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27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涂敷工序,按预定图案将粘 接剂涂敷在显示面板或透明基板上;粘合工序,在涂敷工序之后通 过粘接剂使显示面板与透明基板粘合;以及固化工序,在粘合工序 之后使粘接剂固化。涂敷工序中粘接剂的粘度大于5000mPa·s且小 于等于15000mPa·s,用丝网印刷进行粘接剂的涂敷,从涂敷工序 的粘接剂的涂敷结束时刻到粘合工序的粘合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为 10秒以上120秒以下,在粘合工序中,涂敷工序中涂敷的粘接剂扩 展,在残留有气泡且气泡的大小最大为0.5mm以下的状态下,在低 于大气压的减压环境下,通过粘接剂使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粘合, 在固化工序中,在气泡最大为0.1mm以下之后,照射紫外线来使粘 接剂固化。由此能抑制气泡残留,缩短制造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通过粘接剂将透明 基板(保护盖)粘贴在显示面板上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从小型的移动电话用到大型的TV 用,作为各种大小的显示装置而被采用。图10是说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10中示出例如 将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面板PNL组装到移动电话等的框体CAS中的 状态。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显示面板PNL例如包括基板SUB1、 基板SUB2、使基板SUB1和基板SUB2粘合的密封材料SL、被密 封在由基板SUB1、基板SUB2、密封材料SL围成的内部的液晶LC、 配置在基板SUB1的与液晶LC相反一侧的偏振板POLl、配置在基 板SUB2的与液晶LC相反一侧的偏振板POL2。显示面板PNL以与设置在框体CAS上的开口部重叠的方式而配 置。在框体CAS的开口部例如用双面月交带TAP等粘贴玻璃或丙烯酸 (PMMA)等透明基板(保护盖)COV。而且,在图示的液晶显示 装置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PNL和透明基板COV之间存在着中间 有空气层的空间SP。除了图IO所示的结构,例如有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紫外线固 化型或热固化型的粘接剂,将强化基板等透明基板粘贴在液晶显示 面板上的结构。此时,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方案为了 抑制气泡残留,在外周形成粘度为10,000~100,000cP( lcP=lmPa's) 的高粘度粘接剂,并在其内侧涂敷粘度为100-l,000cP的低粘度粘接 剂,在真空下(减压下)粘合,由此即使巻入了直径lmm左右的小5气泡,通过返回至大气压也能消灭气泡。而且,作为难以巻入气泡的粘度,记载有100 1,000cP。此外,关于抑制气泡残留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 3。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图案状配置热固化型粘接剂和气泡,通过 成为不固化的第一加热温度并且进行减压(真空)来溶解气泡,之 后加压并以第二加热温度进行固化。还记栽有此时,使粘接剂成 为点或交叉条状(格子状)、涂敷时的粘度为1000cP以上、以第一 温度加热时的粘度为100cP以下。另外,在专利文件3中记载有在进行真空粘合而使得没有残 留气泡时,在角部配置紫外线固化型临时固定用粘接树脂,使热固 化型密封用粘接树脂成为线状或点状。本申请人先于本申请进行了关于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 显示面板上的的申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25438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68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2434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3469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图10所示的结构时,由于空间SP的部分存在空气层, 由于空气层与透明基板COV等之间因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表面反 射,有时可视性降低。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低粘度粘接剂的粘 度较低,因而需要在外周设置高粘度粘接剂。因此,涂敷工序变得 复杂。进而,若不以高精度控制低粘度粘接剂的高度,则与高粘接 剂之间出现台阶,反而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气泡。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在不使热固化型粘接剂固 化的第 一加热温度下提高了粘度时,有时超过显示面板的耐热温度。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未记载热固化型密封用粘接树脂为线状或点状时的大小和粘度,在相邻的密封用粘接树脂之 间离开较远时,有可能巻入较大的气泡。另外,由于是热固化型, 因而有时超过显示面板的耐热温度。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技术的情况下,固化前的粘接剂的粘度为2000 5000mPa . s,但在粘度为5000mPa . s以下的情况下,进行丝 网印刷时,粘接剂易于向丝网版的背面回流,因而需要以20 30次 沖击来清扫丝网版的背面,造成制造所需的时间变长。本专利技术的中,通过粘接剂在减压环境下粘 合显示面板和透明基板时,通过研究粘接剂的粘度、涂敷图案、粘 合时的气泡大小、固化方法等其中一点以上,能抑制气泡残留、并 且缩短制造所需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例如能够为如下的技术方案。(1) 一种,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粘接剂将透 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敷工序,以预定 图案将上述粘接剂涂敷在上述显示面板或上述透明基板上;粘合工 序,在上述涂敷工序之后,通过上述粘接剂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 透明基板粘合;以及固化工序,在上述粘合工序之后,使上述粘接 剂固化,其中,在上述涂敷工序中,上述粘接剂的粘度大于 5000mPa s、小于等于15000mPa s,用丝网印刷进行上述粘接剂 的涂敷,从上述涂敷工序中的上述粘接剂涂敷结束的时刻到上述粘 合工序中的粘合开始的时刻为止的时间为IO秒以上、120秒以下, 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上述涂敷工序中涂敷的上述粘接剂扩展,在残 留气泡、且上述气泡的大小最大为0.5mm以下的状态下,在低于大 气压的减压环境下,通过上述粘接剂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 板粘合,在上述固化工序中,在上述气泡成为最大为O.lmm以下之 后,照射紫外线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2) 在(1)中,从上述涂敷工序中的上述粘接剂涂敷结束的 时刻到上述粘合工序中的粘合开始的时刻为止的时间为3 0秒以上、 60秒以下。(3) 在(1 )或(2)中,上述粘接剂的上述预定图案是多个点图案。(4) 在(3)中,上述多个点图案是交错配置的点图案。(5) 在(1 )或(2)中,上述粘接剂的上述预定图案是格子状图案。(6) 在(1 )至(5)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粘合工序中,真空 度是1 50Torr。(7) 在(1 )至(6)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以,向 粘合面一侧凸出的方式, 一边弯曲上述显示面板, 一边通过上述粘 接剂使上述透明基板与上述粘接剂粘合。(8) 在(7)中,上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与上述第一基 板相对而配置的第二基板,上述第 一 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厚度总和为 0.6mm以下。(9) 在(1 ) (8)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固化工序中,使用 热和上述紫外线这两者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10) 在(9)中,上述透明基板的一部分具有遮光部。 (11 )在(9)或(10)中,上述热是50 80°C。(12) 在(1 )至(11 )的任意之一中,上述透明基板包含玻璃、 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以上。(13) 在(1)至(12)的任意之一中,上述粘接剂包含丙烯树 脂或环氧树脂。(14) 在(1 )至(13)的任意之一中,在上述粘合工序和上述 固化工序中,在使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的状态下,上 述显示面^1和上述透明基才反分别用固定件固定位置。(15) 在(1 )至(14)的任意之一中,上述粘接剂固化后的弹 性率在25。C是l,000~250,000Pa。(16) 在(1 )至(15)的任意之一中,上述显示面板是液晶显 示面板。上述结构仅仅是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范围内,8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上述结构以外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通过本申 请的说明书整体的记载或附图将得以明确。 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效果如下。在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时,能抑制气泡的残留。在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时,能缩短制造所 需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效果通过说明书整体的记载将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通过粘接剂将透明基板粘贴在显示面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涂敷工序,按预定图案将上述粘接剂涂敷在上述显示面板或上述透明基板上; 粘合工序,在上述涂敷工序之后,通过上述粘接剂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在一起;以及 固化工序,在上述粘合工序之后,使上述粘接剂固化, 在上述涂敷工序中,上述粘接剂的粘度大于5000mPa·s、且小于等于15000mPa·s,用丝网印刷进行上述粘接剂的涂敷, 从上述涂敷工序的上述粘接剂的涂敷结束时刻开始到上述粘合工序的粘合开始时刻为止的时间为10秒以上且120秒以下, 在上述粘合工序中,上述涂敷工序中涂敷的上述粘接剂扩展,在残留有气泡且上述气泡的大小最大为0.5mm以下的状态下,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环境下,通过上述粘接剂将上述显示面板与上述透明基板粘合在一起, 在上述固化工序中,在上述气泡最大为0.1mm以下之后,照射紫外线来使上述粘接剂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节郎三轮广明石井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