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漆渣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165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废漆渣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第一次干燥;将第一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干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减小至第一粒径大小;在经过干法研磨后的废漆渣中加入极性溶剂,使所述废漆渣溶胀;对加入极性溶剂的废漆渣进行湿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由所述第一粒径大小减小至第二粒径大小,并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二次干燥,并用磷酸溶液对第二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清洗经所述第一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废漆渣进行第二次表面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废漆渣在回收利用加入油漆中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回收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漆渣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漆渣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涂料施工过程中,喷涂是主要的一种施工方法,但是在喷涂过程中,40%

60%的油漆是损耗掉的,因此有部分企业和研究人员对喷涂工艺以及喷涂方式进行了改善,但是收效甚微。也有对损耗的油漆进行回收利用,进一步提高油漆的利用率,并降低成本,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很少有企业可以大规模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
[0003]目前废漆渣的回收还存在一些难点和缺陷,例如废漆渣中有很多混合物质,无法进行分离处理;废漆渣进行循环利用的过程中,稳定性不好,只能在一些低端油漆中使用,对降低成本上成效甚微;废漆渣只能以填充物的类别进行添加,无法提高油漆的性能;回收循环利用率不高,且回收过程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废漆渣在回收利用加入油漆中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回收利用率;另一个目的是,使废漆渣不仅可以充当体质颜料,还可以充当功能性填料,以降低后期油漆的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废漆渣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第一次干燥;将第一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干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减小至第一粒径大小;在经过干法研磨后的废漆渣中加入极性溶剂,使所述废漆渣溶胀;对加入极性溶剂的废漆渣进行湿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由所述第一粒径大小减小至第二粒径大小,并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二次干燥,并用磷酸溶液对第二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清洗经所述第一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废漆渣进行第二次表面处理。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95℃~105℃,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温度为85℃~95℃。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粒径大小为200
±
50μm,所述第二粒径大小不超过20μm。
[0008]可选的,所述极性溶剂包括醋酸丁酯和/或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0009]可选的,在所述废漆渣和所述极性溶剂的体系中加入锆珠进行湿法研磨。
[0010]可选的,所述第二次干燥在装有溶剂回收设备的烘箱中进行。
[0011]可选的,所述磷酸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为20%~30%。
[0012]可选的,采用乙醇清洗经所述第一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
[0013]可选的,所述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在第二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表面包覆功能性填料层。
[0014]可选的,在于,所述功能性填料层包括导电炭黑、消光粉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废漆渣回收干燥后的固体物质利用率可达75

85%,因此具有较高的废漆渣回收利用率。
[0017]采用磷酸溶液对废漆渣表面进行处理后,产生官能团或活性点,使废漆渣在油漆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
[0018]对废漆渣进行两次表面处理,使其不仅可以充当体质填料,还可以在降低油漆其他体质填料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功能性,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后的废漆渣不仅可以充当体质颜料,还可以充当功能性填料,对降低后期油漆的成本有很大的作用。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处理后的废漆渣不仅可以应用于低端油漆,还可以添加至中高端油漆中。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S1:将废漆渣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第一次干燥;
[0025]步骤S2:将第一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干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减小至第一粒径大小;
[0026]步骤S3:在经过干法研磨后的废漆渣中加入极性溶剂,使所述废漆渣溶胀;
[0027]步骤S4:对加入极性溶剂的废漆渣进行湿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由所述第一粒径大小减小至第二粒径大小,并进行过滤;
[0028]步骤S5:对过滤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二次干燥,并用磷酸溶液对第二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
[0029]步骤S6:清洗经所述第一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废漆渣进行第二次表面处理。
[0030]参考图2,进行步骤S1时,先将废漆渣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将碎料进行第一次干燥,挥发出低沸点的物质,所述第一次干燥时的温度可以为95℃~105℃。
[0031]经第一次干燥后的碎料可以视为体质填料进行后续的研磨制粉。研磨制粉时可以采用干法研磨的方式,使碎料的粒径进一步减小至第一粒径大小。所述第一粒径大小可以为200
±
50μm。
[0032]然后进行步骤S3,在干法研磨后的废漆渣中加入极性溶剂,以使所述废漆渣溶胀,以利于后续的工艺操作。所述极性溶剂可以包括醋酸丁酯和/或乙二醇丁醚醋酸酯。
[0033]待所述废漆渣溶胀后,进行步骤S4。对加入极性溶剂的废漆渣进行湿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减小至第二粒径大小。湿法研磨时可以在所述废漆渣和所述极性溶剂的体
系中加入锆珠。所述第二粒径大小不超过20μm。研磨后进行过滤。
[0034]对过滤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二次干燥,且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温度可以为85℃~95℃。所述第二次干燥优选在装有溶剂回收设备的烘箱中进行。进行步骤S5,采用磷酸溶液对废漆渣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所述磷酸溶液中磷酸的质量分数可以为20%~30%。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磷酸溶液之外,还可以加上其他的强酸,例如硝酸。经过磷酸溶液处理后,除了在废漆渣表面产生氢离子活性点a以外,还会附着磷酸根粒子b,并且在废漆渣中若存在金属粒子,还可以产生具有粘附性的络合物。将废漆渣浸泡在磷酸溶液中,浸泡时间再1

2h。
[0035]第一次表面处理后,可以采用乙醇进行清洗。进行步骤S6,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废漆渣进行第二次表面处理。加入硅烷偶联剂后,一端硅原子上的基团水解,与废漆渣表面形成氢键,之后部分会继续脱水形成共价键,进一步包覆废漆渣。若将处理后的废漆渣添加到油漆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进行第二表面处理后还可以进行步骤S7:在第二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表面包覆功能性填料层。第二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表面为硅烷偶联剂,且硅烷偶联剂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废漆渣进行破碎处理并进行第一次干燥;将第一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干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减小至第一粒径大小;在经过干法研磨后的废漆渣中加入极性溶剂,使所述废漆渣溶胀;对加入极性溶剂的废漆渣进行湿法研磨,使所述废漆渣的粒径由所述第一粒径大小减小至第二粒径大小,并进行过滤;对过滤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二次干燥,并用磷酸溶液对第二次干燥后的废漆渣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清洗经所述第一次表面处理后的废漆渣,并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所述废漆渣进行第二次表面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95℃~105℃,所述第二次干燥的温度为85℃~9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漆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径大小为200
±
50μm,所述第二粒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睿王枭然杜瑞陈东明王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佩特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