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负极材料由于较高理论比容量(其中Li22Si5硅理论容量4200mAh/g),及较低嵌锂电位(硅的嵌锂电位大约0.45V),成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
[0003]但是,硅直接替代石墨作为负极材料最大问题主要有三各方面:(1)硅是半导体,导电性不好,影响锂在硅颗粒内部的扩散;(2)在嵌锂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颗粒破碎,电极材料之间及材料与集流体之间接触变差,稳定的电极结构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3)颗粒破碎将不断产生新鲜表面,导致电极表面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膜(SEI)不断加厚,消耗大量的锂,电池容量急剧下降。
[0004]目前主要通过纳米硅与微米级碳材料混合、包覆、碳化获得硅负极材料,但是由于纳米硅与微米级碳材料之间的粒径差异,使制得的硅负极材料,有很多硅并没有被碳材料包覆,而是分布在碳材料的表面,并且现有的制备工艺并不能很好的包覆纳米硅,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表面的包覆层,内核的原料包括:纳米硅、碳材料和粘结剂,包覆层的原料为有机裂解碳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碳材料为石油焦、针状焦中的至少一种;纳米硅为单晶硅或多晶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有机裂解碳源为沥青、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糠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沥青、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糠醛树脂、脲醛树脂、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内核和有机裂解碳源的重量比为10:0.8
‑
1;纳米硅、碳材料和粘结剂的重量比为2
‑
4:13
‑
1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硅碳负极材料的D50粒径为8
‑
20μm;硅碳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5
‑
4.2m2/g;硅碳负极材料的压实密度为1.4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慈蒙蒙,刘超,常元钦,何慧娟,王如秀,路鹏飞,江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