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刮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24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动刮油装置,涉及刮油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刮油板、下刮油板、液缸、下安装板、调整螺杆和浮动弹簧,上刮油板设置于下刮油板的上方且两者通过液缸可移动地连接,下安装板位于下刮油板的下方,调整螺杆的下端穿过下刮油板后与下安装板旋合,调整螺杆设有凸环,凸环的下缘抵于下刮油板的上侧,浮动弹簧预压缩地穿设在调整螺杆上,且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下刮油板和下安装板。转动调整螺杆,可以调节下刮油板的高度,也就是调节了系统的高度;因此,当轧制线或设备工作线变化后,通过转动调整螺杆,能使刮油面和钢带依旧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从而避免刮油胶条与钢带接触受力不均匀导致的除油效果差、钢带表面质量差的问题。量差的问题。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动刮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刮油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刮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带在工业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钢带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钢带表面的油污刮除干净,以便满足后续的销售或使用要求。目前的钢带刮油装置,如CN215314741U公开的超薄钢带辊轧机刮油装置,包括上刮油组件、下刮油组件、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升降装置、限位保护装置。钢带从上刮油组件和下刮油组件中间穿过后,通过升降装置对上刮油组件进行调节,使上刮油组件和下刮油组件上的刮油胶条与钢带完全接触,从而直接刮除钢带表面的油污,最后在动力源的作用下使所述钢带辊轧机刮油装置进行正常工作。
[0003]该刮油装置解决了接触面接触不完全,油污刮不干净,工作效率低,且不能够直接刮除超薄钢带表面的油污等问题,但依旧存在一些缺陷:1、下刮油组件固定于第二固定装置上,当轧制线或设备工作线变化后,刮油装置和钢带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会造成上下刮油组件的刮油胶条与钢带接触受力不均匀,导致除油效果差,影响钢带表面质量;2、刮油胶条直接安装在上下刮油组件的凹槽内,安装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刮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刮油板、下刮油板、液缸、下安装板、调整螺杆和浮动弹簧,所述上刮油板设置于所述下刮油板的上方且两者通过所述液缸可移动地连接,所述下安装板位于所述下刮油板的下方,所述调整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下刮油板后与所述下安装板旋合,所述调整螺杆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下缘抵于所述下刮油板的上侧,所述浮动弹簧预压缩地穿设在所述调整螺杆上,且所述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所述下刮油板和所述下安装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刮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刮油装置还包括限位块、固定件和刮油胶条,所述上刮油板的底面设有两个开口朝下的上凹槽,两个所述上凹槽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在两个所述上凹槽之间,所述固定件底边两侧均设有朝所述上凹槽凸出的凸沿,所述下刮油板的顶部设有两个与所述上凹槽相对应的下凹槽,所述固定件为U形断面的条状物,所述固定件从凹槽的端部穿入到凹槽中,位于所述上凹槽中的所述固定件开口向下且被所述凸沿限制向下移动,位于所述下凹槽中的所述固定件的开口向上,所述刮油胶条嵌入固定在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刮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板、调整螺杆和浮动弹簧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下安装板间隔设置,两个所述调整螺杆和两个所述浮动弹簧分别与两个所述下安装板一一对应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刮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皓孙翔薛轶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冶功能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