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眩目后视镜制作
,尤其指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在汽车后视镜中,应用最多的是有机电致变色材料,通过电子感应系统,根据外来光的强度调节反射光的强度,达到防眩目的作用,使驾驶更加安全。
[0003]现有技术中防眩目后视镜采用的EC玻璃的结构,主要由透明ITO玻璃,反射层玻璃,电致变色导电液、密封胶和导电条组成。其中导电条是通过卡扣的方式与错位出来的导电膜层接触。
[0004]目前市面上主要的EC玻璃基本上都是采用导电条卡扣的方式进行电流的传导(即导电条卡齿与玻璃导电膜层压合部分的接触传导电流),因此实际导电接触面积小,导电效果不好,同时导电膜层长时间暴露容易被氧化或腐蚀甚至脱落的危险,严重影响到EC玻璃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因此该后视镜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透明玻璃(1)、反射玻璃(2)、电致变色导电液(4)、密封胶(3),所述透明玻璃(1)和反射玻璃(2)间隔设置并通过密封胶(3)密封连接在一起,在所述透明玻璃(1)和反射玻璃(2)之间留有用于填充电致变色导电液(4)的腔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玻璃(1)的后表面的透明导电层(11)的外圈设置有前导电胶(12),所述前导电胶(12)与前导电件(13)相连接,在所述反射玻璃(2)的前表面的反射导电层(21)的外圈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后导电胶(22),所述后导电胶(22)与后导电件(23)相连接,所述后导电件(23)与前导电件(13)相互分离地分别设置,所述前导电胶(12)通过密封胶(3)与后导电胶(22)相隔离地密封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电胶(12)环绕在透明导电层(11)的外圈,在所述前导电胶(12)上留有防止前导电胶(12)短路的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电件(13)为铜箔。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泽彬,林邦,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晶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