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291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氨纶生产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包括连接纺丝甬道的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风机,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包括用于将所述纺丝甬道中的含有DMAC的热气体抽取出来以进行DMAC冷凝分离处理的热风冷凝分离管道和用于将DMAC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经加热后回送至所述纺丝甬道内的热风加热送风管道,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热风加热送风管道和所述纺丝甬道之间形成热风循环的通道;其中,在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上串联设置有若干数量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冷凝毛细管连接冷媒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氨纶纺丝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氨纶生产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氨纶纺丝生产过程中,进入纺丝组件的纺丝原液中聚合物的质量含量约为35%,其余65%为DMAC溶剂。纺丝原液经喷丝板进入纺丝上甬道后需要将原液中的DMAC溶剂快速蒸发掉。剩下的聚合物固化成型并经中甬道、下甬道、假捻、上油、卷绕等工序,最终制成氨纶纤维。纺丝甬道出来含有DMAC溶剂的热风经过一个溶剂回收系统,通过四级表冷器降温冷凝后回收绝大部分的DMAC溶剂。经溶剂回收系统处理后的气体再进行加热送入纺丝甬道循环使用。
[0003]现有氨纶纺丝热风系统的溶剂回收均是通过将纺丝甬道回风经翅片式不锈钢表冷器降温,使热风中含有的DMAC气体冷凝的方法实现,其存在的弊端是:
[0004]翅片式表冷器由于缺乏耐酸性能且翅片自身的间隙小等因素,导致甬道回风带出的高聚物、醋酸等杂质容易附着在表面,造成冷凝器损伤、换热效率低的情况出现,需要定期的使用干净的DMAC对冷凝器进行短时间的喷淋,而喷淋过程会造成纺丝甬道内部的风压波动,从而影响氨纶纺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旨在提高氨纶纺丝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包括连接纺丝甬道的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风机,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包括用于将所述纺丝甬道中的含有DMAC的热气体抽取出来以进行DMAC冷凝分离处理的热风冷凝分离管道和用于将DMAC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经加热后回送至所述纺丝甬道内的热风加热送风管道,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热风加热送风管道和所述纺丝甬道之间形成热风循环的通道;其中,在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上串联设置有若干数量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冷凝毛细管连接冷媒系统。
[0007]优选的,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数量为四个。
[0008]其中,四个所述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包括按照纺丝热风冷凝处理的流程依次设置的一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二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三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和四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
[0009]通过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四级冷凝,使得纺丝热风的温度逐级降低,从而可将纺丝热风中的DMAC溶剂较为彻底地分离出来,成为DMAC液体。
[0010]本技术中,所述冷媒系统为冷冻水管路系统。
[0011]本技术中,所述循环风机设置在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上。
[0012]本技术中,所述热风加热送风管道上设置有加热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与热风加热送风管道之间还设置有热管换热器。
[0014]优选的,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与热风加热送风管道之间的热管换热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
[0015]本技术中,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内的冷凝液储存腔通过输送管路和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上的输送泵连接DMAC回收装置。
[0016]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冷凝毛细管在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内部采用松弛设置,从而在工作时所述冷凝毛细管在纺丝热风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晃动、冷凝毛细管表面凝液加速沉降。
[0017]优选的,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内的纺丝热风流动方向相对于所述冷凝毛细管横向设置。
[0018]优选的,在进行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设计时,根据工艺计算,选择换热面积合适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替换掉传统氨纶生产系统中的四级不锈钢翅片式表冷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第一,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在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上设置有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以替换掉传统氨纶生产系统中的四级不锈钢翅片式表冷器,利用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内毛细管分布间隙相对较大、表面光滑和具有自清洁和防粘等特性,使得甬道回风所带出的高聚物、醋酸等杂质不容易附着在毛细管表面,氨纶连续生产过程中无需对毛细管进行定时喷淋,从而克服了传统四级不锈钢翅片式表冷器需要定时周期性喷淋造成的纺丝甬道内部风压波动较大的弊端,由此提高了氨纶纺丝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0021]第二,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冷凝毛细管在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内部采用松弛设置,从而在工作时冷凝毛细管在纺丝热风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定的晃动,由此可以加速冷凝毛细管表面凝液的沉降,从而减小热阻,进而提高换热的效率和冷凝的效果。另外,由于换热效率和冷凝效果的提高,也降低了热风中不能及时冷凝的DMAC含量,进而减少了DMAC循环分解,从而降低单位能耗。
[0022]第三,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在酸性环境下的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不需进行周期性喷淋来去除表面附着的醋酸,减少了磨损,可长久使用。
[0023]第四,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相对不锈钢翅片式冷凝器而言,聚四氟毛细管不容易产生应力裂缝,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冷端介质泄漏风险。
[0024]第五,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通过,在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与热风加热送风管道之间设置热管换热器,提高了纺丝热风循环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纺丝甬道,2、循环风机,3、热风冷凝分离管道,4、热风加热送风管道,5、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6、冷媒系统,7、一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8、二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9、三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10、四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11、加热器,12、热管换热器,13、输送泵,14、DMAC回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8]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的实施例,包括连接纺丝甬道1的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风机2,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包括用于将所述纺丝甬道1中的含有DMAC的热气体抽取出来以进行DMAC冷凝分离处理的热风冷凝分离管道3和用于将DMAC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经加热后回送至所述纺丝甬道1内的热风加热送风管道4,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3、热风加热送风管道4和所述纺丝甬道1之间形成热风循环的通道;其中,在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3上串联设置有若干数量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5,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5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纺丝甬道的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和设置在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上的循环风机,所述纺丝热风循环管道包括用于将所述纺丝甬道中的含有DMAC的热气体抽取出来以进行DMAC冷凝分离处理的热风冷凝分离管道和用于将DMAC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经加热后回送至所述纺丝甬道内的热风加热送风管道,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热风加热送风管道和所述纺丝甬道之间形成热风循环的通道;其中,在所述热风冷凝分离管道上串联设置有若干数量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冷凝毛细管连接冷媒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的数量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的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包括按照纺丝热风冷凝处理的流程依次设置的一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二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三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和四级聚四氟毛细管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氨纶生产中的纺丝热风循环溶剂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系统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奕豆昌永刘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汇流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