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运输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5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卸运输车车厢,包括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和车厢底板,所述的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围合在车厢底板四周;所述的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内壁设置有定位侧挡块,车厢底板中部平行于左右侧厢板排列有定位中挡块,定位侧挡块与定位中挡块之间的距离与车厢装运的货箱宽度相同;所述的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内壁设置有锁具,锁舌伸出定位侧挡块所在平面;所述的定位中挡块之间设置有锁具,锁舌伸出定位中挡块所在平面;锁舌与货箱侧壁的固定槽配合,限制货箱在上下或前后方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车厢内的货箱无论是否处于满布状态,都可以自动固定在车厢中,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移动。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移动。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卸运输车车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车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无人化技术在车辆领域的应用很广泛,在一些危险环境、有毒有害环境中,以及全无人化系统中,可以使用无人驾驶、无人装卸车辆运输货物,全程不需要有人现场参与,只需远程操控即可。但是无人驾驶车辆中小型的多为装货单一且少,无人驾驶车辆中大型的车型装货量也不充足,大多为车厢后开门,车厢底部装有可滚动的转杆,通过传送带等方式将货物运入车厢内。货物在车厢中的固定多为通过四周挤压式。还有一些无人装卸车辆中使用的是将车厢整体装卸。目前车厢内货物都是紧密摆放或者零散堆放,在运输过程中会随着车辆颠簸而上下起伏或者前后左右方向上移位,除非额外进行捆扎。而且在反复装取货物过程中很难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布,中途抽取堆放货物中间的货物后,如果不重新挪动货物将剩下货物紧密摆放,在运输途中货物会随路途颠簸而在车厢内发生较大的移动,甚至互相撞击;而如果每次取出车厢中间区域货物就要重新挪动摆放一遍部分货物,非常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卸运输车车厢,车厢内的货箱无论是否处于满布状态,都可以自动固定在车厢中,不会在运输过程中移动,取走任意一个货箱都不会影响其他货箱在车厢内的固定。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卸运输车车厢,包括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和车厢底板。
[0005]所述的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围合在车厢底板四周;所述的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内壁设置有定位侧挡块,车厢底板中部平行于左右侧厢板排列有定位中挡块,定位侧挡块与定位中挡块之间的距离与车厢装运的货箱宽度相同;所述的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内壁设置有锁具,锁舌伸出定位侧挡块所在平面;所述的定位中挡块之间设置有锁具,锁舌伸出定位中挡块所在平面;锁舌与货箱侧壁的固定槽配合,限制货箱在上下或前后方向运动。
[0006]所述的左右侧厢板上缘分别铰接有厢顶门板,厢顶门板在回转油缸的驱动下绕左右侧厢板上缘旋转,开启或封闭车厢。
[0007]所述的左右侧厢板上缘两端焊接安装法兰板,用于安装回转油缸,回转油缸外包有防尘防雨的罩子;在回转油缸的旋转轴头处安装轴套,轴套焊接在厢顶门板上;所
[0008]述的左右侧厢板在回转油缸下部焊接局部挡板,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右侧厢板、左5侧厢板和四个局部挡板上均安装有密封条,使得厢顶门板关闭状态下,车厢内部完全
[0009]密封。
[0010]所述的锁具包括锁具后板、锁具前面板、锁具上挡板、锁具压杆、底弹簧、压簧和锁
舌,所述的锁具前面板和锁具后板平行排列;所述的锁具前面板上开有若干通孔,
[0011]所述的锁舌安装在通孔内;所述的锁具后板下部被底弹簧向上推动,上端被锁具上挡0板限位,并固连锁具压杆,锁具后板上开有若干通孔或盲孔,孔内安装压簧,当锁具
[0012]后板被底弹簧推动向上时,压簧与锁舌位置对应,锁舌能够缩回锁具前面板内,当锁具后板被锁具压杆推动向下时,压簧与锁舌错位,锁舌不能缩回锁具前面板。
[0013]所述的货箱顶面有货箱顶四爪孔,用于配套安装四爪的无人机械臂。
[0014]所述的货箱两侧顶部设置有抓槽,用于配套安装二爪的吊臂。
[0015]5所述的左右侧厢板上缘安装有齿轮,与厢顶门板上的齿条配合,带动厢顶门板平
[0016]移,开启或封闭车厢。
[0017]所述的齿轮受微型减速电机驱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无人化装卸系统(无人机械臂、无人吊臂等),也0可以用于机械化装卸系统(吊车、行车等),或者人工装卸情况。
[0020]2)本专利技术可灵活运用,可以作为运输卡车的固定车厢,可以增加吊耳作为整体吊装半移动厢体,也可以作为固定存放使用的方舱舱体。
[0021]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各种车辆、集装箱、方舱的改装。
[0022]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重载情况,及特殊使用场合,车厢四壁较厚重,具有很好的抗破5坏能力。如果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车厢四壁可以改为轻薄结构,如采用波形薄钢板
[0023]等,还可采用轻质铝镁合金等材质,使得车厢整体重量变轻。
[0024]5)本专利技术用于重载情况时,使用液压控制或电控方式开启左右厢顶门板2、3;如果在安全的环境中,左右厢顶门板2、3较为轻薄,也可以使用纯机械结构来开启关闭。
[0025]6)本专利技术的锁具14和货箱23之间使用限位固定结构,货箱可以不用密布也能被固定在其放置的位置。在运送途中,顶层货箱23中的任意某一个或某几个货箱23可以直接取出或放入,而不影响其他货箱23在其原本位置上的固定,取放货箱23节约时间,方便、灵活。
[0026]7)本专利技术尤其针对途中需多次取出、装入货箱的情况更加方便、灵活,节约时间和费用。每个货箱23在车厢1中都可以被单独固定(前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上),便于单独取出某一个或某几个任意位置货箱23,而不影响其他货箱的固定。取出某一个或某几个任意位置货箱23前不需要移动其他货箱23位置,取出某一个或某几个任意位置货箱23后也不需要移动其他货箱23位置,车厢内所有货箱23均被良好的固定。装入货箱也是一样,可以在车厢1空出的空间中任意放置货箱,也可以被锁具14良好的固定。中途取、装货箱23非常便捷省事。
[0027]8)本专利技术的货箱23在车厢1中的固定使用全机械的方式实现,锁具14中锁具锁舌33是否锁定货箱23由厢顶门板2、3的打开、关闭状态决定。厢顶门板2、3打开后,锁具锁舌33自动解锁,可以受力缩回锁具14中去,货箱可以移动。厢顶门板2、3关闭后,锁具锁舌33锁住不能向后缩回,卡在货箱侧卡槽36,将货箱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固定。货箱23在车厢1中限位固定,或是可以移走的状态切换,由厢顶门板2、3的打开、关闭联动,使用中方便、省时、省力,并且全机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0028]9)本专利技术的货箱23的限位固定结构在货箱两侧面,货箱其他面位置可以根据搬运工具的使用不同而设计不同的抓取结构,比如在货箱顶面预留安装吊具的螺纹孔等。
[0029]10)本专利技术的货箱23不限于用于无人装卸系统,也可以人工搬运上车固定。人工搬运时,如果需要可以将后侧厢板5做成可活动状态,如上翻、下翻、双开等。这样,货箱23可以从车厢1后部推进车厢1内到达预定放置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推动时,因为厢顶门板2、3打开,锁具14在自然状态,锁具锁舌33可以在遇到货箱23时自动缩回,货箱可以在车厢1内前后推行。或者由机械将货箱23放入车厢1后,再由工人推行致预定放置位置也是可以实现的。
[0030]11)本专利技术的锁具14和定位侧挡块12、定位中挡块13的安装位置不限于将车厢1分为两列,也可以根据运输的货箱的具体尺寸改为两列以上,或者取消车厢中间的锁具14和定位中挡块13结构变成一列。内部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卸运输车车厢,包括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和车厢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围合在车厢底板四周;所述的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内壁设置有定位侧挡块,车厢底板中部平行于左右侧厢板排列有定位中挡块,定位侧挡块与定位中挡块之间的距离与车厢装运的货箱宽度相同;所述的左侧厢板和右侧厢板内壁设置有锁具,锁舌伸出定位侧挡块所在平面;所述的定位中挡块之间设置有锁具,锁舌伸出定位中挡块所在平面;锁舌与货箱侧壁的固定槽配合,限制货箱在上下或前后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侧厢板上缘分别铰接有厢顶门板,厢顶门板在回转油缸的驱动下绕左右侧厢板上缘旋转,开启或封闭车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运输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侧厢板上缘两端焊接安装法兰板,用于安装回转油缸,回转油缸外包有防尘防雨的罩子;在回转油缸的旋转轴头处安装轴套,轴套焊接在厢顶门板上;所述的左右侧厢板在回转油缸下部焊接局部挡板,前侧厢板、后侧厢板、右侧厢板、左侧厢板和四个局部挡板上均安装有密封条,使得厢顶门板关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辰辰杨侃白普俊李贵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