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43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电磁线圈、设于电磁线圈中并与电磁线圈相互配合的阀体、以及固定在电磁线圈一侧的接线盒;阀体包括可拆卸的竖直穿插固定在电磁线圈中的阀套、活动并竖直设置在阀套中的铁芯、嵌设在铁芯下端内部的密封块、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阀套下端的阀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位三通的结构以实现了“一路进二路出”,并使其中一路的输出通道始终与输入通道相连以使该输出通道具备分流的功能,进而能利用该功能将多个电磁阀并接起来,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输出通道的无限量扩展,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常被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现有的电磁阀大都采用两位两通的结构,即“一路进一路出”,如果要扩展使用通道,只能在介质的输出源头处进行操作,而介质的输出源头处所包含的出口数量也较少,不能进行无限量的扩展,因此使用极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多个电磁阀并接起来以在理论上实现了输出通道的无限量扩展,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的两位三通电磁阀。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电磁线圈、设于电磁线圈中并与电磁线圈相互配合的阀体、以及固定在电磁线圈一侧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可拆卸的竖直穿插固定在电磁线圈中的阀套、活动并竖直设置在阀套中的铁芯、嵌设在铁芯下端内部的密封块、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阀套下端的阀块,所述阀块的左侧、右侧以及底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孔、第二沉孔和第三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第二沉孔和第三沉孔的底面上分别开设有第四沉孔、第五沉孔和第六沉孔,所述阀块的顶部开设有环向槽,所述环向槽使阀块的顶部向上形成出凸台,所述密封块活动并密封压紧在凸台的端部,所述阀套的下端开设有第七沉孔,所述第七沉孔与环向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七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八沉孔,所述铁芯活动并竖直设置在第八沉孔中,所述第四沉孔的内壁与环向槽的底面之间开设有进液孔,所述第五沉孔的内壁与凸台的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五沉孔的内壁与第四沉孔的内壁之间开设有第二出液孔;所述第八沉孔的底面中心向下形成有导向柱,对应地,所述铁芯的上端开设有第九沉孔,所述导向柱外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顶紧在第八沉孔的底面上,所述弹簧的下端伸入到第九沉孔中并顶紧在第九沉孔的底面上;所述第九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的端部活动插入在导向孔中,所述导向孔的一侧内壁上还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密封块将导向孔的下端开口处封闭。
[0005]优选地,所述环向槽的开口处边缘还向上形成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套设螺接在阀套的下端外部。
[0006]优选地,所述阀套的外壁上还向外形成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顶部顶紧在电磁线圈的底部外壁上。
[0007]优选地,所述阀套的上端还向上形成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还套设螺接有螺母。
[0008]优选地,所述螺母与电磁线圈的顶部外壁之间还设有防护垫片,所述防护垫片套
设在螺柱上,所述螺母将防护垫片压紧在电磁线圈的顶部外壁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两位三通的结构以实现了“一路进二路出”,并使其中一路的输出通道始终与输入通道相连以使该输出通道具备分流的功能,进而能利用该功能将多个电磁阀并接起来,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输出通道的无限量扩展,进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3]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4]如图1~2所示,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电磁线圈1、设于电磁线圈1中并与电磁线圈1相互配合的阀体2、以及固定在电磁线圈1一侧的接线盒3;阀体2包括可拆卸的竖直穿插固定在电磁线圈1中的阀套21、活动并竖直设置在阀套21中的铁芯23、嵌设在铁芯23下端内部的密封块24、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阀套21下端的阀块22,阀块22的左侧、右侧以及底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孔221、第二沉孔222和第三沉孔223,第一沉孔221、第二沉孔222和第三沉孔223的底面上分别开设有第四沉孔224、第五沉孔226和第六沉孔2210,阀块22的顶部开设有环向槽228,环向槽228使阀块22的顶部向上形成出凸台229,密封块24活动并密封压紧在凸台229的端部,阀套21的下端开设有第七沉孔211,第七沉孔211与环向槽228相互连通,第七沉孔211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八沉孔214,铁芯23活动并竖直设置在第八沉孔214中,第四沉孔224的内壁与环向槽228的底面之间开设有进液孔225,第五沉孔226的内壁与凸台229的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一出液孔227,第五沉孔226的内壁与第四沉孔224的内壁之间开设有第二出液孔2211;第八沉孔214的底面中心向下形成有导向柱215,对应地,铁芯23的上端开设有第九沉孔231,导向柱215外还套设有弹簧24,弹簧24的上端顶紧在第八沉孔214的底面上,弹簧24的下端伸入到第九沉孔231中并顶紧在第九沉孔231的底面上;第九沉孔231的底面中心开设有导向孔232,导向柱215的端部活动插入在导向孔232中,导向孔232的一侧内壁上还开设有排气孔233,密封块24将导向孔232的下端开口处封闭。
[0015]环向槽228的开口处边缘还向上形成有内螺纹套筒2212,内螺纹套筒2212套设螺接在阀套21的下端外部。
[0016]阀套21的外壁上还向外形成有限位环212,限位环212的顶部顶紧在电磁线圈1的底部外壁上。
[0017]阀套21的上端还向上形成有螺柱213,螺柱213上还套设螺接有螺母26,螺母26与电磁线圈1的顶部外壁之间还设有防护垫片27,防护垫片27套设在螺柱213上,螺母26将防护垫片27压紧在电磁线圈1的顶部外壁上以将阀套21固定在电磁线圈1中。
[0018]工作原理:将电源线通过接线盒3与电磁线圈1相连,再将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插接在第一沉孔221和第二沉孔222中,再将第三沉孔223封闭或使用连接管将其与另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沉孔221相互连接以实现并联。
[0019]电磁线圈1通电后会产生磁吸力,磁吸力将铁芯23向上提拉并压缩弹簧24,进而使密封块24上升并离开凸台229的顶部以打开了液体介质的通道;此时,液体介质经由进液管进入到第一沉孔221中,若第三沉孔223封闭时,液体介质依次经由第四沉孔224和进液孔225进入到环向槽228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包括电磁线圈、设于电磁线圈中并与电磁线圈相互配合的阀体、以及固定在电磁线圈一侧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可拆卸的竖直穿插固定在电磁线圈中的阀套、活动并竖直设置在阀套中的铁芯、嵌设在铁芯下端内部的密封块、以及可拆卸的固定在阀套下端的阀块,所述阀块的左侧、右侧以及底部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孔、第二沉孔和第三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第二沉孔和第三沉孔的底面上分别开设有第四沉孔、第五沉孔和第六沉孔,所述阀块的顶部开设有环向槽,所述环向槽使阀块的顶部向上形成出凸台,所述密封块活动并密封压紧在凸台的端部,所述阀套的下端开设有第七沉孔,所述第七沉孔与环向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七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第八沉孔,所述铁芯活动并竖直设置在第八沉孔中,所述第四沉孔的内壁与环向槽的底面之间开设有进液孔,所述第五沉孔的内壁与凸台的端面之间开设有第一出液孔,所述第五沉孔的内壁与第四沉孔的内壁之间开设有第二出液孔;所述第八沉孔的底面中心向下形成有导向柱,对应地,所述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韩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