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及其两段式控制冷却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79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及其两段式控制冷却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成形技术领域,解决低温高锰钢屈服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无法同步优化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采用高钒元素含量(0.4%~0.8%)的成分设计思路,经熔炼、热锻、热轧后采用两阶段控制冷却工艺:首先水冷至600℃~800℃,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制得的低温高锰钢成分简单、成本低、性能优良,屈服强度>435MPa,抗拉强度>870MPa,伸长率≥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及其两段式控制冷却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成形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及其两段式控制冷却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凭借成本低、易焊接(相对于镍合金钢而言)和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高锰钢成为非常理想的LNG 储罐替代材料。尽管国内外学者开发出了多种低温高锰钢,并对低温高锰钢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焊接性能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已开发出的低温高锰钢仍存在屈服强度偏低的问题,且屈服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无法同步优化,这严重制约着低温高锰钢的广泛应用。
[0003]目前,为了调控低温高锰钢的屈服强度,常在该类钢中微量加入钒元素。然而,由于钒元素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高,加之低温高锰钢在热轧后通常直接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即热轧板在600
°
C~800
°
C(含钒碳化物的析出温度区间)之间停留的时间较短,冷却后的热轧板中含钒碳化物的析出量非常少,起到的强化效果也极其有限,难以使低温高锰钢的屈服强度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3%~0.5%,Si:0.3%~0.8%,Mn:22%~26%,P≤0.02%,S≤0.01%,Al:1%~3%,Cu:0.5%~1%,V:0.4%~0.8%,Ti:0.05%~0.15%,Cr:0%~4%,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其特征在于:室温条件下所述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的金相组织为纯奥氏体,奥氏体晶粒尺寸为16μm~25μm,屈服强度为436MPa~520MPa,抗拉强度为871MPa~980MPa,伸长率为44%~65%,

196℃时的冲击功为65J~125J。3.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的两段式控制冷却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高钒型低温储罐用高锰钢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百分比称取原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李莎李华英刘光明蔡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