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载荷分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670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实施方案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包括前围板横梁、从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前部延伸的一对前纵梁、以及从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后部延伸一对后下构件,其中,每个后下构件的前端与相应的前纵梁的后端对齐。对齐。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载荷分配系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21年11月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

2021

0153396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结合于本文中。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0004]车辆框架,其作为设计为安装底盘组件或车体的结构,应当得到充分的保护,以免受由于因车辆的推进力、制动作用、转向期间的离心力、来自路面的冲击、由车体的重量引起的竖直载荷和各种反作用力造成的变形、扭转、拉伸、压缩和/或振动而引起的局部或整体损坏。车辆框架应当是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充分地吸收施加至车辆的冲击能量的结构。
[0005]由于车辆市场的多样化,车辆框架正以各种方式从现有的单体式结构向诸如用途定制化车辆(purpose built vehicle,PBV)框架和空间框架的新型结构转变,以满足每种车辆的用途。特别地,低成本电动车辆(electric vehicle,EV)需要通过打破现有方法而创建的车身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
[0006]现有车辆的框架使用冲压钢材料和铝材料,因此其材料成本和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0007]此外,由于构成现有车辆框架的结构构件之间的接合部是通过焊接制成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期间,结构构件之间的接合部容易被冲击载荷损坏。此外,可能难以均匀地分配从车身前部传递的载荷。因此,可能难以安全地保护乘员舱和车辆电池。
[0008]提供
技术介绍
部分描述的上述信息以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概念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并且
技术介绍
部分描述的上述信息可以包括不被认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具体的实施方案涉及这样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设计为均匀地分配传递至车辆前部的载荷。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可以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完整地保留现有技术实现的优点。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均匀地分配载荷,并且利用诸如批量生产的钢管之类的相对便宜的材料,从而与在使用压制钢材料和铝材料时相比显著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可以包括前围板横梁、从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前部延伸的一对前纵梁、以及从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后部延伸的一对后下构件。后下构件的前端可以与相应的前纵梁的后端对齐。
[0013]一对前纵梁可以连接至前围板横梁,使得前围板横梁可以主要地支撑通过前纵梁传递的载荷。具体地,后下构件可以与相应的前纵梁对齐,使得载荷可以稳定地传递并分配至前纵梁、前围板横梁和后下构件。
[0014]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前围板横梁后方的前横梁。一对后下构件可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前横梁。
[0015]一对后下构件可以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前横梁,使得前横梁可以次要地支撑通过后下构件传递的载荷。
[0016]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前横梁后方的座椅横梁以及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座椅横梁的中央纵向构件。中央纵向构件可以沿着车辆的中央纵向轴线延伸。
[0017]中央纵向构件可以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座椅横梁,使得座椅横梁可以再次地支撑通过中央纵向构件传递的载荷。
[0018]每个前纵梁可以具有设置在其后端的开口,并且前围板横梁可以装配并接合至前纵梁的开口。
[0019]前纵梁的开口可以包括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顶面的顶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前面的前部接合部分。
[0020]前纵梁的后端可以机械地接合至前围板横梁。也就是说,前纵梁的后端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前围板横梁。
[0021]每个后下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的前部接合部分,并且前部接合部分可以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后面。
[0022]后下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整体连接至其前端的支架,并且支架可以包括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
[0023]后下构件的前端可以机械地接合至前围板横梁。也就是说,后下构件的前端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前围板横梁。
[0024]每个后下构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其后端的开口,并且前横梁可以装配并接合至后下构件的开口。
[0025]后下构件的开口可以包括接合至前横梁的顶面的顶部接合部分、接合至前横梁的前面的前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前横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
[0026]后下构件的后端可以机械地接合至前横梁。也就是说,后下构件的后端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前横梁。
[0027]中央纵向构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其前端的前部开口,并且前围板横梁可以装配并接合至中央纵向构件的前部开口。
[0028]前部开口可以包括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后面的前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
[0029]中央纵向构件的前端可以机械地接合至前围板横梁。也就是说,中央纵向构件的前端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前围板横梁。
[0030]中央纵向构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其后端的后部开口,并且座椅横梁可以装配并接合至中央纵向构件的后部开口。
[0031]后部开口可以包括接合至座椅横梁的顶面的顶部接合部分、接合至座椅横梁的前面的后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座椅横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
[0032]中央纵向构件的后端可以机械地接合至座椅横梁。也就是说,中央纵向构件的后端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座椅横梁。
[0033]前横梁可以具有分别设置在其两个端部的一对侧部开口,并且每个侧边梁可以装配并接合至前横梁的相应侧部开口。
[0034]每个侧部开口可以包括接合至侧边梁的内向侧面的侧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侧边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
[0035]前横梁的每个端部可以机械地接合至侧边梁。也就是说,前横梁的两个端部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一对侧边梁。
[0036]前横梁可以具有设置在其中央部分的中央开口,并且中央纵向构件可以装配并接合至前横梁的中央开口。
[0037]中央开口可以包括接合至中央纵向构件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接合至中央纵向构件的第一侧面的第一侧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中央纵向构件的第二侧面的第二侧部接合部分。
[0038]中央纵向构件可以机械地接合至前横梁的中央部分。也就是说,中央纵向构件可以通过机械接合系统非常牢固地接合至前横梁的中央部分。
附图说明
[003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通过结合所附附图所呈现的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更加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
[0040]图1示出了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的车辆框架;
[0041]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车辆框架的前面部分的立体图;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包括:前围板横梁;一对前纵梁,其从所述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前部延伸;以及一对后下构件,其从所述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后部延伸,其中,每个后下构件的前端与相应的前纵梁的后端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每个前纵梁具有设置在其后端的开口;所述前围板横梁装配并接合至相应的前纵梁的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所述前纵梁的开口包括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顶面的顶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前面的前部接合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每个后下构件包括设置在其前端的前部接合部分;所述前部接合部分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后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所述后下构件进一步包括整体连接至其前端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接合至前围板横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6.一种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包括:前围板横梁;一对前纵梁,其从所述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前部延伸;一对后下构件,其从所述前围板横梁朝向车辆后部延伸,其中,每个后下构件的前端与相应的前纵梁的后端对齐;以及前横梁,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位于前围板横梁后方,其中,一对后下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前横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每个后下构件具有设置在其后端的开口;所述前横梁装配并接合至相应的后下构件的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每个后下构件的每个开口包括接合至前横梁的顶面的顶部接合部分、接合至前横梁的前面的前部接合部分、以及接合至前横梁的底面的底部接合部分。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进一步包括:座椅横梁,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位于前横梁后方;中央纵向构件,其连接前围板横梁和座椅横梁,其中,所述中央纵向构件沿着车辆的中央纵向轴线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载荷分配系统,其中:所述中央纵向构件具有设置在其前端的前部开口;所述前围板横梁装配并接合至中央纵向构件的前部开口。11.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铨雄闵宪植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