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该生长方法将AlN衬底放入反应腔中,依次生长buffer层、U型GaN层、N型GaN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层、低温P型GaN层、p型AlGaN超晶格层和高温P型GaN层;再在高温P型GaN层上生长厚度为5~10nm的电流扩展层,得到GaN基外延层;该方法制备得到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GaN(氮化镓)为基础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绿色新型固态照明光源,具有低电压、低功耗、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高可靠性等优点,正在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手机背光源、户外全彩显示屏、城市景观照明、汽车内外灯、隧道灯等领域。因此LED的各方面性能如何提升都被业界重点关注。
[0003]在GaN基LED外延层制备方面,所提供的空穴的(P型)的特性是影响LED电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会影响LED的抗静电能力。目前国内MOCVD(metal
‑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生长LED外延层中涉及到提供空穴的P层生长,通常其通过低温生长的P型GaN和高温生长的P型AlGaN/GaNp型AlGaN超晶格层组成。公布号为CN10516158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MOCVD技术制备深紫外LED的方法,其LED外延结构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为:图形化蓝宝石衬底、低温AlN成核层、高温AlN层、多周期AlGaN/AlN超晶格应力调控层;n
‑
AlInGaN接触层、n
‑
AlGaN电流扩展层、非对称单量子阱有源区、p
‑
AlGaN电子阻挡层、p
‑
AlGaN限制层以及p
‑
GaN接触层,可有效降低大电流密度下LED芯片的Droop效应,提高载流子的注入效率,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漏电通道,导致器件的能耗随之增加,还使得老化后的抗静电能力衰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在AlN衬底上依次生长buffer层、U型GaN层、N型GaN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层、低温P型GaN层、p型AlGaN超晶格层和高温P型GaN层;
[0007]S2:在高温P型GaN层上生长厚度为5~10nm的电流扩展层,得到GaN基外延层;
[0008]所述电流扩展层为P
‑
InGaN/MgN/GaN超晶格,所述P
‑
InGaN/MgN/P
‑
GaN超晶格的周期为5~10个,单个周期的P
‑
InGaN/MgN/P
‑
GaN超晶格的厚度为1~2nm,单个周期中P
‑
InGaN/MgN/P
‑
GaN厚度比为2:1:1。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升LED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制备得到P
‑
InGaN/MgN/GaN超晶格电流扩展层,该结构改善了外延层的P型磊晶质量,提升了大电流扩展及老化后LED的抗静电能力,本专利技术的GaN基外延层相比于常规的LED结构ESD(静电释放)老化后提升机械模式300V。
附图说明
[0010]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GaN基外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1]标号说明:1、AlN衬底;2、buffer层;3、U型GaN层;4、N型GaN层;5、多量子阱有源区层;6、低温P型GaN层;7、p型AlGaN超晶格层;8、高温P型GaN层,9、电流扩展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3]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制备得到P
‑
InGaN/MgN/GaN超晶格电流扩展层,该结构改善了外延层的P型磊晶质量,提升了大电流扩展及老化后LED的抗静电能力。
[0014]请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在AlN衬底上依次生长buffer层、U型GaN层、N型GaN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层、低温P型GaN层、p型AlGaN超晶格层和高温P型GaN层;
[0016]S2:在高温P型GaN层上生长厚度为5~10nm的电流扩展层,得到GaN基外延层;
[0017]电流扩展层为P
‑
InGaN/MgN/GaN超晶格。
[001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升LED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制备得到P
‑
InGaN/MgN/GaN超晶格电流扩展层,该超晶格电流扩展层通过掺杂In/Mg,In原子作为活化剂能增加Mg原子的并入量,也可以与芯片电极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降低压降,改善老化测试时的发热,MgN/GaN结构,通过Mg原子的扩散形成的GaN层,即能改善P层表面形貌,减少漏洞通道,同时MgN/GaN层的能带差也能改善电流扩展,该结构改善了外延层的P型磊晶质量,提升了大电流扩展及老化后LED的抗静电能力,本专利技术的GaN基外延层相比于常规的LED结构ESD(静电释放)老化后提升机械模式300V。
[0019]进一步地,P
‑
InGaN/MgN/P
‑
GaN超晶格的周期为5~10个,单个周期的P
‑
InGaN/MgN/P
‑
GaN超晶格的厚度为1~2nm,单个周期中P
‑
InGaN/MgN/P
‑
GaN厚度比为2:1:1。
[0020]从上述描述可知,周期数及周期厚度太多或太厚会影响光的取出率,如果太薄太少不能改善电流扩展。
[0021]进一步地,电流扩展层中Mg的掺杂浓度为1E+18~5E+19atom/cm3,In的掺杂浓度是1E+19~2E+20atom/cm3。
[0022]进一步地,生长电流扩展层在反应腔中进行,反应腔的温度为700~800℃、压力为500~1000mbar,通入60000~75000sccm的NH3、25~50sccm的TEGa和300~1000sccm的Cp2Mg,间歇性地通入100~500sccm的TMIn。
[0023]进一步地,生长电流扩展层时的间歇性指的是:在生长P
‑
InGaN/MgN/P
‑
GaN时这一个周期时,只有P
‑
InGaN这层通TMIn,通TEGa和Cp2Mg,在生长MgN这层只通Mg,,在生长P
‑
GaN时,通TEGa和Cp2Mg。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温度和压力需配合掺杂浓度进行调整,温度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AlN衬底上依次生长buffer层、U型GaN层、N型GaN层、多量子阱有源区层、低温P型GaN层、p型AlGaN超晶格层和高温P型GaN层;S2:在高温P型GaN层上生长厚度为5~10nm的电流扩展层,得到GaN基外延层;所述电流扩展层为P
‑
InGaN/MgN/GaN超晶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
‑
InGaN/MgN/P
‑
GaN超晶格的周期为5~10个,单个周期的P
‑
InGaN/MgN/P
‑
GaN超晶格的厚度为1~2nm,单个周期中P
‑
InGaN/MgN/P
‑
GaN厚度比为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扩展层中Mg的掺杂浓度为1E+18~5E+19atom/cm3,In的掺杂浓度是1E+19~2E+20atom/cm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所述电流扩展层在反应腔中进行,反应腔的温度为700~800℃、压力为500~1000mbar,通入60000~75000sccm的NH3、25~50sccm的TEGa和300~1000sccm的Cp2Mg,间歇性地通入100~500sccm的T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所述buffer层在反应腔中进行,反应腔的温度为780~880℃、压力为100~200mbar,通入1~2min氨气、氮气和100~300sccm的TMGa2,得到厚度为0.005~0.1um的Buffer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LED芯片老化后抗静电能力的GaN基外延层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生长所述U型GaN层在反应腔中进行,反应腔的温度为1100~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昆旺,马野,邹声斌,贺卫群,刘恒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兆元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