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96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从所述滚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滚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筒的底部还设有落粉槽口,所述落粉槽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贯通;滚轴,所述滚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滚轴的表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且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所述滚轴表面与所述安装槽内壁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越来越大;所述滚轴上还设有容置凹槽;滚筒盖,所述滚筒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滚筒顶部,且所述滚筒盖的底面设有装配基面,所述装配基面与所述滚轴的表面具有设定间隙;所述滚筒盖上还设有送粉槽口。有效解决了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在送粉过程中的漏粉与卡粉的问题。落粉装置在送粉过程中的漏粉与卡粉的问题。落粉装置在送粉过程中的漏粉与卡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增材制造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0003]目前,增材制造设备按粉末供给方式分为下送粉(顶粉)设备和上送粉(落粉)设备,这两种形式的供粉方式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下送粉(顶粉)方式的优点在于过程中不存在卡粉、漏粉等风险,其缺点在于占用空间较大,成本高,且无法中途不停机补粉。上送粉(落粉)方式的优点在于占用空间较小,中途可以不停机补粉,但其缺点在于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卡粉、漏粉等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重量较轻的粉末,如铝合金粉末和钛合金粉末等。
[0004]然而,对于绝大部分中大型规格的增材制造设备而言,从空间和成本方面考虑,上送粉(落粉)是最好的选择。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上送粉(落粉)结构,滚轴与滚筒在整个360
°
方向上两者之间的间隙都时一样的,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很难把握,即间隙过大容易漏粉,间隙过小容易卡死。如果该风险依旧存在,这无疑对设备的稳定性是最大的隐患。因此,针对上送粉(落粉)的方式而言,亟需要一种新型的落粉结构来解决卡粉、漏粉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落粉装置容易卡粉、漏粉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从所述滚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滚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筒的底部还设有落粉槽口,所述落粉槽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贯通;滚轴,所述滚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滚轴的表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且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所述滚轴表面与所述安装槽内壁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越来越大;所述滚轴上还设有容置凹槽;滚筒盖,所述滚筒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滚筒顶部,且所述滚筒盖的底面设有装配基面,所述装配基面与所述滚轴的表面具有设定间隙;所述滚筒盖上还设有送粉槽口。
[0007]优选的,所述滚筒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安装孔,两个所述轴承安装孔中均安装有轴承,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配合以转动安装在所述滚筒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中心轴线高于所述安装槽的中心轴线。
[0008]优选的,所述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
[0009]优选的,所述滚筒的两端还均设有轴承盖。
[0010]优选的,所述滚轴的两端还均设有骨架油封,所述骨架油封用于所述轴承的轴向防尘。
[0011]优选的,所述滚轴的两端还均设有V形环,所述V形环用于所述轴承的径向防尘。
[0012]优选的,所述滚轴的两端还均设有隔圈,所述隔圈用于对所述骨架油封及所述V形环进行定位。
[0013]优选的,所述滚筒盖通过螺钉与所述滚筒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装配基面与所述滚轴的表面之间的设定间隙为0.5mm。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由于本技术的增材制造落粉装置的滚轴表面与滚筒中的安装槽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上到下逐渐越来越大,即只有滚筒盖底部的装配基面处(即送粉槽口位置处)与滚轴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比较小的设定间隙来保证粉尘不会从滚轴与滚筒盖的间隙漏下来,只保证通过滚轴的转动运送,只使得容置凹槽中的粉被运送到下方,从而避免了漏粉现象;同时,在运行时,滚轴与滚筒中的安装槽的内壁之间间隙越来越大,从而增强了滚轴与滚筒之间的粉的流动性,避免了滚轴与滚筒之间会出现卡粉的现象。因此,相对现有技术中的滚轴与滚筒在360
°
方向上两者之间的间隙均是相同的相比,本技术的增材制造落粉装置通过滚轴与安装槽的偏心设置,使得滚轴与滚筒之间的配合间隙在竖直方向上从上到下越来越大,有效解决了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在送粉过程中的漏粉与卡粉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滚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滚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滚轴与滚筒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增材制造落粉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增材制造落粉装置的爆炸图。
[0023]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增材制造落粉装置的三维结构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
ꢀꢀꢀꢀꢀꢀꢀꢀꢀꢀꢀꢀꢀꢀꢀꢀꢀꢀꢀꢀꢀ
滚筒
[0026]11
ꢀꢀꢀꢀꢀꢀꢀꢀꢀꢀꢀꢀꢀꢀꢀꢀꢀꢀꢀꢀꢀꢀꢀ
安装槽
[0027]12
ꢀꢀꢀꢀꢀꢀꢀꢀꢀꢀꢀꢀꢀꢀꢀꢀꢀꢀꢀꢀꢀꢀꢀ
落粉槽口
[0028]13
ꢀꢀꢀꢀꢀꢀꢀꢀꢀꢀꢀꢀꢀꢀꢀꢀꢀꢀꢀꢀꢀꢀꢀ
轴承安装孔
[0029]101
ꢀꢀꢀꢀꢀꢀꢀꢀꢀꢀꢀꢀꢀꢀꢀꢀꢀꢀꢀꢀꢀꢀ
滚筒盖
[0030]1011
ꢀꢀꢀꢀꢀꢀꢀꢀꢀꢀꢀꢀꢀꢀꢀꢀꢀꢀꢀꢀꢀ
装配基面
[0031]1012
ꢀꢀꢀꢀꢀꢀꢀꢀꢀꢀꢀꢀꢀꢀꢀꢀꢀꢀꢀꢀꢀ
送粉槽口
[0032]20
ꢀꢀꢀꢀꢀꢀꢀꢀꢀꢀꢀꢀꢀꢀꢀꢀꢀꢀꢀꢀꢀꢀꢀ
滚轴
[0033]21
ꢀꢀꢀꢀꢀꢀꢀꢀꢀꢀꢀꢀꢀꢀꢀꢀꢀꢀꢀꢀꢀꢀꢀ
容置凹槽
[0034]22
ꢀꢀꢀꢀꢀꢀꢀꢀꢀꢀꢀꢀꢀꢀꢀꢀꢀꢀꢀꢀꢀꢀꢀ
轴承
[0035]23
ꢀꢀꢀꢀꢀꢀꢀꢀꢀꢀꢀꢀꢀꢀꢀꢀꢀꢀꢀꢀꢀꢀꢀ
骨架油封
[0036]24
ꢀꢀꢀꢀꢀꢀꢀꢀꢀꢀꢀꢀꢀꢀꢀꢀꢀꢀꢀꢀꢀꢀꢀ
V形环
[0037]25
ꢀꢀꢀꢀꢀꢀꢀꢀꢀꢀꢀꢀꢀꢀꢀꢀꢀꢀꢀꢀꢀꢀꢀ
隔圈
[0038]26
ꢀꢀꢀꢀꢀꢀꢀꢀꢀꢀꢀꢀꢀꢀꢀꢀꢀꢀꢀꢀꢀꢀꢀ
轴用挡圈
[0039]27
ꢀꢀꢀꢀꢀꢀꢀꢀꢀꢀꢀꢀꢀꢀꢀꢀꢀꢀꢀꢀꢀꢀꢀ
轴承盖
[0040]28
ꢀꢀꢀꢀꢀꢀꢀꢀꢀꢀꢀꢀꢀꢀꢀꢀꢀꢀꢀꢀꢀꢀꢀ
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从所述滚筒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滚筒的另一端,所述滚筒的底部还设有落粉槽口,所述落粉槽口与所述安装槽相贯通;滚轴,所述滚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滚轴的表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且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所述滚轴表面与所述安装槽内壁之间的配合间隙逐渐越来越大;所述滚轴上还设有容置凹槽;滚筒盖,所述滚筒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滚筒顶部,且所述滚筒盖的底面设有装配基面,所述装配基面与所述滚轴的表面具有设定间隙;所述滚筒盖上还设有送粉槽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材制造落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安装孔,两个所述轴承安装孔中均安装有轴承,所述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配合以转动安装在所述滚筒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中心轴线高于所述安装槽的中心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其也乐图毛丽刘建业王毅王宇张骏高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邦联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