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集装箱薄材轧制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45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集装箱薄材轧制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合理配置轧制计划,优化工艺技术参数,改善工艺规程,以温度控制为主线,采取严格控制加热制度和粗、精轧生产工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集装箱薄材轧制稳定性,减少带钢的头部顺折及甩尾、卡钢事故,避免轧辊的硌印、挂腊现象及轧制过程中的带钢跑偏与活套波动,提高了集装箱薄材的板形和表面质量,使轧制成功率达到99%。同时,减少了事故处理工作量,提高了轧机作业率和产品产量,确保了合同执行率,提高了企业信誉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集装箱薄规格钢带精轧轧制稳 定性、提高成品质量合格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制作集装箱的薄规格钢带的厚度较薄,仅有1. 2 2. 0mm,几乎接近热轧薄带 钢板的极限规格,加之用于轧制集装箱薄材的钢种为SPA-H,在轧制过程中塑性变形抗力 大,因此在精轧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轧制不稳定现象。由于存在着轧制不稳定的因素,因而 在精轧轧制过程中,带钢容易产生头部顺折或后部甩尾事故,并对轧辊造成硌印、挂腊等伤 害,严重影响后续带钢的表面质量。同时,轧制不稳定还使带钢在轧制过程中经常出现带钢 跑偏、活套异常波动等问题,给精轧操作调整带来极大的难度,甚至发生卡钢事故,尤其是 精轧过程中带钢板形控制十分困难,使轧制成功率降低,废品及事故率增加。据统计,集装 箱薄材的轧制成功率仅有70%左右。而一旦由于带钢出现头部顺折或甩尾事故造成轧辊 硌印、挂腊现象,则必须进行换辊;发生卡钢事故则在换辊的同时,尚需处理废品,这些缺陷 和事故不仅严重影响了带钢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正常交货,而且影响轧机的作业率和生产的 顺利进行,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并且换辊后轧制线需要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集装箱薄材轧制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参数及控制方法为:(1)、加热控制:a、根据铸坯厚度和铸坯装炉温度确定铸坯的总加热时间及铸坯在均热段的时间,具体加热控制工艺制度为:***b、铸坯出炉温度控制在1230~1250℃范围内,且偏上限控制;(2)、粗轧控制:a、在集中轧制集装箱薄材前,先轧制至少两块过渡材,并利用过渡材调整侧弯;过渡材与集装箱薄材的宽度差≤50mm、厚度差≤0.5mm;b、粗轧出口温度控制在1100℃以上,控制粗轧除鳞冷却水流量,中间坯尾部温度高于头部温度10~20℃;(3)、精轧控制:a、精轧前除鳞水采用单排除鳞;进钢前关闭机架间冷却水,待各机架带钢头部全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磊谷春阳阎东宇刘威李向科康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