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62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沿筒体切线方向接入筒体侧部的进风管、设置于筒体顶部的出风管以及设置于筒体底部的集尘斗,筒体的内壁上沿周向布置有多组导风板,导风板沿筒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导风板朝向进风管进风的顺风侧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通过改变含尘气流在内壁表面的流向,降低内壁表面的气流速度,有效减少粉尘颗粒对内壁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旋风除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

技术介绍

[0002]旋风除尘器是一种机械式除尘器,适用于非黏性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去除,一般用来捕集粒径为5

15μm的颗粒物,除尘效率可达80%,多应用于钢铁、建材、冶金、锅炉等行业含尘气体的预除尘及多级除尘系统中。
[0003]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为含尘气体通过进气管切向进入除尘器,由直线运动变为旋转运动,并在流体压力及筒体内壁形状影响下螺旋下行,朝锥体运动,含尘气体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离心力,使重度大于气体的粉尘颗粒克服气流阻力移向器壁,颗粒一旦与器壁接触,便失去惯性而在重力及旋转流体的带动下贴壁面向下滑落,落入灰斗中。旋转下降的气流到达锥体底部附近某一位置后,以同样的旋转方向在在除尘器中由下折返向上,在下行气流内侧螺旋上行,最终连同一些未被分离的细小颗粒一同由排气管排出,通常将外侧螺旋下行的气流称为外旋流,将内侧螺旋上行的气流称为内旋流。
[0004]由于受离心力分离出来的粉尘首先集中在器壁上,并随着气流和重力作用沿着壁面运动和摩擦,因此日积月累会造成严重的磨损,甚至会出现“磨穿”、“磨漏”筒体的问题,缩短旋风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含尘气流在内壁表面的流向,降低内壁表面的气流速度,有效减少粉尘颗粒对内壁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沿所述筒体切线方向接入所述筒体侧部的进风管、设置于所述筒体顶部的出风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底部的集尘斗,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沿周向布置有多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导风板朝向所述进风管进风的顺风侧倾斜设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筒体包括圆柱段和圆锥段,所述进风管设置于所述圆柱段的侧壁上,所述出风管设置于所述圆柱段的顶部,所述出风管的输入端延伸至所述圆柱段内,所述集尘斗设置于所述圆锥段的底部,所述圆锥段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集尘斗内。
[0010]所述进风管倾斜向下接入所述圆柱段。
[0011]所述进风管包括与所述圆柱段相接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进风切线方向与第二端的进风切线方向之间呈180
°

[0012]所述出风管的输出端设置有径缩口。
[0013]所述集尘斗的内径大于所述圆锥段端部的外径。
[0014]所述集尘斗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窗。
[0015]所述集尘斗的底部设置有落料阀。
[0016]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本技术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进风管、出风管和集尘斗,通过在筒体的内壁上布置有多组导风板,且导风板朝向进风管进风的顺风侧倾斜设置,当含尘气流经进风管进入到筒体内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筒体的内壁作旋转流动,气流流过导风板时沿导风板的迎风面改变流向,不再直接与筒体内壁表面接触,大大降低了内壁表面的气流速度,减少了粒径较大的粉尘颗粒与内壁表面的周向运动摩擦,有效降低对筒体内壁的磨损,提高旋风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的剖面俯视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筒体;101、圆柱段;102、圆锥段;2、进风管;201、第一端;202、第二端;3、出风管;301、径缩口;4、集尘斗;401、检修窗;402、落料阀;5、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1、沿筒体1切线方向接入筒体1侧部的进风管2、设置于筒体1顶部的出风管3以及设置于筒体1底部的集尘斗4,筒体1的内壁上沿周向布置有多组导风板5,导风板5沿筒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导风板5朝向进风管2进风的顺风侧倾斜设置。该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1、进风管2、出风管3和集尘斗4,通过在筒体1的内壁上布置有多组导风板5,且导风板5朝向进风管2进风的顺风侧倾斜设置,当含尘气流经进风管2进入到筒体1内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筒体1的内壁作旋转流动,气流流过导风板5时沿导风板5的迎风面改变流向,不再直接与筒体1内壁表面接触,大大降低了内壁表面的气流速度,减少了粒径较大的粉尘颗粒与内壁表面的周向运动摩擦,有效降低对筒体1内壁的磨损,提高旋风除尘器的使用寿命。
[0025]优选的,筒体1包括圆柱段101和圆锥段102,进风管2设置于圆柱段101的侧壁上,出风管3设置于圆柱段101的顶部,出风管3的输入端延伸至圆柱段101内,集尘斗4设置于圆锥段102的底部,圆锥段102的端部延伸至集尘斗4内。在本实施例中,圆柱段101和圆锥段102为一体成型结构,若干组导风板5均避开进风管2与圆柱段101连接的区域。
[0026]优选的,进风管2倾斜向下接入圆柱段101。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2倾斜向下设置,能够对含尘气流起到导流作用,引导气流沿筒体1的内壁作向下螺旋线运动,在到达圆锥段102后含尘气流的旋转速度逐渐加快,粉尘受到的离心力增大,相应的去除粉尘的临界粒径降低,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具体的,进风管2的输入端连接有烟气管道,进风管2的风道横截面积设置为烟气管道的风道横截面积的0.9倍,能够进一步提高进风管2的进风风速。
[0027]优选的,进风管2包括与圆柱段101相接的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第一端201的进
风切线方向与第二端202的进风切线方向之间呈180
°

[0028]优选的,出风管3的输出端设置有径缩口301。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3的输出端设置有径缩口301,气流从出风管3流出时,管径由粗变细,气流速度增大,提高出风管2的出风风速。具体的,径缩口301处的出风风道横截面积大于进风管2处的进风风道横截面积,烟气流经本技术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时,进气口流速快,出气口流速慢,进气口风速快产生烟气离心力大,降温分离效果好,出气口流速慢产生负压牵引力小,附带走粉尘少,捕集效率高。
[0029]优选的,集尘斗4的内径大于圆锥段102端部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圆锥段102的端部接入到集尘斗4的内部,由于集尘斗4的内径大于圆锥段102端部的外径,带有粉尘的气流经圆锥段102端部进入到集尘斗4内时,管径由细变粗,气流的速度降低,不仅能够避免气流冲击导致集尘斗4内堆积的粉尘发生强扰动,而且圆锥段102端部的侧壁能够与集尘斗4的内壁形成易进难出的窄口通道结构,有效防止集尘斗4内堆积的粉尘随气流二次扬尘扩散至筒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包括筒体(1)、沿所述筒体(1)切线方向接入所述筒体(1)侧部的进风管(2)、设置于所述筒体(1)顶部的出风管(3)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1)底部的集尘斗(4),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上沿周向布置有多组导风板(5),所述导风板(5)沿所述筒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导风板(5)朝向所述进风管(2)进风的顺风侧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圆柱段(101)和圆锥段(102),所述进风管(2)设置于所述圆柱段(101)的侧壁上,所述出风管(3)设置于所述圆柱段(101)的顶部,所述出风管(3)的输入端延伸至所述圆柱段(101)内,所述集尘斗(4)设置于所述圆锥段(102)的底部,所述圆锥段(102)的端部延伸至所述集尘斗(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高效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倾斜向下接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尘博仕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