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以及背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30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变压器以及背光装置,背光装置包含电源模块、灯管以及变压器。变压器包含绕线架、主线圈、次线圈、第一导板以及第二导板。绕线架上具有高压侧绕线区以及接脚,主线圈用以与电源模块耦接,次线圈缠绕于高压侧绕线区上且次线圈的一端与接脚电性连接。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灯管。高压侧绕线区具有隔板。第一导板设置于隔板中并与接脚电性连接。第二导板设置于隔板中且对应第一导板。藉此,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形成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变压器以及背光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内建保护电容的变压器以及采用此种变压器的背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灯管(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皮运用于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高质量光源。由于多灯管背光装置的灯管亮度与流经该灯管的灯管电流有关,因此,多灯管背光装置所面临的难题包含如何使得流经每一个灯管的电流大致相等以避免各灯管亮度不均的现象发生,以及当多灯管背光系统的电路发生短路或断路等异常状态时的电路保护机制等问题。传统的背光装置,其变压器的高压输出端通常与电路板上的高压电容耦接,此处的高压电容可用来调整变压器的输出信号。此外,高压电容可串接电容或电阻来形成分压电路,以设计保护线路。请参阅图l,图1示出了先前技术中背光装置1的示意图。如图l所示,背光装置1包含电源模块10、至少一灯管12以及变压器14,此处以一推一的变压器14以及单一灯管12为例。变压器14受电源模块IO驱动,用以推动负载(灯管12)。在变压器14的高压侧耦接到灯管12以及电容器16。电容器16进一步串接到另一被动组件18(可为电阻器或电容器等),电容器16与被动组件18形成分压电路。此分压电路可作为保护回授电路20的回授输入端。请一并参阅图2,图2示出了图1中背光装置1以及变压器14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变压器14包含绕线架140、主线圏142以次线圈144。主线圏142与电源模块10耦接。次线圈144缠绕在绕线架140的高压侧绕线区1402,且次线圈144的一端与灯管12以及电容器16电性连接。电容器16、被动组件18以及保护回授电路20即形成习知的高压电容分压回授电路架构。如图l所示,传统的背光装置需设置有配合变压器输出端的电容器,若变压器为一推四变压器,则需要同时设置有至少四个电容器,作为保护电路之用。然而,随着制程的进步,背光装置的电路尺寸愈来愈小,在电路板上设置大量电容器以配合变压器使用,除了电容器的设置成本之外也造成电路设计中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及使用该变压器的背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其适用于具有第一灯管的背光装置,该变压器包含绕线架、次线圈、第一导板以及第二导板。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绕线架上具有高压侧绕线区与第一接脚,次线圈缠绕于高压侧绕线区上且次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一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第一灯管。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一隔板,第一导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中并与第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二导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一导板。藉此,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形成第一电容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其适用于背光装置,其中背光装置具有第一灯管以及第二灯管,该变压器包含绕线架、第一次线圈、第二次线圈、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以及第四导板。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绕线架上具有第一高压侧绕线区、第二高压侧绕线区、第一接脚以及第二接脚。第一次线圈缠绕于第一高压侧绕线区上且第一次线圈的一端与第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一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之第一灯管。第二次线圈缠绕于第二高压侧绕线区上且第二次线圏的 一端与第二接脚电性连接。第二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第二灯管。第一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一隔板,第一导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中并与第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二导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一导板。藉此,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形成第一电容器。第二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二隔板,第三导板设置于第二隔板中并与第二接脚电性连接;第四导板设置于第二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三导板。藉此,第三导板与第四导板形成第二电容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其包含电源模块、第一灯管以及变压器,其中该变压器包含绕线架、主线圈、次线圏、第一导板以及第二导板。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绕线架上具有低压侧绕线区、高压侧绕线区与第一接脚,6主线圈缠绕于低压侧绕线区上并用以与电源模块耦接,次线圈缠绕于高压侧绕线区上且次线圈的一端与第 一接脚电性连接。第 一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第一灯管。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一隔板,第一导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中并与第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二导板设置于第一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一导板。藉此,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形成第一电容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其包含电源模块、第一灯管、第二灯管以及变压器,其中该变压器包含绕线架、主线圈、第一次线圈、第二次线圈、第一导板、第二导板、第三导板以及第四导板。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绕线架上具有低压侧绕线区、第一高压侧绕线区、第二高压侧绕线区、第一接脚以及第二接脚。主线圈缠绕于低压侧绕线区上并用以与电源模块耦接。第 一次线圈缠绕于第 一 高压侧绕线区上且第 一次线圈的 一端与第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一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第一灯管。第二次线圈缠绕于第二高压侧绕线区上且第二次线圈的 一端与第二接脚电性连接。第二接脚用以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第二灯管。第一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一隔板,第一导板设置于第 一隔板中并与第 一接脚电性连接;第二导板设置于第 一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一导板。藉此,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形成第一电容器。第二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二隔板,第三导板设置于第二隔板中并与第二接脚电性连接;第四导板设置于第二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三导板。藉此,第三导板与第四导板形成第二电容器。相较于先前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以及采用此种变压器的背光装置,其中变压器的绕线架内至少埋设相对设置的两导片。两导片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相对设置可形成电容器的效果,并耦接至变压器的高压侧,作为背光装置电路的保护电容之用。藉此,形成低制造成本以及精省整体电路面积的背光装置。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先前技术中背光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背光装置以及变压器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背光装置以及背光装置采用的变压器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背光装置以及背光装置采用的变压器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中背光装置以及背光装置采用的变压器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具体实施例中背光装置以及背光装置采用的变压器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具体实施例中背光装置以及背光装置采用的变压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i兌明力n下。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具体实施例中背光装置3以及背光装置3采用的变压器34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背光装置3包含电源才莫块30、灯管32以及变压器34。变压器34包含绕线架(bobbin) 340、主线圈(primary winding) 342、次线圈(secondary winding) 344、导板CI以及导板C2。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变压器34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背光装置3的架构中,变压器34也可广泛配合不同的背光装置使用或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中。实际应用中,变压器34的主体结构为绕线架340,绕线架340的用途在于支撑线圈并方便》兹芯通过,绕线架340可由绝缘材料(如尼龙Nylon、聚对笨二曱酸乙二酯PET)制成。绕线架340通常以隔板区分出不同的绕线区。在此实施例中,绕线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适用于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包含: 绕线架,其上具有高压侧绕线区与第一接脚,且该高压侧绕线区具有第一隔板,其中该第一接脚用以耦接至该背光装置的第一灯管; 次线圈,缠绕于该高压侧绕线区上且该次线圈的一端与该第一接 脚电性连接; 第一导板,设置于该第一隔板中并与该第一接脚电性连接;以及 第二导板,设置于该第一隔板中且位置对应该第一导板,藉此该第一导板与该第二导板形成第一电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德吴明彦陈恒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