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76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功率组件、双电机输出组件和PCB板,所述功率组件和双电机输出组件设置在箱体中,所述功率组件连接双电机输出组件,所述双电机输出组件穿过箱体连接两个电机,所述功率组件连接所述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集成了BOOST电感、EMC前置处理装置和DCDC降压组件,所述功率组件与BOOST电感连接,所述EMC前置处理装置一端与BOOST电感连接,一端与DCDC降压组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集成性强、功率损耗低等优点。功率损耗低等优点。功率损耗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发电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已被大众所认可。相对于早期推出的小功率代步电动汽车,大功率电动汽车由于其性能和驾乘体验不低于传统燃油车,因此成为了市场上追捧的主力车型。由于功率的提升,单电机电动汽车必须搭载更大功率的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来实现电能的转化和输出。而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乘用车不可能长时间处于高速行驶和爬坡工况,这就导致大功率的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不能长期处于满功率的运行工况,更多的情况是驱动系统处于大马拉小车的低效区运行,这不利于提高整车驱动系统的工作效率,能量损耗较为严重,不能充分发挥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因此,众多车型普遍采用“双电机+双电控”的技术方案,在低功率工况下采用单电机驱动,高功率工况下采用双电机驱动,确保车辆在不同工况下驱动系统均运行在高效区。
[0003]为了保证控制器功率,现有的双电机控制器通过在箱体内设置BOOST电感的方式来提升功率,但是由于连接关系的限制,使得对应的DCDC降压组件无法集成在箱体中,需要通过转接线束从箱体外连接DCDC降压组件,造成整车空间布局困难。另外,BOOST电感会引起纹波电流噪音以及较强的电辐射,对控制器内部的电子器件都存在严重的干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功率组件、双电机输出组件和PCB板,所述功率组件、双电机输出组件和PCB板设置在箱体中,所述功率组件连接双电机输出组件,所述双电机输出组件穿过箱体连接两个电机,所述功率组件连接所述PCB板,,所述箱体中集成了BOOST电感、EMC前置处理装置和DCDC降压组件,所述功率组件与BOOST电感连接,所述EMC前置处理装置一端与BOOST电感连接,一端与DCDC降压组件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功率组件设置在箱体的一角,包括叠层设置的多个功率模块。
[0008]进一步地,功率模块包括多个驱动功率模块和开关功率模块,所述多个驱动功率模块与双电机输出组件连接,所述开关功率模块控制BOOST电感开关。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双电机输出组件包括叠层设置的多个三相输入端子和分开设置的多个三相输出端子,所述三相输入端子与所述功率模块连接,多个三相输出端子伸出箱体外分别连接两个电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功率组件还包括片式散热器,所述片式散热器上设置了平行的安装槽,所述功率模块设置在片式散热器的安装槽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EMC前置处理装置包括稳压电容和设置在稳压电容上的磁环座、磁环、正极转接铜排、负极转接铜排、正极铜排、负极铜排和熔断器,所述磁环设置在磁环座的一端,所述正极铜排穿过磁环与正极转接铜排的一端连接,所述负极铜排穿过磁环与负极转接铜排的一端连接,所述箱体外端面上设置有PTC插件,所述正极转接铜排穿过熔断器与所述PTC插件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置了多个固定柱,用于固定EMC前置处理装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电感安装槽,所述BOOST电感安装在电感安装槽中。
[00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设置了与电感安装槽平行的散热平台,所述DCDC降压组件固定在散热平台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BOOST电感、功率组件、双电机输出组件、EMC前置处理装置和DCDC降压组件设置在隔板一侧,所述PCB板设置在隔板的另一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的功率组件在箱体内集成了DCDC降压组件、BOOST电感和EMC前置处理装置来提高了控制器的输出功率,无需外接线束,减小了装配体积,同时通过EMC前置处理装置滤除了BOOST电感的噪声干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0018]2、本专利技术包括叠层设置的功率模块,减小了功率模块的空间,使得DCDC降压组件、BOOST电感和EMC前置处理装置均能设置在箱体中,使箱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集成性更高。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腔体上设置固定柱、电感安装槽和散热平台等安装结构,增强了控制器结构的稳定性;且电感安装槽与散热平台平行设置,结构更紧凑。
[0020]3、本专利技术的双电机输出组件将输入端子叠层设置,配合功率组件,同时输出端子分开设置以连接两个电机,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减小了装配体积,提高了集成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腔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腔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双电机输出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功率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EMC前置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PCB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完成后的结构俯视图。
[0029]附图标记:1

箱体;11

隔板;111

一号安装孔;12

高压插件;13

PTC插件;14

固定柱;15

单程插件;16

电感安装槽;17

散热平台;18

低压插件;100

第一三相安装孔;101

第二三相安装孔;2

BOOST电感;3

功率组件;31

功率模块;311

驱动功率模块;312

开关功率模块;3101

正负端子;3102

三相端子;32

支撑电容;321

输入端子;322

输出端子;33

片式散热器;331

PIN针;4

双电机输出组件;41

三相输入端子;42

三相输出端子;5

EMC前置处理装置;51

稳压电容;52

磁环座;53

磁环;54

正极转接铜排;55

负极转接铜排;56

正极铜排;57

负极铜排;58

熔断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包括箱体(1)、功率组件(3)、双电机输出组件(4)和PCB板(7),所述功率组件(3)、双电机输出组件(4)和PCB板(7)设置在箱体(1)中,所述功率组件(3)连接双电机输出组件(4),所述双电机输出组件(4)穿过箱体(1)连接两个电机,所述功率组件(3)连接所述PCB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集成了BOOST电感(2)、EMC前置处理装置(5)和DCDC降压组件(6),所述功率组件(3)与BOOST电感(2)连接,所述EMC前置处理装置(5)一端与BOOST电感(2)连接,一端与DCDC降压组件(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组件(3)设置在箱体(1)的一角,包括叠层设置的多个功率模块(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功率模块(31)包括多个驱动功率模块(311)和开关功率模块(312),所述多个驱动功率模块(311)与双电机输出组件(4)连接,所述开关功率模块(312)控制BOOST电感(2)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机输出组件(4)包括叠层设置的多个三相输入端子(41)和分开设置的多个三相输出端子(42),所述三相输入端子(41)与所述功率模块(311)连接,多个三相输出端子(42)伸出箱体(1)外分别连接两个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BOOST升压功能的高集成双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组件(3)还包括片式散热器(33),所述片式散热器(33)上设置了平行的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峰位超群陈雷周诗君谢鸣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