,刘绚,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