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2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包括柜体、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第三控制箱、电芯本体、L形支架和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螺栓输出端与螺纹槽的配合,便于对L形支架的安装与拆卸,由于柜体内侧部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螺纹槽,从而便于对L形支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装置对不同高度电芯本体的适用性,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槽的作用,便于对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第三控制箱和电芯本体的固定,通过把手便于电芯本体的拉动和拿取,通气孔能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万向轮便于装置移动,防尘网能防止外部灰尘从通气孔进入柜体内部,便于对柜体内部进行保护。于对柜体内部进行保护。于对柜体内部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储能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装置应用广泛,可以在家庭、工业设备、电力不稳、无电地区储能发电等多场景应用,节能优化。由于每个用电单位对储能装置容量的要求相差较大,所以市面上机架式储能装置都设有多层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多个储能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储能单元的数量,扩容灵活。
[0003]目前,机架式储能装置内多层容纳空间的高度是固定的,由于装置内的各层的储存空间的高度是固定的,当需要更换电芯本体时,存在无法使用其他大小的电芯本体,而且储能单元需要集中布置,发热较为集中,不利于整体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具有便于使用不同大小电芯本体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包括柜体、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第三控制箱、电芯本体、L形支架和螺栓,所述柜体内侧部仅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螺纹槽,所述L形支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栓输出端贯穿通孔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多个L形支架安装于柜体内侧部,所述第一控制箱放置于柜体内的L形支架上,所述第二控制箱放置于柜体内的L形支架上且位于第一控制箱正下方,所述第三控制箱放置于柜体内的L形支架上且位于第二控制箱正下方,所述多个电芯本体放置于柜体内的L形支架上且位于第三控制箱正下方,所述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第三控制箱和电芯本体前部均设有安装孔,所述柜体前部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安装槽。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把手,所述电芯本体前部设有把手。
[0007]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两侧部均设通气孔。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万向轮,所述柜体底部设有万向轮。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防尘网,所述柜体的通气孔处设有防尘网。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螺栓输出端与螺纹槽的配合,便于对L形支架的安装与拆卸,由于柜体内侧部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螺纹槽,从而便于对L形支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装置对不同高度电芯本体的适用性,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槽的作用,便于对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第三控制箱和电芯本体的固定。
[0012]2.通过把手便于电芯本体的拉动和拿取,通气孔能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万向轮便于装置移动,防尘网能防止外部灰尘从通气孔进入柜体内部,便于对柜体内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柜体;2、第一控制箱;3、第二控制箱;4、第三控制箱;5、安装孔;6、电芯本体;7、L形支架;8、通孔;9、螺纹槽;10、螺栓;11、安装槽;12、把手;13、通气孔;14、万向轮;15、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包括柜体1、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电芯本体6、L形支架7和螺栓10,所述柜体1内侧部仅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螺纹槽9,所述L形支架7上开设有通孔8,所述螺栓10输出端贯穿通孔8与螺纹槽9螺纹连接,所述多个L形支架7安装于柜体1内侧部,所述第一控制箱2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所述第二控制箱3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且位于第一控制箱2正下方,所述第三控制箱4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且位于第二控制箱3正下方,所述多个电芯本体6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且位于第三控制箱4正下方,所述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6前部均设有安装孔5,所述柜体1前部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安装槽11,通过螺栓输出端与螺纹槽的配合,便于对L形支架的安装与拆卸,由于柜体内侧部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螺纹槽,从而便于对L形支架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装置对不同高度电芯本体的适用性,通过安装孔5与安装槽的作用,便于对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的固定。
[0022]具体的,还包括有把手12,所述电芯本体6前部设有把手12,便于电芯本体6的拉动和拿取。
[0023]具体的,所述柜体1两侧部均设通气孔13,便于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6的散热,提高装置的散热能力。
[0024]具体的,还包括有万向轮14,所述柜体1底部设有万向轮14,便于推动装置移动。
[0025]具体的,还包括有防尘网15,所述柜体1的通气孔13处设有防尘网15,能防止外部灰尘从通气孔13进入柜体1内部,便于对柜体1内部进行保护。
[0026]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L形支架7放置于柜体1内侧部,使得通孔8与螺纹槽9联通,便可控制螺栓10顺时针转动,使得螺栓10输出端向左移动,使得螺栓10输出端贯穿通孔8进入螺纹槽9内,从而固定L形支架7,如此反复,根据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
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6的高度距离,将所有L形支架7安装完成后,便可将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6依次放入柜体1内的L形支架上,柜体1内的排放顺序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6,通过螺钉与安装孔5和安装槽11的配合,便于锁紧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和电芯本体6,当需要添加电芯本体6时,将新添加的电芯本体6放入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使得新的电芯本体6位于原本柜体1内电芯本体6的下方。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电芯堆叠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第一控制箱(2)、第二控制箱(3)、第三控制箱(4)、电芯本体(6)、L形支架(7)和螺栓(10),所述柜体(1)内侧部仅设有多个从上至下的螺纹槽(9),所述L形支架(7)上开设有通孔(8),所述螺栓(10)输出端贯穿通孔(8)与螺纹槽(9)螺纹连接,所述多个L形支架(7)安装于柜体(1)内侧部,所述第一控制箱(2)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所述第二控制箱(3)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且位于第一控制箱(2)正下方,所述第三控制箱(4)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且位于第二控制箱(3)正下方,所述多个电芯本体(6)放置于柜体(1)内的L形支架(7)上且位于第三控制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桢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