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859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包括双螺杆捏合机筒体和用于驱动双螺杆捏合机筒体内部螺杆转动的双螺杆捏合机驱动装置,双螺杆捏合机筒体外部的顶端设置有粉体进料口和数个液体进料口,所述双螺杆捏合机筒体通过输送管与分散模块的内部连通,分散模块位于分散容器内部底端的中心处,输送管的输入端与双螺杆捏合机筒体的输出端连接,分散模块底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分散模块驱动电机,分散模块驱动电机位于分散容器的外部。通过输送管使双螺杆捏合机输出端的浆料直接进入分散模块,可以提高浆料分散和剪切的效果,从而提高锂电池浆料的品质。料的品质。料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
,尤其是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生产中过程中,锂电池正、负极片制备浆料的搅拌分散质量至关重要。锂电池正、负极片浆料的制备过程包含了液体与液体物料、液体与固体物料的相互混合、溶解、分散,浆料分散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锂电池生产的质量及其产品的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加长螺杆的双螺杆捏合机实现锂电池浆料的整个搅拌过程,加长螺杆在搅拌过程中容易下垂产生金属磨屑从而导致锂电浆料品质下降,且双螺杆的线速度无法满足浆料的搅拌分散性能,后续还需要再次对浆料进行进一步搅拌、分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通过双螺杆捏合机实现输送、混合、捏合的功能,由分散模块实现剪切、分散的功能,从而可以缩短双螺杆捏合机的螺杆长度以减少螺杆下垂产生的金属磨屑对浆料品质的影响;同时双螺杆捏合机中的浆料通过输送管直接进入分散模块,可以提高浆料分散和剪切的效果,提高锂电池浆料的搅拌分散品质。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包括双螺杆捏合机筒体和用于驱动双螺杆捏合机筒体内部螺杆转动的双螺杆捏合机驱动装置,双螺杆捏合机筒体外部的顶端设置有粉体进料口和数个液体进料口,所述双螺杆捏合机筒体通过输送管与分散模块的内部连通,分散模块位于分散容器内部底端的中心处,输送管的输入端与双螺杆捏合机筒体的输出端连接,输送管的内部设置有球阀,分散模块底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分散模块驱动电机,分散模块驱动电机位于分散容器的外部;
[0007]所述分散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分散容器内部底端的定子,所述定子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的中心与分散模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定子的结构为:包括呈圆盘状的第一底盘,所述第一底盘的顶端从外圈至内圈依次间隔设置有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一定子环、第二定子环和第三定子环,所述第一定子环、第二定子环和第三定子环的内径从大到小递减,每个定子环的壁面均匀开有数个第一定子槽;
[0010]所述转子的结构为:包括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一转子环和第二转子环,所述第一转子环和第二转子环内径从大到小递减,第二转子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中部开有与分散模块驱动电机输出轴配合的第一连接孔,第一叶轮、第一转子环和第二转子环通过连接盘连接,连接盘呈圆盘状,连接盘的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开口,第一转子环的壁面沿圆周均匀布置有数个第一转子槽。
[0011]所述第一定子槽和第一转子槽呈长圆孔状。
[0012]所述第一定子槽和第一转子槽呈长方孔状。
[0013]所述双螺杆捏合机筒体通过第一通孔与位于分散容器内部的输送管连接,输送管的输出端通过开口伸入分散模块的内部,第一通孔位于分散容器的侧壁。
[0014]所述输送管通过第二通孔伸入分散模块的内部,输送管位于分散容器的外部,第二通孔位于第一底盘的底端。
[0015]所述定子的结构为:包括呈圆柱状且顶端设置有敞口的定子腔,所述定子腔的顶端设置有呈圆盘状的第二底盘,所述第二底盘的顶端从外圈至内圈依次间隔设置有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四定子环和第五定子环,所述第四定子环和第五定子环的内径从大到小递减,每个定子环的壁面沿圆周均匀布置有数个呈长圆孔状的第三定子槽,定子腔的内部设置有有数个呈薄型圆盘状的偏心定子盘和同心定子盘,偏心定子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匀设置有数个第二定子槽,同心定子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匀设置有数个呈长圆孔状的第三定子槽;
[0016]所述转子的结构为:包括设置在定子腔内部的偏心转子盘和同心转子盘,以及设置在第五定子环内部的第二叶轮,偏心转子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匀设置有数个第二转子槽,同心转子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匀设置有数个呈长圆孔状的第三转子槽。
[0017]所述偏心转子盘、同心转子盘和第二叶轮的中心与分散模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分散模块驱动电机驱动偏心转子盘、同心转子盘和第二叶轮旋转。
[0018]所述同心定子盘上设置的第三定子槽关于同心定子盘的圆心中心对称,同心转子盘上设置的第三转子槽关于同心转子盘的圆心中心对称;
[0019]所述第二定子槽相对第三定子槽设置有偏转角度,第二转子槽相对第三转子槽设置有偏转角度。
[0020]所述输送管通过第三通孔伸入分散模块的内部,输送管位于分散容器的外部,第三通孔位于定子腔的侧壁。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双螺杆捏合机实现输送及初步搅拌的功能,由分散模块实现剪切、分散及充分搅拌的功能,可以缩短双螺杆捏合机的螺杆长度,从而减少螺杆下垂产生的金属磨屑对浆料品质的影响;通过输送管使双螺杆捏合机输出端的浆料直接进入分散模块,可以提高浆料分散和剪切的效果,从而提高锂电池浆料的品质。
[0023]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4](1)分散模块内设置多层转子环和定子环,转子环和定子环的侧部设置浆料通过槽,浆料由槽经过转子环和定子环被定转子剪切,从而提高了浆料的分散效率。
[0025](2)本技术通过为定、转子槽设置偏转角度,可以增强分散模块的分散效果,提高锂电池浆料的品质。
[0026](3)本技术通过缩短螺杆长度以及增加螺杆直径,可以提高生产产能,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0027](4)本技术可以双螺杆捏合机与分散机具有多种组合形式,适用多种锂电池浆料制备场景。
[0028](5)本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工况设置不同的定转子结构和层数,从而满足对锂
电池浆料的不同品质要求。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分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图3的侧视图。
[0033]图5为图4中A

A截面处的剖视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原理图。
[003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原理图。
[003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分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为图11的爆炸图。
[0041]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偏心定子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同心定子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偏心转子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包括双螺杆捏合机筒体(4)和用于驱动双螺杆捏合机筒体(4)内部螺杆转动的双螺杆捏合机驱动装置(9),双螺杆捏合机筒体(4)外部的顶端设置有粉体进料口(5)和数个液体进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捏合机筒体(4)通过输送管(7)与分散模块的内部连通,分散模块位于分散容器(3)内部底端的中心处,输送管(7)的输入端与双螺杆捏合机筒体(4)的输出端连接,输送管(7)的内部设置有球阀,分散模块底端的中心处设置有分散模块驱动电机(8),分散模块驱动电机(8)位于分散容器(3)的外部;所述分散模块的结构为:包括固定在分散容器(3)内部底端的定子(1),所述定子(1)的内部配合安装有转子(2),所述转子(2)的中心与分散模块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的结构为:包括呈圆盘状的第一底盘(101),所述第一底盘(101)的顶端从外圈至内圈依次间隔设置有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一定子环(102)、第二定子环(103)和第三定子环(104),所述第一定子环(102)、第二定子环(103)和第三定子环(104)的内径从大到小递减,每个定子环的壁面均匀开有数个第一定子槽(105);所述转子(2)的结构为:包括呈圆柱状且内部中空的第一转子环(202)和第二转子环(203),所述第一转子环(202)和第二转子环(203)内径从大到小递减,第二转子环(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叶轮(205),所述第一叶轮(205)的中部开有与分散模块驱动电机(8)输出轴配合的第一连接孔(206),第一叶轮(205)、第一转子环(202)和第二转子环(203)通过连接盘(201)连接,连接盘(201)呈圆盘状,连接盘(201)的中部设置有圆形的开口(207),第一转子环(202)的壁面沿圆周均匀布置有数个第一转子槽(20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槽(105)和第一转子槽(204)呈长圆孔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槽(105)和第一转子槽(204)呈长方孔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浆料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捏合机筒体(4)通过第一通孔(10)与位于分散容器(3)内部的输送管(7)连接,输送管(7)的输出端通过开口(207)伸入分散模块的内部,第一通孔(10)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亮马正光金诚杨骏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理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