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76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熔融喷头,所述支撑外壳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挂钩,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拨丝机构,所述拨丝机构位于挂钩的下端,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限位机构和导丝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拨丝机构的下端,所述导丝机构位于限位机构的下端,所述拨丝机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与连接杆相连,所述支座的顶端内壁设置有电滑槽,所述电滑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电滑块,所述电滑块的顶端外壁连接有第六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具有降低丝材与挂钩的连接处结块风险的效果。风险的效果。风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俗称3D打印)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柔性等特点,不需要传统的模具、刀具、夹具,而是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增材制造设备上高效而精确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及结构的零部件。增材制造技术可加工的原材料种类较为广泛。非金属材料(主要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已有较成熟的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绕丝,会在装置上设置一个挂钩用于分线,但当打印相对较软的柔性材料时,比如TPU材料,与挂钩接触的位置很有可能会造成临时堆积并形成结块,从而影响到进丝进度,甚至直接影响到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旨在解决打印柔性材料时,与挂钩接触的位置很有可能会造成临时堆积并形成结块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的下端设置有熔融喷头,所述支撑外壳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挂钩,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拨丝机构,所述拨丝机构位于挂钩的下端,所述支撑外壳的一侧内壁连接有限位机构和导丝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拨丝机构的下方,所述导丝机构位于限位机构的下方,所述拨丝机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与连接杆相连,所述支座的顶端内壁设置有电滑槽,所述电滑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电滑块,所述电滑块的顶端外壁连接有第六支架,所述第六支架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轴,多个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外壁套接有第四滚轮,所述挂钩上设置有丝材,所述丝材同时经过限位机构和导丝机构。
[0006]通过设置有拨丝机构,由于丝材为柔性丝材,当丝材挂在挂钩上,并在导丝机构的作用下向熔融喷头位置传送时,与挂钩接触的位置很有可能会造成临时堆积并造成结块,通过拨丝机构中的电滑块带动第六支架顺着支座上的电滑槽进行移动,当电滑块移动至电滑槽的高位置时,第四滚轮刚好与挂钩上丝材的底端相接触,在丝材的运动下,也会带动第四滚轮进行运动,从而作用于丝材与挂钩的连接处,降低丝材结块的风险,同时通过电滑块在电滑槽上循环运动,也起到了辅助丝材打开结块位置的作用,当电滑块滑到电滑槽的下端时,会与丝材脱离连接,从而避免循环移动带着丝材扭转造成打结的情况发生。
[000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丝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支撑外壳的内壁相连,所述导丝机构包括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
轮的外壁等密度设置有多个橡胶垫,所述丝材位于橡胶垫与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三滚轮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卡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夹块的内壁活动卡接有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分别与齿轮、第三滚轮相连,所述第五支架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电机相连,所述第五支架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气杆,所述第二气杆同时与第五支架相连。
[0008]通过设置有第二气杆,控制第二气杆的伸缩长度可进一步控制限位块与第三滚轮上的橡胶垫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导丝机构可适应于不同型号的丝材使用,同时通过设置的橡胶垫可在保证第三滚轮与丝材紧密接触的同时,也保护了材质为柔性丝材的丝材在导丝时不受到伤害,避免丝材在第三滚轮的挤压下导致变形。
[0009]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支架的两侧外壁设置有卡条,所述第四支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五支架通过卡条、卡槽相互卡接与第四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端设置有滑块,所述第四支架的顶端连接有顶部滑槽,所述滑块活动卡接在顶部滑槽的内部。
[0010]通过第二夹块卡接在第五支架内壁,从而保证了第二齿轮的位置,保证第二齿轮能与齿轮完美卡合,同时通过滑块卡接在顶部滑槽内部,两侧的卡条卡接在卡槽内部,从而对第三滚轮的三个方位都进行限位,保障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第三滚轮都不会造成松动和位移,避免第三滚轮脱离与限位块的夹持位置,保障进丝机构的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支撑外壳相连,所述支架的内壁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套接有滚轮,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壁卡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外壁等密度设置有软性凸块,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连接有气杆,所述气杆的另一侧与支撑外壳相连。
[0012]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作用于丝材的两侧,使丝材精准的进入到导丝机构,避免丝材脱位导致导丝机构不能正常导丝,同时通过在第二滚轮的外壁等密度设置软性凸块,从而当对丝材进行限位时,当接触到软性凸块时,则会带动第二滚轮进行转动,在滚珠轴承的作用下,能降低第二滚轮转动时所受的摩擦力,通过在第二滚轮转动过程中软性凸块能间断性的脱离丝材,则避免了与丝材长期接触对丝材的表面造成磨损。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拨丝机构中的电滑块带动第六支架顺着支座上的电滑槽进行移动,当电滑块移动至电滑槽的高位置时,第四滚轮刚好与挂钩上丝材的底端相接触,在丝材的运动下,也会带动第四滚轮进行运动,从而作用于丝材与挂钩的连接处,降低丝材结块的风险,同时通过电滑块在电滑槽上循环运动,也起到了辅助丝材打开结块位置的作用,当电滑块滑到电滑槽的下端时,会与丝材脱离连接,从而避免循环移动带着丝材扭转造成打结的情况发生。
[0014]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具有降低丝材与挂钩的连接处结块的风险。
[0015]2、保证打印的效果和提高工作效率。
[0016]3、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的限位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的导丝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的拨丝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外壳;2、丝材;3、熔融喷头;4、挂钩;5、拨丝机构;6、连接杆;7、限位机构;8、导丝机构;9、第二连接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包括支撑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1)的下端设置有熔融喷头(3),所述支撑外壳(1)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挂钩(4),所述支撑外壳(1)的一侧内壁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连接有拨丝机构(5),所述拨丝机构(5)位于挂钩(4)的下方,所述支撑外壳(1)的一侧内壁连接有限位机构(7)和导丝机构(8),所述限位机构(7)位于拨丝机构(5)的下方,所述导丝机构(8)位于限位机构(7)的下方,所述拨丝机构(50)包括支座(43),所述支座(43)与连接杆(6)相连,所述支座(43)的顶端内壁设置有电滑槽(42),所述电滑槽(42)的内壁活动卡接有电滑块(41),所述电滑块(41)的顶端外壁连接有第六支架(38),所述第六支架(38)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轴(40),每所述第三连接轴(40)的外壁均套接有第四滚轮(39),所述挂钩(4)上设置有丝材(2),所述丝材(2)依次经过限位机构(7)和导丝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机构(8)包括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0),所述第三连接杆(20)与支撑外壳(1)的内壁相连,限位块(21)旁设有第三滚轮(23),所述第三滚轮(23)的外壁等密度设置有多个橡胶垫(22),所述丝材(2)位于橡胶垫(22)与限位块(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轮(2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齿轮(24),所述齿轮(24)的外壁卡接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齿轮(27)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夹块(26),所述第二夹块(26)的一端连接有电机(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丝材熔融沉积增材制造的进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26)的内壁活动卡接有第五支架(3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忠德罗林林宋文哲范聪泽郑菁桦陈意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