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223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收纳机构与电控箱,所述多功能收纳机构位于电控箱的下端,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灰尘收集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抛光电机,所述抛光电机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头,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圈固定架。该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通过设置的多功能收纳机构与灰尘收集机构,能够收纳抛光工具,避免抛光工具丢失影响装置的使用,还可以方便使用者收纳电控箱所使用的线材,其次,可以方便人们收集抛光时产生的碎屑。光时产生的碎屑。光时产生的碎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是轴承生产过程中方便人们对轴承圈内壁进行抛光的装置。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120726084.2中公开了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工作台下侧壁设支撑框架,支撑框架腔体内设承托板,承托板上设千斤顶B,千斤顶B上设导臂,工作台上侧设置电机,电机下侧壁与导臂上端连接,电机主轴端设抛光轮,工作台上侧壁设置方管,方管上侧壁设槽钢,工作台上侧壁设直线电机滑轨,直线电机滑轨上滑动设置直线电机动子,直线电机动子后侧壁与槽钢前侧壁连接,工作台上侧壁设置千斤顶A千斤顶A上侧壁设连接臂,连接臂前侧壁设置圆管,圆管腔体内放置多个轴承,最下层的轴承与方管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释放人工取放轴承,合理有效的提高打磨速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控制人工成本,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极大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该抛光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无法收纳抛光时所使用的工具,其次,无法收纳抛光时产生的碎屑。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收纳机构与电控箱,所述多功能收纳机构位于电控箱的下端,所述装置外壳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灰尘收集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抛光电机,所述抛光电机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头,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圈固定架,所述多功能收纳机构包括拉手、收纳盒、线材穿管、连接外壳与线材缠绕架,所述灰尘收集机构包括把手、限位架、固定件与收集盒,所述连接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手,所述连接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线材缠绕架,所述线材缠绕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线材穿管,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外壳的内壁与收纳盒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收纳盒的前端外表面与拉手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与线材缠绕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线材缠绕架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线材穿管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多功能收纳机构的结构稳定。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一侧外表面与限位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架
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收集盒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收集盒的前端外表面与把手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灰尘收集机构的结构稳定。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与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多功能收纳机构的连接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件与装置外壳的前端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利于灰尘收集机构的连接稳定。
[0012]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与电控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一侧与抛光电机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抛光电机的一侧外表面与抛光头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上端另一侧与轴承圈固定架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抛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该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通过设置的多功能收纳机构,在抛光装置使用前,可通过拉手将收纳盒从连接外壳内部抽出,取出抛光所使用的工具,避免抛光工具丢失影响装置的使用,线材缠绕架还可以方便使用者收纳电控箱所使用的线材。
[0015]2、该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通过设置的灰尘收集机构,在抛光装置使用时,可通过把手将收集盒安装到限位架上,抛光产生的碎屑可以直接从导料板落入收集盒中,方便人们收集抛光时产生的碎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多功能收纳机构3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灰尘收集机构2的放大图。
[0020]图中:1、装置外壳;2、灰尘收集机构;3、多功能收纳机构;4、抛光电机;5、抛光头;6、轴承圈固定架;7、电控箱;31、拉手;32、收纳盒;33、线材穿管;34、连接外壳;35、线材缠绕架;21、把手;22、限位架;23、固定件;24、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收纳机构3与电控箱7,多功能收纳机构3位于电控箱7的下端,装置外壳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灰尘收集机构2,装置外壳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抛光电机4,抛光电机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头5,装置外壳1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圈固定架6,多功能收纳机构3包括拉手31、收纳盒32、线材穿管33、连接外壳34与线材缠绕架35,灰尘收集机构2包括把手21、限位架22、固定件23与收集盒24,连接外壳34的内壁设置有收纳盒32,收纳盒3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手31,连接外壳3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线材缠绕架35,线材缠绕架3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线材穿管33,固定件2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22,限位架22
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盒24,收集盒2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21,连接外壳34的内壁与收纳盒3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收纳盒32的前端外表面与拉手31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外壳34的一侧外表面与线材缠绕架3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线材缠绕架35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线材穿管3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多功能收纳机构3的结构稳定,固定件23的一侧外表面与限位架2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限位架22的另一侧外表面与收集盒24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收集盒24的前端外表面与把手21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灰尘收集机构2的结构稳定,连接外壳34的一侧外表面与装置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多功能收纳机构3的连接稳定,限位架22的后端外表面通过固定件23与装置外壳1的前端中部可拆卸连接,有利于灰尘收集机构2的连接稳定,装置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与电控箱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装置外壳1的上端一侧与抛光电机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抛光电机4的一侧外表面与抛光头5的一侧外表面可拆卸连接,装置外壳1的上端另一侧与轴承圈固定架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抛光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多功能收纳机构(3)与电控箱(7),所述多功能收纳机构(3)位于电控箱(7)的下端,所述装置外壳(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灰尘收集机构(2),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抛光电机(4),所述抛光电机(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抛光头(5),所述装置外壳(1)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轴承圈固定架(6),所述多功能收纳机构(3)包括拉手(31)、收纳盒(32)、线材穿管(33)、连接外壳(34)与线材缠绕架(35),所述灰尘收集机构(2)包括把手(21)、限位架(22)、固定件(23)与收集盒(24),所述连接外壳(34)的内壁设置有收纳盒(32),所述收纳盒(3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拉手(31),所述连接外壳(3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线材缠绕架(35),所述线材缠绕架(3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线材穿管(33),所述固定件(2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架(22),所述限位架(2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收集盒(24),所述收集盒(24)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把手(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轴承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34)的内壁与收纳盒(32)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收纳盒(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贤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金润通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