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装车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22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装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装车鹤管,包括立柱、气相内臂、气相外臂、气相垂管、液相内臂、液相外臂、液相垂管、视觉相机、自动对接快速接头和自动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自动装车鹤管采用液压控制方式来对鹤管进行控制,无需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隐患;通过安装在气相垂管与液相垂管外侧面上的视觉相机和自动对接快速接头,可以实现接头的精准定位,省时省力,连接装配更加高效。加高效。加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装车鹤管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装卸
,尤其是一种全自动装车鹤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在流体装卸行业都是通过装卸臂来进行整个装卸过程,装卸臂的操作必须要由人工去搬动它,臂的展开到法兰口的对接,装卸结束到臂的收回,都是通过人工去实现的,这种传统的人工装卸过程重复性较高,不仅费时费力加大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在一些危险介质装卸时难免突发情况,导致安全隐患造成人员伤亡,并且人工操作还需要一定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全自动装车鹤管,解决目前流体装卸行业使用的装卸臂需要人工操作搬运,费时费力,安全性差,成本高昂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装车鹤管,包括立柱、气相内臂、气相外臂、气相垂管、液相内臂、液相外臂、液相垂管、视觉相机、自动对接快速接头和自动阀门,所述的气相内臂和液相内臂均通过第一活动接头活动安装在立柱外侧的连接管上,所述气相外臂与气相内臂之间和液相外臂与液相内臂之间均通过第二活动接头相连接,所述气相垂管与气相外臂之间和液相垂管与液相外臂之间均通过第三活动接头相连接,所述视觉相机和自动对接快速接头均安装在气相垂管与液相垂管外侧,所述自动阀门固定安装在气相外臂和液相外臂外侧壁上,气相垂管与气相外臂外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视觉相机角度调节的第一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活动接头和第三活动接头外侧面上螺栓固定有用于控制横向翻转的第二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活动接头侧壁上通过可调式支架安装有用于控制纵向翻转的液压撑杆。
[0005]所述的第二活动接头和第三活动接头外侧面上均具有向上凸起的顶部调节支架。
[0006]所述第二活动接头的顶部调节支架上连接有用于提升翻转稳定性的弹簧钢平衡支架。
[0007]所述气相内臂和液相内臂上表面侧壁上均具有一体结构顶部加强筋。
[0008]所述顶部调节支架内部开设有斜置装配口,所述气相外臂和液相外臂侧壁上固定装配有连接控制支架,所述弹簧钢平衡支架一端通过装配座与斜置装配口螺栓固定,弹簧钢平衡支架另一端通过外侧面上的横向挤压杆插入连接控制支架与连接控制支架活动装配。
[0009]所述第二活动接头和第三活动接头的顶部调节支架之间活动装配有长度可调式联动丝杆。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的全自动装车鹤管采用液压控制方式来对鹤管进行控制,无需人
工操作,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隐患;
[0012](2)通过安装在气相垂管与液相垂管外侧面上的视觉相机和自动对接快速接头,可以实现接头的精准定位,省时省力,连接装配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图1和图2所示的全自动装车鹤管,包括立柱1、气相内臂2、气相外臂3、气相垂管4、液相内臂5、液相外臂6、液相垂管7、视觉相机8、自动对接快速接头9和自动阀门10,视觉相机8、自动对接快速接头9和自动阀门10均为现有技术,通过市场采购获取,气相内臂2和液相内臂5均通过第一活动接头11活动安装在立柱1外侧的连接管12上,气相外臂3与气相内臂2之间和液相外臂6与液相5内臂之间均通过第二活动接头13相连接,气相垂管4与气相外臂3之间和液相垂管7与液相外臂6之间均通过第三活动接头14相连接,视觉相机8和自动对接快速接头9均安装在气相垂管4与液相垂管7外侧,自动阀门10固定安装在气相外臂3和液相外臂6外侧壁上,气相垂管4与气相外臂3外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视觉相机8角度调节的第一液压马达15,第二活动接头13和第三活动接头14外侧面上螺栓固定有用于控制横向翻转的第二液压马16,第二活动接头13侧壁上通过可调式支架17安装有用于控制纵向翻转的液压撑杆18。
[0019]为了配合赚个屁,第二活动接头13和第三活动接头14外侧面上均具有向上凸起的顶部调节支架19。
[0020]为了保持稳定性,第二活动接头13的顶部调节支架19上连接有用于提升翻转稳定性的弹簧钢平衡支架20。
[0021]为了加强结构强度,气相内臂2和液相内臂5上表面侧壁上均具有一体结构顶部加强筋21。
[0022]为了方便调节,提升气相外臂3和液相外臂6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顶部调节支架19内部开设有斜置装配口22,气相外臂3和液相外臂6侧壁上固定装配有连接控制支架23,弹簧钢平衡支架20一端通过装配座24与斜置装配口22螺栓固定,弹簧钢平衡支架20另一端通过外侧面上的横向挤压杆244插入连接控制支架23与连接控制支架23活动装配。
[0023]为了提升翻转时的稳定性,第二活动接头13和第三活动接头14的顶部调节支架之间活动装配有长度可调式联动丝杆25。
[0024]首先我们准备通过软件+硬件,再融合多种高端先进技术来实现全自动装车。
[0025]硬件方面:鹤管由三大部件组成:立柱1、液相臂、气相臂。立柱1用来安装液相臂和气相臂,保证相对位置的固定;液相臂又分为三大部件,由液相垂管7、液相外臂6和液相内臂5组成;液相垂管7上我们设计一套自动对接快速接头9,接头在与槽车尾部法兰合上后,接头上的卡爪自动闭合夹紧,保证了装车密封性;一套拉断装置(拉断阀),在紧急状态下槽车可紧急拉断脱开,保证了车辆和设备的安全性,一套视觉相机8,在接头对接过程中自动定位追踪,再加一套装载主体。液相外臂6上我们设计了两套液压驱动装置、三组自动阀门外加一套装载主体,实现自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调整,液相内臂5上我们也是设计了两套液压驱动装置外加一套装载主体,也是用来实现自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调整。气相臂也是分为三大部分,由气相垂管4、气相外臂3和气相内臂2组成;整体结构形式与液相臂一样,这样组合起来再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全自动运行无人化装车。
[0026]软件方面:集成系统内部包含基于机器视觉的工控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定量装车系统,集成系统可以识别车辆并采集相应数据通过内部多种算法分析,生成路径规划,完成自动运行,自动对接,自动装载。
[0027]全自动装车鹤管工作原理:当槽车停靠至停车区域后,鹤管上的视觉相机8扫描识别到车辆位置,工控系统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装车鹤管,包括立柱(1)、气相内臂(2)、气相外臂(3)、气相垂管(4)、液相内臂(5)、液相外臂(6)、液相垂管(7)、视觉相机(8)、自动对接快速接头(9)和自动阀门(10),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相内臂(2)和液相内臂(5)均通过第一活动接头(11)活动安装在立柱(1)外侧的连接管(12)上,所述气相外臂(3)与气相内臂(2)之间和液相外臂(6)与液相内臂(5)之间均通过第二活动接头(13)相连接,所述气相垂管(4)与气相外臂(3)之间和液相垂管(7)与液相外臂(6)之间均通过第三活动接头(14)相连接,所述视觉相机(8)和自动对接快速接头(9)均安装在气相垂管(4)与液相垂管(7)外侧,所述自动阀门(10)固定安装在气相外臂(3)和液相外臂(6)外侧壁上,气相垂管(4)与气相外臂(3)外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控制视觉相机(8)角度调节的第一液压马达(15),所述第二活动接头(13)和第三活动接头(14)外侧面上螺栓固定有用于控制横向翻转的第二液压马达(16),所述第二活动接头(13)侧壁上通过可调式支架(17)安装有用于控制纵向翻转的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是公季惠贤秦栋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