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及货车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71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及货车连接结构,涉及钢板弹簧领域。旨在改善后钢板弹簧对不足转向性能以及承载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的问题。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包括多片弹簧钢板以及紧固件;多片弹簧钢板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多片弹簧通过紧固件固定;每片弹簧钢板具有位置相对的前端以及后端;位于最上方的弹簧钢板的前端以及后端分别用于与车身连接;至少位于最上方的弹簧钢板的前端到紧固件的水平距离小于后端到紧固件的水平距离,且位于最上方的弹簧钢板的前端到水平面的高度小于后端到水平面的高度。货车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非对称后钢板弹簧。通过偏置中心和不对称的高度设计,既可保障承载能力,也有利于不足转向。有利于不足转向。有利于不足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及货车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板弹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及货车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载货汽车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有载货能力。由于载货汽车驾驶人员驾驶时间长,在舒适性、操控性上也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后钢板弹簧布置方案有前后硬点等高布置,或者前后硬点不等高布置,以对应不同的要求,等高布置能更好的提供承载能力,不等高布置可在满足载货能力的前提下,提升不足转向性能,提高驾乘安全性。当前不等高的布置方案逐渐在小型货车上成为主流,不过其依旧使用对称的钢板弹簧,无法有效发挥钢板弹簧的承载能力和整车姿态的保障能力、对于不足转向性能及驾乘舒适性的提升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其能够改善后钢板弹簧对不足转向性能以及承载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货车连接结构,其能够改善后钢板弹簧对不足转向性能以及承载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的问题。<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片弹簧钢板以及紧固件(200);所述多片弹簧钢板从上到下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多片弹簧通过所述紧固件(200)固定;每片所述弹簧钢板具有位置相对的前端以及后端;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弹簧钢板的所述前端以及所述后端分别用于与车身连接;至少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弹簧钢板的所述前端到所述紧固件(200)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后端到所述紧固件(200)的水平距离,且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弹簧钢板的所述前端到水平面的高度小于所述后端到水平面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弹簧钢板与最下方的所述弹簧钢板之间的所述弹簧钢板的所述前端到所述紧固件(200)的水平距离小于所述后端到所述紧固件(200)的水平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片弹簧钢板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片钢板(110)、第二片钢板(120)、第三片钢板(130)、第四片钢板(140)以及第五片钢板(150);所述第一片钢板(110)、所述第二片钢板(120)、所述第三片钢板(130)以及所述第四片钢板(140)的前端到所述紧固件(200)的水平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一片钢板(110)、所述第二片钢板(120)、所述第三片钢板(130)以及所述第四片钢板(140)的后端到所述紧固件(200)的水平距离;所述紧固件(200)位于所述第五片钢板(150)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后钢板弹簧,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弹簧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胜陈进李金徽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金琥新能源汽车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