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樟焱专利>正文

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82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过滤流体用的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及其制造方法。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包括两片相互贴合的板状微孔陶瓷,贴合面的边缘区域设有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粘成一体的粘接剂,贴合面的其余区域为流体流出面,板状微孔陶瓷的另一面和侧面为流体流入面,两贴合面之间设有导流通道,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上设有流体流出口。过滤时,流体从微孔陶瓷的流入面进入,穿过微孔陶瓷后从微孔陶瓷的流出面流出,即进入导流通道,然后顺着导流通道流向微孔陶瓷的流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的显著优点是:过滤水时出水流畅,可以保证导流通道处处处于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厚度的正中,显著提高微孔陶瓷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紧凑、制造工序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及 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水处理设备中过滤材料使用的微孔陶瓷,因具备很多优点,例如成 本较低,堵塞后可方便清洗,清洗之后流量基本上全部回复,过滤精度不下 降,过滤过程自始至终可保持水质稳定,等等,所以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因结构紧凑,过滤面积大,正在迅速得到广泛 应用。如中国专利净水器微孔陶瓷滤芯(专利号为200520000553.3 )披露了一 种双面微孔陶瓷滤芯结构。该结构是通过一个连接隔板将两片微孔陶瓷粘在 一块,连接隔板外缘呈T形截面部分的上平面、上内侧面和下平面、下内侧 面分别与呈半球形的微孔陶瓷密封连接,连接隔板的中间设有穿过其中一个 陶瓷片中心的接管,且该接管与该陶瓷片密封连接。但是,这种陶瓷组件存 在下述问题1. 因微孔陶瓷是亲水的材料,水能充满微孔陶瓷中的全部孔隙,所以浸 没在水中的陶瓷的透气性是极差的,在本技术方案中,气体从陶瓷的微孔中穿过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的;此外,气体的密度比水小得多,有上浮的趋 势,而没有随水流向下流动的趋势,所以陶瓷组件内部空腔内的气体便不能 排出。陶瓷组件内部空腔中的气体排不出,就会导致使用时出水不流畅。2. 因塑料与陶瓷的粘接性能不好,为了加强粘接强度,连接隔板在边缘与单片陶瓷之间设置两圈粘接面,通过增大粘接面积来提高粘接强度。整个组件设置了 5圈粘接面,致使生产工序比较复杂,可靠性下降,并且需要消 耗塑料,生产成本较高。3.接管与陶瓷之间的密封不可靠。陶瓷组件生产完毕,在后续的运输、 使用过程中,其中的接管很容易受到外力顶压。当顶压的外力较大时,就可 能破坏接管与陶瓷之间的密封性,因为该粘接面的粘接面积很小,粘接强度也很小。作为对上述专利技术的 一种改进,如中国专利板状两面过滤微孔陶瓷结构(专利号为200610008433.7 )披露了 一种板状双面过滤微孔陶瓷结构及其 制造方法。在该技术中,采用在陶瓷烧制温度下能转化为气体的材料制成网 状孔板,在制造陶瓷坯料时将网状孔板置入坯料中间,网状孔板在高温烧制 时转化为气体而消失后所留下的空间就形成网状导流通道,网状导流通道设 置在板状微孔陶瓷厚度方向的中间。该技术中导流通道的截面厚度尺寸很小, 过滤时水流能将导流通道中的气体随水流挤出微孔陶瓷,所以过滤时出水流 畅,并且结构更紧凑,生产成本更低。但是,该技术中使用的网状孔板,一 般釆用廉价塑料(如聚丙烯)经注塑而成,这就出现下述问题1. 因孔板是很薄的网状结构,极易发生翘曲变形,使孔板不在一个平面 上,结果使得该网状孔板形成的导流通道不能处处处于板状双面过滤微孔陶 瓷厚度的正中间。2. 即使网状孔板比较平整,由于没有适当的定位措施,在工艺上也很难 实现将其正好置于板状双面过滤微孔陶瓷厚度的正中间并且与板状微孔陶瓷 的板平面平行,这也同样不能保证导流通道处处处于板状微孔陶瓷厚度的正 中。微孔陶瓷堵塞后,通常是采用刷洗或刮洗的方法恢复微孔陶瓷的过滤性 能。由于不能保证导流通道处处处于板状微孔陶瓷厚度的正中,微孔陶瓷在 刷洗或刮洗若干次后,靠近板状微孔陶瓷外表面的导流通道就会过早地暴露 出来,也就是被过早地刷穿或刮穿,导致微孔陶瓷过早地报废,影响使用寿 命。对于双面过滤微孔陶瓷,要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还需要技术 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面过滤板状 微孔陶瓷,主要用于过滤水、酒、饮料等低黏度液体,也可以用于过滤气体。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制造上述板状双面过滤微孔陶瓷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两片相互贴合的板状 微孔陶瓷,贴合面的边缘区域为粘接面,粘接面上设有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 粘成一体的粘接剂,贴合面的其余区域为流体流出面,板状微孔陶瓷的另一 面和侧面为流体流入面,两流出面之间的间隙就形成导流通道,双面过滤板 状微孔陶瓷上设有流体流出口。所述板状微孔陶瓷的形状可以是圆形,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所述板状微孔陶瓷可以是均质微孔陶瓷(即过滤精度处处均匀),也可以 是带有精度梯度的微孔陶瓷,即在流入面的表层是过滤精度较高过滤层,而 在其内部至流出面之部分是过滤精度较低的支撑层,以利于在保证过滤精度 的同时可以减小过滤阻力,增大过滤流量。微孔陶瓷的过滤精度不低于10微 米,为了有效滤除细菌,优选过滤精度不低于0.4微米。所述粘接剂是指能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粘接成一体并在粘接处形成密封 连接的粘接剂,如环氧树脂,硅橡胶(704)等。经试验发现,陶瓷与陶瓷之间 的粘接性能可以满足本专利技术的要求,在本专利技术技术中,釆用一圏面积不大的 粘接带就可以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牢固且密封地粘成一体,使得本专利技术双面 过滤板状微孔陶瓷结构简单,生产工序也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所述贴合面可以是平面。因为即使是十分平整的微孔陶瓷表面,在微观 上仍然是不平的,将这样两片微孔陶瓷相贴合,其贴合处仍然存在可以使液 体或气体从中流过的微小流道,即导流通道。所述贴合面也可以是设有凹槽的表面,但在贴合面的边缘区域(即粘接 面)必须是能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粘接成一体并在粘接处形成密封状态的平 面,也就是说,设有凹槽的部分只能是贴合面上的流出面部分。凹槽的深度 应不大于3毫米,优选不大于l亳米,以利于过滤时水流将导流通道内的气 体随水流挤出微孔陶瓷。所述凹槽可以呈辐射形,可以呈环形或弧形,也可所述贴合面也可以是在边缘区域为凸起的平面(即粘接面),其余区域(即 流出面)为凹下的平面。在凹下的平面上也可以设有凸起的点、条、筋或环。 凸起的点、条、筋或环的高度不得高于边缘的凸起平面,以利于两粘接面相 互粘接。所述流体流出口可以设置在板状微孔陶瓷的中心,可以设置在边上,也可 以设置在其它区域,即可以根据所在设备的装配要求确定。为了便于双面过滤 板状微孔陶瓷与所在设备相连接,流体流出口处设有接管,接管内腔连通双面 过滤板状微孔陶瓷的导流通道,即将其制成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组件。并且 优选该组件的连接方式能加强两片微孔陶瓷的贴合。例如采用带有外螺紋的 接管、螺母和密封圈进行连接,螺母拧紧后可以使两片微孔陶瓷贴合得更紧。 板状微孔陶瓷的流入面可以是光面,即流入面上没有凸起的形状(如点、 筋、条等),也没有凹下的形状(如槽等)。为了增大过滤面积,流入面可以 具有凸起或凹下的形状,如凸筋、凸条、凸点或凹槽等。所述凸筋或凹槽可 以呈辐射形或环形,也可以呈其它形。所述的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的制造方法是1. 先用注浆法或压制法制造单片板状微孔陶瓷坯料;2. 在陶瓷烧制温度下烧制单片板状微孔陶瓷;3. 在单片板状微孔陶瓷贴合面的边缘区域涂上粘接剂;4. 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贴合面相互贴合,使之粘合成一体。 对于制造具有精度梯度的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可以先用注浆法或压制法制造支撑层坯料,再在其流入面涂敷一层过滤精度较高的过滤层,然后 再烧制,再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粘合成一体。本专利技术技术由于板状微孔陶瓷形状规则,烧制时可以方便地叠放装炉, 并且不易变形,制造导流通道时不消耗塑料制品,后续的粘接工序也很简单, 便于批量生产,所以制造成本较低,并且可以确保导流通道处处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其特征是:包括两片相互贴合的板状微孔陶瓷,贴合面的边缘区域设有将两片板状微孔陶瓷粘成一体的粘接剂,贴合面的其余区域为流体流出面,双面过滤板状微孔陶瓷上设有流体流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樟焱
申请(专利权)人:黄樟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