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96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申请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其中,对电芯主体进行加热,使得电芯主体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从电芯主体内排入大气环境中;封装电芯主体,形成电池成品;其中,沿电芯主体周壁对电芯主体进行封装处理,隔断电芯主体和外部大气环境之间的气路;对电池成品进行降温。本申请具有通过温度改变电芯主体内外的压强对电芯主体内化成充电产生的气体排空,无需真空环境,避免了真空状态下导致抽出的电解液雾化,造成电池表面被电解液污染腐蚀风险;同时本申请除气成本较低且更为方便,除气效果更好的效果。除气效果更好的效果。除气效果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


[0001]本申请属于锂离子电池
,涉及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化成充电的时候会产生气体,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气囊就用于暂时安置这些气体。电池内部残留的气体会导致极片之间产生空隙和残留水分。造成电池SEI膜损坏,影响电池性能。良好的SEI膜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因此需要通过对电池本体施加压力辅助电池排挤出内部气体,使电池化成时形成均匀SEI膜,提高电池性能。若成品锂离子电池内的气体不排干净的话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且气囊在电池后续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用处,因此在电池生产的最后需要将其切除。
[0003]现有技术中对电芯主体内的空气进行排除的方法为:将电池整体放置于真空腔体环境中,刺破气囊袋对气囊内气体进行抽真空释放,待气体释放完毕对电池进行热封口,从而实现排空电池主体内部气体。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手段,由于电芯主体卷绕结构、封装精度及铝塑膜褶皱等结构原因,造成局部位置有残余气体影响电池性能,为了抽出残余气体,在真空腔体环境中会导致抽出的电解液雾化,造成电池表面被电解液污染腐蚀风险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在抽出残余气体过程中,真空腔体环境中会导致抽出的电解液雾化,造成电池表面被电解液污染腐蚀风险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其中,对电芯主体进行加热,使得电芯主体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从电芯主体内排入大气环境中;封装电芯主体,形成电池成品;其中,沿电芯主体周壁对电芯主体进行封装处理,隔断电芯主体和外部大气环境之间的气路;对电池成品进行降温。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电芯主体,使得电芯主体达到一定的温度,电芯主体化成充电的时候产生的气体在电芯主体中受热膨胀,从而自动排出,继而对电芯主体进行封装隔绝电芯主体与大气,降温后的电芯主体成品相较于大气环境,由于内部压强变小,使得电池内部形成负压状态,从而被外界大气压压紧,从而实现无死角排空电芯主体内部化成充电产生的气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温度改变电芯主体内外的压强对电芯主体内化成充电产生的气体排空,无需真空环境,避免了真空状态下导致抽出的电解液雾化,造成电池表面被电解液污染腐蚀风险;同时本申请除气成本较低且更为方便,除气效果更好。
[0007]可选的,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的步骤之前,包括:形成气囊,用于盛装电芯本体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将电芯主体装入密封膜内,对电芯主体进行初次除气处理,密封膜内形成中空环境,封装密封膜开口,于电芯主体一侧形成气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出密封膜内的气体,继而封装密封膜使得电芯主体与大气环境隔离开,气囊用于盛装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保证了大气环境中的气体不会倒流进入电芯主体中。
[0009]可选的,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的步骤之中,包括:形成除气孔;刺破盛装化成充电后产生气体的气囊,电芯主体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逐步进入气囊,从气囊处通过除气孔将气体排出。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主体及气囊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气体体积过大,此时气体会自动进入气囊,除气孔将气囊内的气体排出以减少气囊处的气体过多导致气体回流进入电芯主体的情形。
[0011]可选的,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的步骤之中,包括:对电芯主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温度为65度,加热时间为20秒。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电芯主体内气体在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排出气体至气囊的同时,减少了加热的温度对电芯主体的影响。
[0013]可选的,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的步骤之中,包括:压紧电芯主体,进行除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芯主体在加热加压的情况下,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能够更快速的进入气囊,使得电芯主体处的气体含量无限的趋近于零,施加压力辅助电芯主体排挤出内部气体,使电芯主体化成时形成均匀SEI膜,提高电池性能。
[0015]可选的,对电芯主体进行除气的步骤之中,包括:电芯主体表面施加的压强为4

5kg/cm。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力作用下,电芯主体的正负极极片与密封膜接触更加紧密,因为压力抑制作用,可有效在负极表面生成均匀、致密、稳定的SEI膜,同时增加电芯存液量、降低电芯厚度,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电芯的循环寿命,同时提高产品合格率。
[0017]可选的,封装电芯主体的步骤后,包括:切除气囊,留下由密封膜密封的电芯主体;其中,沿密封膜封口将气囊切除,保留封装后的电芯主体,形成电池成品。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在电池后续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用处,气囊在除气封口工艺结束后切除减少了电池成品的体积,使得电池更微量化。
[0019]可选的,对电池成品进行降温的步骤中,包括,降温的环境为常温状态下,常温状态为20

25摄氏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电池成品后,在常温状态下对电池成品进行降温处理具有便利、经济、节约能源等优点,且后续的电池成品的使用环境也处于常温状态,保证了电芯主体的稳定状态。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通过加热加压改变电芯主体内外的压强对电芯主体内化成充电产生的气体排空,无需真空环境,避免了真空状态下导致抽出的电解液雾化,造成电池表面被电解液污染腐蚀风险;同时本申请除气成本较低且更为方便,除气效果更好。
[0022]2.气囊用于盛装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保证了大气环境中的气体不会倒流进入
电芯主体中。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电芯主体和气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电芯主体;2、气囊;3、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旨在于对电芯主体1进行第一次除气后,再次进行二次除气处理的工艺步骤。
[0027]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形成气囊2,用于盛装电芯本体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
[0028]S1

1.将电芯主体1装入密封膜3内,对电芯主体1进行初次除气处理,完成二次除气工艺前的准备工作。
[0029]S1

2.封装密封膜3开口,于密封膜3内形成中空环境,电芯主体1一侧形成气囊2。排出密封膜3内的气体,继而封装密封膜3使得电芯主体1与大气环境隔离开,保证了大气环境中的气体不会倒流进入电芯主体1中。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膜3为铝塑膜。
[0030]S2.对电芯主体1进行除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电芯主体(1)进行除气;其中,对电芯主体(1)进行加热,使得电芯主体(1)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从电芯主体(1)内排入大气环境中;封装电芯主体(1),形成电池成品;其中,沿电芯主体(1)周壁对电芯主体(1)进行封装处理,隔断电芯主体(1)和外部大气环境之间的气路;对电池成品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其特征在于,对电芯主体(1)进行除气的步骤之前,包括:形成气囊(2),用于盛装电芯本体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将电芯主体(1)装入密封膜(3)内,对电芯主体(1)进行初次除气处理,密封膜(3)内形成中空环境,封装密封膜(3)开口,于电芯主体(1)一侧形成气囊(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需真空环境的电池二次除气封口工艺,其特征在于,对电芯主体(1)进行除气的步骤之中,包括:形成除气孔;刺破盛装化成充电后产生气体的气囊(2),电芯主体(1)化成充电后产生的气体逐步进入气囊(2),从气囊(2)处通过除气孔将气体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