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13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包括含有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和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的A组分,含有HDI三聚体固化剂的B组分以及含有醋酸丁酯溶剂的C组分;通过三个组分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制备出具有高光泽稳定性和耐磨性的哑光汽车涂料。具有高光泽稳定性和耐磨性的哑光汽车涂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不仅要在性能和技术上达到市场要求,还要在美观和舒适度上掌握市场潮流,哑光涂层与高光涂层相比更具神秘和高级感。进一步,由于哑光涂层光泽比较低,反射光强度不高,还具有一定保护视力的功能,起到防止视觉疲劳的作用。
[0003]目前内饰喷漆件市场对于哑光涂层的需求越来越多,一般喷漆件实现哑光效果大多通过两种途径:1、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技术手段是使用消光粉等不溶性添加物进行消光:在涂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消光粉,涂料喷涂到样件表面时,由于消光粉与涂料体系不相容,且密度较轻,会随着溶剂的挥发上浮到漆膜表面,破坏表面的平整度;当漆膜固化后,就会形成粗糙的表面,光线照在涂层上,表面会对光线进行漫反射和折射,导致返回到眼睛的光线变少,从视觉上造成消光的效果;2、通过使用改性树脂,在树脂上接枝不规则链段,待树脂固化后,不规则链段浮于表面从而影响光线的反射,造成哑光效果。
[0004]通过添加消光粉进行消光应用时间比较久,但是目前这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储存稳定性差,喷涂施工时温湿度差异导致的光泽波动比较大,以及刮擦后消光粉解包覆,导致耐刮擦性能比较差等缺点。而使用改性消光树脂制成的哑光涂料储存稳定性好,光泽稳定性高,但是其合成技术尚不成熟,市面上的产品价格高昂且有消光效率低,耐候耐化性差等缺点,所以在现阶段应用局限性比较大,尚不能应用到成熟配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内饰哑光涂料存在的:1、耐刮擦性能差,受到刮擦后消光粉脱落导致无法修复的外观损失;2、喷涂过程中光泽稳定性差,相同的涂料,受制于喷涂环境的因素,如温湿度,风速等有所差别就会造成批次间光泽不稳定的现象;3、涂料储存稳定性差造成喷涂产品的光泽差异等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涂料60
°
角光泽在2~5之间,且具有较高耐刮擦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光泽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包括A组分、B组分和C组分,其原料配方以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
[0007]A组分:32~40份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9~15份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1~3份的爽滑剂、0.4~1份的流平剂、5~10份的消光粉稳定剂、1~3份的紫外吸收剂、1~5份的硅烷偶联剂、1~5份的耐磨助剂、1~3份的消光粉和24~35份的溶剂;
[0008]其中,所述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其结构式为:
[0009][0010]B组分:80份的HDI三聚体固化剂和20份的醋酸丁酯溶剂;
[0011]C组分:80份的醋酸丁酯溶剂、15份的醋酸异丁酯和5份的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0012]优选地,所述的A组分原料配方以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33~39份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10~14份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1.5~2.5份的爽滑剂、0.5~0.9份的流平剂、6~9份的消光粉稳定剂、1.5~2.5份的紫外吸收剂、2~4份的硅烷偶联剂、2~4份的耐磨助剂、1.5~2.5份的消光粉和25~34份的溶剂。更优选地,所述的A组分原料配方以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37.5份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12.5份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2份的爽滑剂、0.7份的流平剂、7.5份的消光粉稳定剂、2份的紫外吸收剂、3份的硅烷偶联剂、3份的耐磨助剂、2份的消光粉和29.8份的溶剂。
[0013]优选地,所述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其固含量为100%,羟值为15%,酸值≤1,数均分子量3000~5000,D
50
平均粒径<50nm。
[0014]优选地,所述的脂肪族丙烯酸酯弹性体可选DIC公司的ACRYDIC 56

1155,其玻璃转化温度(Tg)为10℃,固含量为50%,酸值≤1,分子量为10000~15000。
[0015]优选地,所述的爽滑剂为TEG Glide 407,其主要成分是苯基甲基硅氧烷。
[0016]优选地,所述的消光粉稳定剂为12

羟基

十八酸与脂肪烃胺的键连物,其结构通式如下表所示:
[0017][0018]优选地,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可选用MOMENTIVE公司的A

1100,其结构式为:
[0019]H2NCH2CH2CH2Si(OCH2CH3)3[0020]优选地,所述的耐磨助剂为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分散体,内核为二氧化硅,外壳为丙烯酸聚合物,可选用MERCK公司的AS 1010,其平均粒径D
50
在9nm左右。
[0021]优选地,所述的消光粉为有机改性消光粉ACEMATT TS 100,粒径D
50
在8.5μm左右,D
90
在12μm左右。
[0022]优选地,所述的流平剂为有机硅类流平剂BYK 333。
[0023]优选地,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可选用BASF公司的Tinuvin 400。
[0024]优选地,所述的溶剂为醋酸丁酯。
[0025]优选地,所述的HDI三聚体固化剂,可选用科思创公司的DESMODUR N 3600,具有较强的耐化性和耐磨性。
[0026]优选地,所述的醋酸丁酯溶剂,则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
[0027]优选地,C组分的组合既有较好的溶解能力,挥发速度也适中,比较适合哑光产品的喷涂。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哑光汽车内饰涂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
骤:
[0029]S1,消光浆的制备:在搅拌下依次在容器中投入16~20份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4.5~7.5份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5~10份消光粉稳定剂,1~5份硅烷偶联剂,12~17.5份醋酸丁酯,以500~7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至均匀,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投入1~3份消光粉,搅拌30min且均匀后,使用200目滤袋过滤备用;
[0030]S2,A组分的制备:在搅拌下依次在容器中投入剩余的16~20份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4.5~7.5份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1~3份爽滑剂,1~5份耐磨助剂,0.4~1份流平剂,1~3份紫外线吸收剂,12~17.5份醋酸丁酯,以300~5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至均匀,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消光浆调整至目标光泽,最后使用300目滤袋过滤;
[0031]S3,B组分的制备,缸内加入20份醋酸丁酯,在搅拌下加入80份HDI三聚体,以300~500r/min的速度搅拌30min至均匀,400目滤袋过滤,包装;
[0032]S4,C组分的制备:缸内加入80份醋酸丁酯,15份醋酸异丁酯,5份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B组分和C组分,其原料配方以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A组分:32~40份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9~15份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1~3份的爽滑剂、0.4~1份的流平剂、5~10份的消光粉稳定剂、1~3份的紫外吸收剂、1~5份的硅烷偶联剂、1~5份的耐磨助剂、1~3份的消光粉和24~35份的溶剂;其中,所述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其结构式为:B组分:80份的HDI三聚体固化剂和20份的醋酸丁酯溶剂;C组分:80份的醋酸丁酯溶剂、15份的醋酸异丁酯和5份的乙二醇丁醚醋酸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原料配方以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33~39份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10~14份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1.5~2.5份的爽滑剂、0.5~0.9份的流平剂、6~9份的消光粉稳定剂、1.5~2.5份的紫外吸收剂、2~4份的硅烷偶联剂、2~4份的耐磨助剂、1.5~2.5份的消光粉和25~34份的溶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分原料配方以如下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37.5份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12.5份的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2份的爽滑剂、0.7份的流平剂、7.5份的消光粉稳定剂、2份的紫外吸收剂、3份的硅烷偶联剂、3份的耐磨助剂、2份的消光粉和29.8份的溶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支化丙烯酸高羟树脂,其固含量为100%,羟值为15%,酸值≤1,数均分子量3000~5000,D
50
平均粒径<50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丙烯酸酯弹性体为ACRYDIC 56

1155,其玻璃转化温度(Tg)为10℃,固含量为50%,酸值≤1,分子量为10000~1500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爽滑剂为TEG Glide 407,其主要成分是苯基甲基硅氧烷。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哑光汽车内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光粉稳定剂为12

羟基

十八酸与脂肪烃胺的键连物,其结构通式为:所述的键连物可根据不同需求改变脂肪烃碳链的长度,或改变其端基含氢键官能团,以改变其极性大小,从而调节其与不同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鸣王枭然杜瑞倪凌宇王长瑞陈东明蒋鑫陈明学段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佩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