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极管和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28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极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连接有两个引脚,所述底座上卡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环,套设于发光体外壁;导热管,环形等距分布于第一散热环外壁;若干第二散热环,同心等距设于导热管上,该种二极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热量时,热量会传导至散热组件上对发光体进行散热,第一散热环、导热管和第二散热环之间配合,大大增加了散热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光体上热量的散热效率,防止发光体上的温度过高造成二极管短路损坏,进而影响二极管的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极管和光伏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二极管
,特别是涉及二极管和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硅、硒、锗等)制成的一种电子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能,即给二极管阳极加上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当给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因此,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则相当于开关的接通与断开。
[0003]在光伏发电系统组,由于光伏旁路二极管是光伏组件的心脏,其自身的稳定性承载着电力系统长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其使用寿命。
[0004]随着光伏组件功率需求,通过加大电流使其功率变大,目前市场需求已经向25~30A迈进,通过加大旁路二极管电流来匹配大功率的光伏组件,从而会导致发光二极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得不到降温,可能会导致短路,造成二极管和光伏组件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散热的二极管。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二极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连接有两个引脚,所述底座上卡接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0007]第一散热环,套设于发光体外壁;
[0008]导热管,环形等距分布于第一散热环外壁;
[0009]若干第二散热环,同心等距设于导热管上。
[0010]优选的,所述导热管内部中空,内部设有冷却液。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环环形等距开设有散热孔。
[0012]优选的,所述散热孔截面呈梯形。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环内壁和外壁均环形等距开设有散热槽。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槽呈正多边形。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环与发光体之间设有导热硅脂。
[0016]光伏组件,包括所述的二极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当光伏组件内的二极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热量时,热量会传导至散热组件上对发光体进行散热,第一散热环、导热管和第二散热环之间配合,大大增加了散热组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光体上热量的散热效率,防止发光体上的温度过高造成二极管短路损坏,进而影响二极管的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一散热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第二散热环和散热槽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底座;2、发光体;3、引脚;4、散热组件;401、第一散热环;402、导热管;403、第二散热环;5、散热孔;6、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二极管,该二极管设于光伏组件内,该二极管包括底座1,底座1顶面设有发光体2,发光体2连接有两个引脚3,以上为现有技术,底座1上卡接有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包括第一散热环401、导热管402和若干第二散热环403具体的第一散热环401卡接于底座1上;
[0027]第一散热环401套设于发光体2外壁下方,且第一散热环401与发光体2之间设有导热硅脂,实现更好的导热效果,使发光体2发出的部分热量能更快导向第一散热环401;
[0028]导热管402环形等距分布于第一散热环401外壁,导热管402内部中空,内部为负压环境,内部设有冷却液,在使用时,导热管402与第一散热环401接触一端吸收热量,从而冷却液蒸发成气体,实现导热管402的快速吸热传导;
[0029]如图2所示,若干第二散热环403同心等距设于导热管402上,经过导热管402的热量部分导向第二散热环403;
[0030]如图3所示,第一散热环401环形等距开设有散热孔5,散热孔5截面呈梯形,大大增大了第一散热环40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一散热环401的散热效率;
[0031]如图4所示,第二散热环403内壁和外壁均环形等距开设有散热槽6,散热槽6呈正多边形,大大增大了第二散热环403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散热环403的散热效率;
[0032]使用前将第一散热环401套设在发光体2上并卡接于底座1,再将二极管安装于光伏组件内,使用时,当二极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热量时,热量会传导至散热组件4上对发光体2进行散热,第一散热环401、导热管402和第二散热环403之间配合,大大增加了散热组件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光体2上热量的散热效率,防止发光体2上的温度过高造成二极管短路损坏,进而影响二极管的正常使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光伏组件的正常使用。
[00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极管,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设有发光体(2),所述发光体(2)连接有两个引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卡接有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第一散热环(401),套设于发光体(2)外壁;导热管(402),环形等距分布于第一散热环(401)外壁;若干第二散热环(403),同心等距设于导热管(40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402)内部中空,内部设有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芳苏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斯惟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