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51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属于粉料罐智能输送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运输装置,其于上料点和转运点之间移动以运输粉料罐;智能行车装置,其于转运点和卸料点之间移动以运输粉料罐;以及,卸料装置,其设置在卸料点并用于粉料罐的卸料;卸料装置包括:伸缩管、顶杆、升降机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升降机构用以驱动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对靠近或远离,当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互靠近时,顶杆开启卸料口以实现粉料罐的卸料;当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互远离时,卸料口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无工人劳动、工作效率高且机台空闲率低;且粉尘污染低,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护工人身体健康。护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料罐智能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药用玻璃特别是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的生产中,往往采用将碎玻璃加入混料机一起混合,而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不加入水、油等液体,混合后的配合料成了含有碎玻璃的干粉料。如果采用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传统的输送方式,一方面容易造成配合料的分层,影响配合料的均匀度质量,另一方面在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污染生产和工作环境,粉尘如果被吸入人体内,还会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
[0003]目前药用玻璃配合料合适的输送方式是采用吨袋或粉料罐,混料机混合好后的配合料进入吨袋或粉料罐,采用叉车、电动葫芦等相结合的人工输送方式。这种输送方式的最大弊端是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粉尘污染大,不利于工人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药用玻璃配合料输送方式的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粉尘污染大,不利于工人身体健康的难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包括:运输装置,其于粉料罐的上料点和转运点之间移动以运输粉料罐;智能行车装置,其于粉料罐的转运点和卸料点之间移动以运输粉料罐;以及,卸料装置,其设置在卸料点并用于粉料罐的卸料;卸料装置包括:伸缩管、顶杆、升降机构、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其中,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分别设有卸料通孔;伸缩管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板的卸料通孔连通,伸缩管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的卸料通孔连通;顶杆内置于伸缩管;第三连接板的卸料通孔远离第四连接板一侧的端部与粉料罐的卸料口接触式密封对接;升降机构用以驱动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对靠近或远离,当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互靠近时,顶杆开启卸料口以实现粉料罐的卸料;当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互远离时,卸料口关闭。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卸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杆;其中,至少一对支撑杆交叉设置,且支撑杆的至少一端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两个中的至少一个铰接。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铰接;且交叉设置的该对支撑杆的中部转动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粉料罐包括:罐体、重锤、连杆、套筒和连接杆;其中,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罐体的下端设有卸料口;重锤内置于罐体,重锤的下端与卸料口相适配以封堵卸料口,重锤的上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的上端插设于套筒;套筒的上端为封闭端且靠近进料口设置,套筒通过连接杆内置于罐体;当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互靠近时,顶杆顶升重锤使其远离卸料口实现粉料罐的卸料;当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相互远离时,顶杆远离
重锤使其封堵卸料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输装置包括:电驱动电机、驱动轮、从动轮、车体、行轨和第一定位机构;其中,电驱动电机安装在车体并与驱动轮传动连接;驱动轮、从动轮均设置在车体下方且行走于行轨并经第一定位机构定位于上料点时以实现粉料罐的上料、经第一定位机构定位于转运点时以实现粉料罐由运输装置转移至智能行车装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粉料罐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承托板和第一挂钩;其中,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粉料罐的上端并对应其进料口设有第一开口;第一挂钩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承托板设置在粉料罐的下端并对应卸料口设有第二开口。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行车装置包括:抓取机构、小车、滑轨和第二定位机构;其中,小车自行走在滑轨并经第二定位机构定位于转运点时通过抓取机构抓取第一挂钩实现粉料罐离开运输装置、经第二定位机构定位于卸料点时通过抓取机构脱离第一挂钩实现粉料罐离开抓取机构并放置在第三连接板。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抓取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挂钩、起重链驱动机构和用于抓取第一挂钩的钩爪机构;其中,第二挂钩、钩爪机构均安装在第二连接板;起重链驱动机构安装在小车,起重链驱动机构的起重链的下端与第二挂钩连接以带动第二连接板升降,实现粉料罐离开运输装置或实现粉料罐放置在第三连接板。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钩爪机构包括:钩爪、转板、轴接座、直线驱动机构和转轴;其中,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轴接座安装在第二连接板的侧面;钩爪远离其钩部一侧的连接部固接于转轴;转板的下端固接于转轴,转板的上端与直线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转轴转动安装在轴接座;直线驱动机构带动转板的上端做水平线性往复运动,以实现钩爪的钩部钩住或脱离第一挂钩。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还包括:进料装置,其设置在上料点并用于给粉料罐上料。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装置包括:过渡料斗、振动器、卸料阀、驱动气缸和排气口;其中,振动器安装在过渡料斗;过渡料斗的上端进口密封承接混料机的下料出口;过渡料斗的下端出口安装卸料阀;驱动气缸用于升降卸料阀,以使卸料阀与粉料罐的进料口远离断开或密封贴合;排气口与卸料阀连通。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运输装置、智能行车装置和卸料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粉料罐的智能化、自动化运输和上下料,以实现粉料的持续性无散料、无扬尘上下料,无需人工介入,从而避免工人在粉尘环境下工作,保护工人健康,且输送过程平稳,无散料、无扬尘,保持配合料出混料机后的原始混合状态,不影响配合料的均匀度,很好的保持了药用玻璃配合料的稳定性,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无工人劳动(节约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高且机台空闲率低(可24小时连续作业);且粉尘污染低,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卸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粉料罐的卸料口处于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粉料罐的卸料口处于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抓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进料装置;11、过渡料斗;12、振动器;13、卸料阀;14、驱动气缸;15、排气口;2、粉料罐;21、罐体;211、进料口;212、卸料口;22、重锤;23、连杆;24、套筒;25、连接杆;26、第一连接板;27、承托板;28、第一挂钩;281、第一底板;282、第一竖板;283、第一横杆;29、固定杆;3、运输装置;31、电驱动电机;32、驱动轮;33、从动轮;34、车体;35、行轨;4、抓取机构;41、第二连接板;42、第二挂钩;421、第二底板;42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装置(3),其于粉料罐(2)的上料点和转运点之间移动以运输所述粉料罐(2);智能行车装置(6),其于所述粉料罐(2)的所述转运点和卸料点之间移动以运输所述粉料罐(2);以及,卸料装置(7),其设置在所述卸料点并用于所述粉料罐(2)的卸料;所述卸料装置(7)包括:伸缩管(72)、顶杆(73)、升降机构(74)、第三连接板(75)和第四连接板(76);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分别设有卸料通孔;所述伸缩管(7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75)的卸料通孔连通,所述伸缩管(7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板(76)的卸料通孔连通;所述顶杆(73)内置于所述伸缩管(72);所述第三连接板(75)的卸料通孔远离所述第四连接板(76)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粉料罐(2)的卸料口(212)接触式密封对接;所述升降机构(74)用以驱动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相对靠近或远离,当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相互靠近时,所述顶杆(73)开启所述卸料口(212)以实现所述粉料罐(2)的卸料;当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相互远离时,所述卸料口(212)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7)还包括:支撑杆(71);其中,至少一对所述支撑杆(71)交叉设置,且所述支撑杆(71)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两个中的至少一个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铰接;且交叉设置的该对支撑杆(71)的中部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罐智能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罐(2)包括:罐体(21)、重锤(22)、连杆(23)、套筒(24)和连接杆(25);其中,所述罐体(21)的上端设有进料口(211),所述罐体(21)的下端设有所述卸料口(212);所述重锤(22)内置于所述罐体(21),所述重锤(22)的下端与所述卸料口(212)相适配以封堵所述卸料口(212),所述重锤(22)的上端与所述连杆(23)连接;所述连杆(23)的上端插设于所述套筒(24);所述套筒(24)的上端为封闭端且靠近所述进料口(211)设置,所述套筒(24)通过所述连接杆(25)内置于所述罐体(21);当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相互靠近时,所述顶杆(73)顶升所述重锤(22)使其远离所述卸料口(212)实现所述粉料罐(2)的卸料;当所述第三连接板(75)和所述第四连接板(76)相互远离时,所述顶杆(73)远离所述重锤(22)使其封堵所述卸料口(212);和/或,所述运输装置(3)包括:电驱动电机(31)、驱动轮(32)、从动轮(33)、车体(34)、行轨(35)和第一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电驱动电机(31)安装在所述车体(34)并与所述驱动轮(32)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32)、所述从动轮(33)均设置在所述车体(34)下方且行走于所述行轨(35)并经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定位于所述上料点时以实现所述粉料罐(2)的上料、经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定位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华胜李多龙张建平王云涛吕常欢段震超孙勇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凯盛君恒蚌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