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竞赛无碳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95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竞赛无碳小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第一后轮,第一后轮安装在车架后端侧面,第一后轮通过传动轴与第二后轮相连,传动轴与减速机构相连,减速机构与凸轮相连,凸轮外侧抵接有摆杆,摆杆水平转动安装在车架前端,摆杆端部安装有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底面安装有竖向的连接轴,连接轴下端安装有前轮座,前轮座内安装有前轮,前轮座通过橡皮筋与车架相连;微调机构包括底板,底板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竖向的立板,底板顶面滑动安装有滑件,滑件和摆杆端部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微调机构,实现对无碳小车转向的精确控制,从而能够在实际比赛中能短时间调节到精确位置,而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价格低廉。价格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竞赛无碳小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无碳小车
,尤其是一种竞赛无碳小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S字形轨迹无碳小车是国内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具体为:设计一种以酒精燃烧释放的能量为动力来驱动的热能无碳小车,同时小车要求按照S字轨迹行走,实现避障功能。也就是说,无碳小车要求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0003]现有技术中的无碳小车一般采用橡皮筋使凸轮与推杆始终保持接触方法来实现无碳小车的自动转向。该方法通常是只采用一根橡皮筋,先估算好其需要的长度和相对于与其相连机构的角度,再使其一端与某机构相连,另一端与无碳小车的前轮架相连,这样橡皮筋被拉伸,其弹性力使机构接触得更紧凑。
[0004]但是,在实际竞赛中,第一次让无碳小车行走时,很少会一次就达到最佳的行走轨迹,这就需要在无碳小车后续行走前,对前轮的转向进行微调。由于现有技术的无碳小车只添加了一根橡皮筋而无成熟的微调机构,仅靠手动难以使橡皮筋放准需要的角度,同时也难以确定橡皮筋需要的长度及橡皮筋作用在机构上的弹性力。因此,单纯只设置一根橡皮筋来调节前轮的转向的初始角度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难以适用于多种微调情况,增加了装配的难度,还延长了无碳小车的装配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竞赛无碳小车,从而能够在无碳小车行走前,能短时间调节到精确位置,而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竞赛无碳小车,包括车架,车架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板;车架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对称位于两侧安装板后方外侧的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之间经由左右贯穿车架和安装板的传动轴相连共同转动;
[0008]位于车架下方的两个安装板之间安装有减速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于第一后轮前方安装板上的凸轮,减速机构将外部热燃机的动力同时传递至传动轴和凸轮;车架前部转动安装有竖向布设的连接轴,位于车架上方的连接轴顶端安装有微调机构,位于车架下方的连接轴低端安装有前轮座,前轮座内安装有前轮;
[0009]还包括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具体结构为:包括底板,底板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向上延伸有竖向的立板,底板顶面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有滑件,滑件端部水平朝外安装有摆杆;还包括有驱使摆杆与凸轮外壁面相抵的橡皮筋。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所述微调机构内安装有前后延伸的导向轴,导向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立板上,滑件滑动安装在导向轴上;位于滑件前方的立板上滑动安装有伸缩轴,伸缩轴后端抵接在
滑件前侧面,位于滑件与后方的立板之间的导向轴上套装有复位弹簧。
[0012]所述橡皮筋一端与前轮座相连,橡皮筋另一端与车架相连。
[0013]所述凸轮外侧面沿周向内凹有若干缺口。
[0014]所述减速机构具体结构为: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同轴安装在传动轴上,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同轴安装在一级减速轴上,一级减速轴上同轴安装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啮合有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同轴安装在二级减速轴,二级减速轴上同轴安装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啮合有第六齿轮,第六齿轮同轴安装在三级减速轴上,三级减速轴上安装所述凸轮;
[0015]第一齿轮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的齿数,第三齿轮的齿数小于第四齿轮的齿数,第五齿轮的齿数小于第六齿轮的齿数。
[0016]所述第二齿轮端面、第三齿轮端面、第四齿轮端面均安装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与对应的一级减速轴或二级减速轴相套接,沿径向贯穿限位套筒筒壁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安装有顶丝,顶丝端部抵接在对应的一级减速轴或二级减速轴上;
[0017]所述一级减速轴位于传动轴后方,二级减速轴位于传动轴前方,三级减速轴位于二级减速轴前方。
[0018]还包括原动机构,原动机构具体结构为: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热燃机,热燃机输出轴通过皮带和一级双槽带轮传动相连,一级双槽带轮转动同轴安装在三级减速轴上,一级双槽带轮通过皮带与二级双槽带轮传动相连,二级双槽带轮转动同轴安装在二级减速轴上,二级双槽带轮通过皮带与减速带轮传动相连,减速带轮同轴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
[0019]所述一级双槽带轮和二级双槽带轮结构均为:包括主轮,主轮外侧壁沿周向凹设形成有大槽,主轮端面同轴安装有副轮,副轮外侧壁沿周向凹设形成有小槽;主轮直径尺寸大于副轮直径尺寸。
[0020]热燃机通过皮带与所述一级双槽带轮的大槽相连,一级双槽带轮的小槽通过皮带与二级双槽带轮的大槽相连,二级双槽带轮的小槽通过皮带与减速带轮相连。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在转向部分,使用凸轮、摆杆、微调机构的设计,使小车的轨迹确定且转向幅度能够随时进行调整;在传动部分,将减速机构和限位套筒相结合,使得传动平稳、传动比可靠、并实现了“一个小车,两个传动比”的目标。
[0023]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4](1)通过控制滑件沿前后方向滑动,带动摆杆沿前后方向位移,由于控制滑件位移的力不足以使凸轮转动,且由于橡皮筋将前轮座和车架相连、凸轮边线为曲线,因此,在凸轮对摆杆的反作用力作用下,摆杆会稍稍转动,滑件、连接轴、前轮座和前轮都会随着摆杆转动,从而改变了小车行走前前轮的初始角度,这样,微调后的小车行走中每一瞬间都相对微调前该变了方向,使小车的行动轨迹发生了变化,从而能够减少为了避障所行走的轨迹长度,进而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比赛。
[0025](2)导向轴确保了滑件在伸缩轴的作用下沿前后方向做直线位移;且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和伸缩轴相作用,使滑件始终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增强摆杆的稳定性,利于精确调整无碳小车的转向。
[0026](3)经过减速机构的三阶减速,使凸轮的转速变慢,而前轮在凸轮作用下所更好地
实现转向。
[0027](4)通过设置限位套筒,可以实现减速机构在三阶减速和二阶减速之间进行转换,实现让无碳小车走不同宽度、不同长度的S形轨迹的效果,以能够应对不同竞赛场地的障碍物间距。
[0028](5)热燃机通过二阶减速最终传动到传动轴上,再来带动第一后轮和第二后轮的移动。
[0029](6)通过设置安装板,使所有的轴都安装在安装板上,节省了安装空间,使整个小车体积变小。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31]图2为本技术中微调机构、摆杆和凸轮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中微调结构、连接轴、前轮座和前轮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中微调前的微调结构、前轮、摆杆和凸轮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中微调后的微调结构、前轮、摆杆和凸轮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中减速机构和原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竞赛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板(8);车架(1)上设置有行走机构(2),行走机构(2)包括对称位于两侧安装板(8)后方外侧的第一后轮(21)和第二后轮(22),第一后轮(21)和第二后轮(22)之间经由左右贯穿车架(1)和安装板(8)的传动轴(23)相连共同转动;位于车架(1)下方的两个安装板(8)之间安装有减速机构(3),还包括转动安装于第一后轮(21)前方安装板(8)上的凸轮(4),减速机构(3)将外部热燃机的动力同时传递至传动轴(23)和凸轮(4);车架(1)前部转动安装有竖向布设的连接轴(9),位于车架(1)上方的连接轴(9)顶端安装有微调机构(6),位于车架(1)下方的连接轴(9)低端安装有前轮座(24),前轮座(24)内安装有前轮(25);还包括微调机构(6),微调机构(6)具体结构为:包括底板(61),底板(61)顶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向上延伸有竖向的立板(62),底板(61)顶面沿前后方向滑动安装有滑件(63),滑件(63)端部水平朝外安装有摆杆(5);还包括有驱使摆杆(5)与凸轮(4)外壁面相抵的橡皮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竞赛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6)内安装有前后延伸的导向轴(64),导向轴(64)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立板(62)上,滑件(63)滑动安装在导向轴(64)上;位于滑件(63)前方的立板(62)上滑动安装有伸缩轴(66),伸缩轴(66)后端抵接在滑件(63)前侧面,位于滑件(63)与后方的立板(62)之间的导向轴(64)上套装有复位弹簧(6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竞赛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筋一端与前轮座(24)相连,橡皮筋另一端与车架(1)相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竞赛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4)外侧面沿周向内凹有若干缺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竞赛无碳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3)具体结构为:包括第一齿轮(31),第一齿轮(31)同轴安装在传动轴(23)上,第一齿轮(31)啮合有第二齿轮(32),第二齿轮(32)同轴安装在一级减速轴(33)上,一级减速轴(33)上同轴安装有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啮合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申留惠雯李恒洋唐剑杨咏兴卢学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