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075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包括气体除湿装置、负压组件和液体池,气体除湿装置包括壳体、气体通道、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尾气入口及尾气出口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两端,尾气入口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尾气出口通过气体通道与尾气入口连通,气体通道内置干燥剂以去除尾气中的水汽;负压组件包括导气管和真空泵,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导气管与尾气出口连接,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延伸至液体池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的使用方法。上述汽车尾气回收系统,通过气体除湿装置去除汽车尾气中的水汽,在真空泵的作用下使得除湿装置内部具有一定负压,尾气畅通地流入液体池加以净化,极大的增强除湿装置内的气体流通能力,进而提高了尾气净化效率。了尾气净化效率。了尾气净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尾气净化
,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和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汽车检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汽车出厂前,为了保证汽车行驶安全,降低汽车故障发生概率,汽车需要进行多种测试。ABS系统是车辆的必要配置,因而ABS系统的性能检测也成为了常规的重要检验项目。
[0003]ABS制动力测试通常在车间内部进行,检测过程中需要车辆在发动机不熄火的怠速状态下在固定的位置等待2

3分钟,因此在车间内产生大量尾气,这将污染车间工作环境,对车间内人员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目前,汽车车间内一般采用抽吸系统进行空气清洁,但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抽吸系统净化车间空气所需的时间较长,不能及时使车间空气保持较好清洁度;其二,抽吸系统将车间的尾气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由于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硫化物及颗粒物等,尾气除了直接影响空气质量、引发雾霾等,尾气还是导致大气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
[0004]因此,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有必要对尾气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现有技术中,对尾气净化处理的装置,体积都比较大,净化工艺复杂,投入成本高,而且还存在净化效果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体积小、工艺简单及能使车间空气长时间保持较好的清洁度,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包括:
[0008]气体除湿装置,包括壳体、气体通道、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所述尾气入口及所述尾气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尾气入口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所述尾气出口通过气体通道与所述尾气入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内置干燥剂以去除尾气中的水汽;
[0009]负压组件,包括导气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尾气出口连接,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延伸至所述液体池的介质内;
[0010]液体池,盛装有净化尾气的介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入口的通道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尾气出口的通道横截面积。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道自尾气入口至尾气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汽分离板、活性炭板和干燥层,所述水汽分离板的四周边均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四周壁相贴合以将气体中的水汽分离,所述活性炭板的四周边均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四周壁相贴合以吸附灰尘,所述干燥层内部空腔填充干燥剂。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层是通过带网筛的隔离板及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围绕形成填料空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壳体顶部活动连接有壳盖以便更换干燥剂,所述壳盖通过密封圈密封卡接在所述壳体顶部边缘。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池为碱溶液的液体池。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尾气入口及所述尾气出口相对设置,使其对流。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与水平方向设置成30

60
°
角。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通道通过隔板分隔成干燥空间和三元催化空间,所述干燥空间与所述尾气入口连通,所述三元催化空间与所述尾气出口连通:其中,所述干燥空间设有用于去除尾气水汽的干燥剂,所述三元催化空间填充满涂覆有催化剂的活性炭颗粒,所述活性炭颗粒之间形成立体的、贯通的、非线性的间隙,所述三元催化空间的底部设有与隔板垂直设置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隔板并与所述干燥空间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另一端密闭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分流管为弯曲螺旋状,所述分流管沿管道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孔洞。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颗粒直径为1

6mm。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形状为球形。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元催化空间的长宽与所述分流管弯曲螺旋状的直径及轴向长度相适应。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洞沿管道长度方向间隔且均匀布置。
[0023]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汽车排气管的尾气通入所述除湿装置的尾气入口,通过除湿装置的干燥剂去除尾气中的水汽;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去除水汽的尾气通过壳体的尾气出口流入导气管,再经导气管通入所述液体池内以净化尾气。
[0024]上述汽车尾气回收系统,通过气体除湿装置去除尾气中的水汽,避免影响车间湿度标准,同时能够保证尾气的干燥性和清洁性,在真空泵的作用下,使得除湿装置内部具有一定负压,从而使尾气畅通的流入液体池加以净化,极大地增强除湿装置的气体流通能力,进而提高了尾气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简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三元催化空间的内部示意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10

气体除湿装置,11

壳体,12

气体通道,121

干燥空间,122

三元催化空间,1211

水汽分离板,1212

活性炭板,1213

干燥层,13

尾气入口,14

尾气出口,15

球形凹槽,16

分流管,17

壳盖,20

负压组件,30

液体池,40

汽车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3]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包括:气体除湿装置10、负压组件20和液体池30,气体除湿装置10包括壳体11、气体通道12、尾气入口13和尾气出口14,所述尾气入口13及所述尾气出口14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两端,所述尾气入口13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40,所述尾气出口14通过气体通道12与所述尾气入口13连通,所述气体通道12内置干燥剂以去除尾气中的水汽;负压组件20包括导气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尾气出口14连接,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管件延伸至所述液体池30的介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除湿装置,包括壳体、气体通道、尾气入口和尾气出口,所述尾气入口及所述尾气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尾气入口用于连接汽车排气管,所述尾气出口通过气体通道与所述尾气入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内置干燥剂以去除尾气中的水汽;负压组件,包括导气管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通过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尾气出口连接,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通过管道延伸至所述液体池的介质内;液体池,盛装有净化尾气的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入口的通道横截面积不大于所述尾气出口的通道横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自尾气入口至尾气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水汽分离板、活性炭板和干燥层,所述水汽分离板的四周边均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四周壁相贴合以将气体中的水汽分离,所述活性炭板的四周边均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四周壁相贴合以吸附灰尘,所述干燥层内部空腔填充干燥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层通过带网筛的隔离板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围绕形成填料空间,所述隔离板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四周壁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为顶部敞口的长方体结构,且所述壳体顶部活动连接有壳盖以便更换干燥剂,所述壳盖通过密封圈密封卡接在所述壳体顶部边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的内侧面设置有多个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与水平方向设置成30

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波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