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891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3
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面向建筑储能的水硬性高性能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相变储能微球强度低、导热性能差、与建筑材料兼容性差、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力学性能差、微观结构存在缺陷以及传热效率低、储热能力受限的问题,本方法如下:一、制备高导热网络前体;二、制备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三、制备相变储能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相变储能微球具有低成本、高潜热、高导热系数以及高强度的优越性能特征,其中高强相变储能微球壳体为优越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基础,不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内芯的使用拓宽了应用范围,新型表面增效设计激发相变储能微球在胶凝材料水化反应中的活性,同时也提高了相变储能微球导热性。时也提高了相变储能微球导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向建筑储能的水硬性高性能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材料强度稳定,制备简便且成本低廉,因此常用作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和各类储热单元的基体材料。相变材料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能够实现热能的吸收、存储和释放,具有良好的热调节功能。根据相变过程,相变材料可分为固

固相变材料、固

液相变材料,固

气相变材料以及液

气相变材料等,其中固

液相变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固

液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形状稳定性差的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蓄热功能的最大化利用,使用定型材料对相变材料进行包覆制备具有核

壳结构的相变储能微球能够解决上述缺陷。相变储能微球与建筑材料的结合使用形成的相变储能建筑材料能够大大提高建筑材料的蓄热能力,实现高效的热调节功能,在建筑热舒适、农业、食品工业、电子设备热管理等领域都十分具有应用潜力。
[0003]相变材料在相转变过程中可以吸收或者释放大量热量,是一种优异的储能材料,将相变材料通过一定的封装方法制备成相变储能微球,并将相变储能微球根据使用场景掺入不同的基体材料(例如水泥基材料、塑料等)中是相变材料应用的重要方式。然而,现有相变储能微球往往存在着强度低的问题,这使得相变材料容易在制备、使用过程中破碎泄漏,造成储热能力的下降,且相变材料在应用基体中的泄漏也会造成材料热

力性能的全面劣化;不仅如此,相变材料本身固有的低导热系数制约了相变储能微球的能量存储效率,使得相变储能微球内部的相变材料难以完全融化或凝固,从而降低了相变材料的利用效率;此外,与应用基体材料之间的兼容性也使得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出现明显的缺陷,这不仅会导致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强度显著降低,严重削弱其承载能力,还会提高界面热阻,影响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内部热能传输效率。目前主流的研究思路之一是提高基体材料自身的强度和导热性,例如在基体材料中额外添加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导热系数纳米掺合料、碳纤维和金属纤维等。然而,这样的方法对于强化力学性能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会极大地提高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无法高效地同时解决相变储能微球强度、导热性与基体兼容性问题;此外,通过在相变储能微球表面或相变材料中加入高导热填料以提高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性能。遗憾的是,直接在相变材料中加入高导热填料难以解决导热填料分散性差的问题,且该技术难以直接应用与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中,而在相变储能微球表面引入高导热填料无法解决内部相变材料固有低导热效率的问题。相变储能微球较差的热物性能极大地限制了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相变储能微球强度低、导热性能差、与建筑材料兼容性差、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力学性能差、微观结构存在缺陷以及传热效率低、储热能力受限的技
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5]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6]一、制备高导热网络前体:
[0007]按照质量份数称量5

20份网络支撑结构、79.99~94.999份可溶性盐以及0.001~0.01份高导热填料,其中网络支撑结构、可溶性盐和高导热填料总份数为100份,
[0008]将可溶性盐与网络支撑结构混合均匀,加入1000质量份水并不断搅拌使可溶性盐与网络支撑结构完全溶解,并将高导热填料完全分散至混合溶液中,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至混合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形成颗粒状高导热网络前体;
[0009]步骤一中所述网络支撑结构为木质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或海藻酸钠;
[0010]步骤一中所述可溶性盐为氯化钠、硫酸钠或氯化钙;
[0011]步骤一中所述高导热填料为碳粉、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
[0012]二、制备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
[0013]按照质量份数称量20~80份水硬性胶凝材料与20~80份高导热网络前体,水硬性胶凝材料与高导热网络前体总份数为100份,将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水形成浆体,水的加入量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和高导热网络前体总质量的20%~50%(制备出的浆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且有粘稠度,保证高导热网络前体在浆体中稳定均匀分散)
[0014]向油连续相中逐滴加入浆体并持续搅拌,当浆体在连续相中形成微球后,逐步将油连续相以5~10℃每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80℃,待反应0.5~12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
[0015]步骤二中向油连续相中逐滴加入浆体以800rmp的转速搅拌;
[0016]步骤二中所述水硬性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酸镁水泥、石膏或废碱激发材料;
[0017]所述废碱激发材料由固体废弃物与碱激发剂组成,所述固体废弃物是尾矿、矿渣、城市垃圾焚烧灰及工业废料焚烧灰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碱激发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KOH溶液、K2CO3溶液或K2SiO3溶液,所述废碱激发材料中按照SiO2与Al2O3的质量比为0.8~2.2、Na2O或K2O与Al2O3的质量比为0.5~1.5、H2O与Na2O或K2O的质量比为15~19的比例确定碱激发剂的用量;
[0018]步骤二中所述高强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
[0019]步骤二中所述油连续相为四氯化碳、聚乙二醇或石蜡;所述聚乙二醇的型号为PEG600或PEG800;
[0020]三、制备相变储能微球:
[0021]在温度为50℃~80℃、真空条件下,将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在相变材料中浸渍1~5h,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相变储能微球;
[0022]步骤三中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脂肪酸、月桂酸、癸酸、聚乙二醇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十水碳酸钠以及六水氯化钙中的两种及两种以上共融制成;
[0023]四、对相变储能微球进行表面增效:
[0024]将步骤三制备的相变储能微球放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并加入表面增效壳层材料搅拌1~5h,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相变储能微球;
[0025]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相变储能微球的质量比为0.01~0.1;
[0026]表面增效壳层材料与相变储能微球的质量比为0.005~0.1;
[0027]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增效壳层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或纳米碳酸钙。
[0028]步骤四中所述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质量分数为1%的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十二烷基苯磺酸水溶液、脂肪醇酰硫酸钠水溶液、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磺酸钠水溶液、仲烷基磺酸钠水溶液。
[0029]步骤四中所述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醇醚硫酸盐或醇醚磷酸盐。
[0030]高导热网络前体作为模板使得高导热网络前体的形状可控,且所制备的高导热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面向建筑的相变储能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制备高导热网络前体:按照质量份数称量5

20份网络支撑结构、79.99~94.999份可溶性盐以及0.001~0.01份高导热填料,其中网络支撑结构、可溶性盐和高导热填料总份数为100份,将可溶性盐与网络支撑结构混合均匀,加入1000质量份水并不断搅拌使可溶性盐与网络支撑结构完全溶解,并将高导热填料完全分散至混合溶液中,加热至80℃并不断搅拌至混合溶液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形成颗粒状高导热网络前体;步骤一中所述网络支撑结构为木质纤维素、聚丙烯酸钠或海藻酸钠;步骤一中所述可溶性盐为氯化钠、硫酸钠或氯化钙;步骤一中所述高导热填料为碳粉、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二、制备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按照质量份数称量20~80份水硬性胶凝材料与20~80份高导热网络前体,水硬性胶凝材料与高导热网络前体总份数为100份,将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水形成浆体,水的加入量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和高导热网络前体总质量的20%~50%,向油连续相中逐滴加入浆体并持续搅拌,当浆体在连续相中形成微球后,逐步将油连续相以5~10℃每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80℃,待反应0.5~12h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水硬性胶凝材料壳体;步骤二中所述水硬性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磷酸镁水泥、石膏或废碱激发材料;所述废碱激发材料由固体废弃物与碱激发剂组成,所述碱激发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KOH溶液、K2CO3溶液或K2SiO3溶液,所述废碱激发材料中按照SiO2与Al2O3的质量比为0.8~2.2、Na2O或K2O与Al2O3的质量比为0.5~1.5、H2O与Na2O或K2O的质量比为15~19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时贾敏杰于坤洋潘云石杨英姿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