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矿物选矿浮选鳌合捕收剂,其特征是α羟基-十三脂肪酸及其以下碳链α羟基-脂肪酸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α羟基-十七脂肪酸及其以上碳链α羟基-脂肪酸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α羟基-十四脂肪酸、α羟基-十五脂肪酸和α羟基-十六脂肪酸部分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58-62%。这种鳌合捕收剂同已有浮选鳌合捕收剂相比选矿效率高、使用药剂种类少,配制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矿石选矿浮选领域,特别是与铁矿物浮选捕收药剂有关。技术背景在我国铁矿石选矿过程中,浮选法是有效的选矿方法。自二十世纪五十年 代以来,我国开始依靠正浮选的方法对铁矿石进行选别。但是,铁矿石正浮选 在取得较好的选矿指标的同时,也存在由于正浮选使用脂肪酸类捕收剂,依靠 羧酸根离子与铁矿物作用造成捕收能力相对较弱,选矿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成功研究了铁矿石反浮选工艺,选矿效率较高,很 快在全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铁矿石反浮选工艺虽然选矿效率高,但 是,其药剂种类多,配制复杂。如何把铁矿石反浮选工艺选矿效率高与铁矿石 正浮选工艺药剂种类少,配制简单的优势统一起来,是我们铁矿石浮选工艺应 加强的研究方向。对原铁矿石正浮选工艺应用的脂肪酸类捕收剂进行改良,提 高其选矿效率,是实现把铁矿石反浮选工艺选矿效率高与铁矿石正浮选工艺药 剂种类少,配制简单的优势统一起来的有效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选矿效率高、使用药剂种类少,配制简 单的铁矿物浮选鳌合捕收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鳌合捕收剂是在原脂肪酸类捕收剂的羧酸根集团旁第一个碳原子 上引进了羟基,形成了由十二到十八个碳原子为主组成的a羟基一脂肪酸所组 成的混合物。在鳌合捕收剂的a羟基一脂肪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十二到十八个 碳原子为主组成的a羟基一脂肪酸占总ci羟基一脂肪酸含量不低于95%。其中, a羟基一十二脂肪酸和d羟基一十三脂肪酸及其以下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 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 a羟基一十七脂肪酸和a羟基一十八脂 肪酸及其以上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a羟基一十四脂肪酸、a羟基一十五脂肪酸和a羟基一十六脂肪酸部分含量占 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比为58—6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铁矿物浮选鳌合捕收剂的选矿效率高、配制简单 且配制所需药剂种类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传统铁矿石正浮选中,脂肪酸类捕收剂是不同碳链脂肪酸及其盐的混合物, 以羧酸根为化学键与铁矿物作用,效果较弱。本专利技术是在脂肪酸类捕收剂羧酸 根集团旁第一个碳原子上引进了羟基,使羟基与羧酸基形成共轭效应。在铁矿 物的作用中,这种共轭效应在与铁矿物作用时形成了螯合作用,大大增加了铁 矿物与捕收剂的吸附作用,从而使捕收剂对铁矿物的捕收能力明显增加。鳌合捕收剂与铁矿物作用机理铁矿物含有Fe3+, Fe3+同水分子的强烈作用可导致水分子电子云密度明显偏 转,使水分子中H+裸露,从而减弱水分子中O-H键间的电子云密度,使水分子极易 失去H+。 Fe"其水解过程为(1)首先与水分子配合;(2)逐步进行分级水解反 应。i^(i/20)63+ + //26>目玩勒&(//20)5(0//)2+ + //3+0 Fe(//20)5 (<9//)2+ + //20目睹粗Fe(//2(9)4 (O/f)2+ + //3(9+ Fe(//26>)4((9//)+ + //2<9目咖&(//2(9)3(,3 + //30+ i^(//20)3(Oi/3)+ //20目舰Fe(//20)2(0//)4- + //3(9 + Fe3+除了上述的水解作用,还可能产生聚合的多核水合配合物。 2Fe(i/2(9)5 (0/f)2+ = 4+ + 2//2(9对含石英的红铁矿进行阴离子正浮选,药剂的吸附机理是脂肪酸阴离子吸 附于矿物表面双电层中,非极性基定向排列并发生疏水缔合,或由化学吸附定向排列于矿物表面。采用阴离子正浮选工艺其pH值一般控制在9一9.5 ,此时 溶液中?63+的水解产物以/^(0//)2+和^((9/04_为主,在等电点?^8. 5时,&(0//)2+ 的浓度等于^((9//)4-的浓度。采用羟基脂肪酸皂作为捕收剂其与红铁矿的水解产物可发生如下作用"-羟基酸皂<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本专利技术a羟基一脂肪酸混合物组成的鳌合捕收剂,十二到十八个碳原子为 主组成的a羟基一脂肪酸占总a羟甚一脂肪酸含量不低于95%。其中,a羟基一 十三脂肪酸及其以F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 脂肪酸含量比为 19%, a羟基一十七脂肪酸及其以上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比为20%, a羟基一十四脂肪酸、a羟基一十五脂肪酸和a羟基一十六脂 肪酸部分含量占总a羟基 -脂肪酸含量比为61%,其使用效果较加。本专利技术a羟基一脂肪酸混合物组成的鳌合捕收剂,十二到十八个碳原子为 主组成的a羟基一脂肪酸占总a羟甚一脂肪酸含量不低于95%。其中,a羟基一卜三脂肪酸及其以F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ci羟基一脂肪酸含量比为 20. 5%, a羟基一十七脂肪酸及其以上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脂 肪酸含量比为19. 5%, a羟基一十四脂肪酸、a羟基一十五脂肪酸和a羟基一十 六脂肪酸部分含量占总a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60%,其使用效果较加。本专利技术a羟基一脂肪酸混合物组成的鳌合捕收剂,十二到十八个碳原子为 主组成的a羟基一脂肪酸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不低于95%。其中,a羟基一卜三脂肪酸及其以F"碳链a羟基- 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比为20%, a羟基一十七脂肪酸及其以上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脂肪 酸含量比为20%, a羟基一十四脂肪酸、a羟基一十五脂肪酸和a羟基一十六脂 肪酸部分含量占总a羟基- -脂肪酸含量比为60%,其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该鳌合捕收剂应用于鞍山式赤铁矿正浮选在矿浆P H为9一9. 5,鳌合捕收剂用量为每吨矿浆200克一350克,矿桨 浓度为35%—45%之间时,其选矿效果均比较理想。在矿浆PH为9.3,鳌合捕收剂用量为每吨矿浆300克,矿浆浓度为40%左 右时,其选矿效果将更为理想,可获得精矿品位65%以上,作业回收率80%以上 的选矿技术指标,与应用非鳌合捕收剂相比,在精矿品位相近的情况下,作业 回收率可提高8%—12%,效果明显。权利要求1、一种铁矿物浮选鳌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α羟基—十三脂肪酸及其以下碳链α羟基—脂肪酸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α羟基—十七脂肪酸及其以上碳链α羟基—脂肪酸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α羟基—十四脂肪酸、α羟基—十五脂肪酸和α羟基—十六脂肪酸部分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58—6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铁矿物浮选鳌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在a羟 基-一脂肪酸组成的混合物中,-卜二到 卜八个碳原子为主组成的a羟基一脂肪酸 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兒不低于95%。3、 根据权利要求1、 2所述一种铁矿物浮选鳌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a 羟基一十三脂肪酸及其以F碳链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脂肪酸含量 比为2()%, a羟基一 卜七脂肪酸及其以.匕碳链a径基一脂肪酸含量占总a羟基一 脂肪酸含量比为20%, a羟基一十四脂肪酸、a羟基一十五脂肪酸和a羟基一十 六脂肪酸部分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矿物浮选鳌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α羟基-十三脂肪酸及其以下碳链α羟基-脂肪酸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α羟基-十七脂肪酸及其以上碳链α羟基-脂肪酸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18-21%,α羟基-十四脂肪酸、α羟基-十五脂肪酸和α羟基-十六脂肪酸部分含量占总α羟基-脂肪酸含量比为58-6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仁峰,李维兵,王忠红,张志强,陈巍,刘雁翎,肖辉,赵亮,郭客,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